忻州盛产高粱,高粱是酿造白酒必不可少的粮食,忻州的“高粱白酒”享誉全国,高粱磨成面后俗称“红面”,用红面可以做成的“红面鱼鱼”等颇具忻州风味的美食。忻州和红高粱结下了不解之缘,忻州因高粱而熠熠辉煌;忻州人血脉中蕴含着高粱的秉性,坚贞不屈,顽强生长。《黄河大合唱》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杨爱源(杨爱源简历及其子女爱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白山黑水,齐鲁大地,冀中平原,忻定盆地等盛产高粱的土地上,中国军队以密密麻麻、漫无边际的高粱、玉米作为青纱帐,神出鬼没,痛击日寇,青纱帐为抗日军民立下了汗马功劳。电影《红高粱》那壮观的场景阵动人心魄,“红高粱”饱含着一种超凡脱俗、刚毅果敢之气,看着那高挑的茎秆顶天立地,硕大的穗子似火燃烧,我油然而生一种钦佩之感。这种感情已融入了中国人的骨骼、血脉,并且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北上抗日
1937年7月,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郝梦龄正被调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在赶去进修的路上。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听闻此讯,极为震怒,立即返回驻地贵州,他认为国难当头,作为军人就应当以死报国,主动请缨抗战。郝梦龄在请战书中说:“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去与敌人拼命。”
为了保卫太原,保卫山西,国民党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为副司令长官,指挥部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约28万多人参加此次会战,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具体兵力部署为;以第9、17、17、19军及第14集团军等部组成中央兵团,由卫立煌副总司令指挥,负责守卫蔡家岗、灵山、南怀化、阳明堡一线阵地;以第18集团军(除120师)、第73师、第101师等部组成右翼兵团,由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守卫五台山一线阵地;以第68、61、120师及独立第7旅等组成左翼兵团,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指挥,防守黑峪村至阳方口一线阵地;以第34军、35军和第66师等部为预备队,由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指挥,在定襄、忻县一带策应各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