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在50年代前部分地区有一个妇女纹身的习俗,女子长到十二至十六岁,甚至到二十五岁,都必须接受纹身。如有不接受者,将施于强制手段,逼迫其纹身。
黎族纹身(黎族纹身图案)
以前黎族人们普遍认为妇女纹身是女人美容和氏族的美德。而不纹身的女性,会被族里视为男女不分、容貌不美。不纹身的女性,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男人不愿娶,就是嫁了也不能在家庭里当主妇,甚至不纹身的女性死后必须要用木炭划出纹身的图案,才能葬于本家族的墓山。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俗规。
▼
纹身的原因
纹身的原因有多种解说,大概分为三种:
一、认为女子纹身习俗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宗不相认,会成为无家可归的鬼妇。
二、纹身是母系社会是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产物。
三、氏族含义,也是防止被掠夺,代表氏族归属,也是美丽的象征。
最早文字记载
黎族妇女纹身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在《山海经海内南经》,文中说汉武帝于元卦元年(元前110年)平定南越时,在海南岛设的珠崖、儋耳二郡,其郡治下就有“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的土著居民。
郭沫若曾对黎族妇女纹身的习俗作过真实的写照:“花门梨面传闻有,今到保亭始见之。黎族缁成习尚,妇容黥墨足惊奇。虽云古道存民俗,想是奴徽剩子遗。幸喜小姑逢解放,素颜不复类当时。”
▼
关于纹身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跟黎族创世纪传说有关,传说灭世大洪水过后,黎族只幸存同胞兄妹两人,为了不使黎族绝后,妹妹为了使兄认不出自己,达到兄妹结婚的目的,以便传宗接代,便在身上脸上刺纹。兄妹婚后生了五块肉块,变成了现在的黎族五大支系。
第二个传说就有点接地气了,表达了爱情的美丽忠贞。传说有个黎族村寨,有一对恋人,女的生得美丽,能歌善舞。后来美丽女孩被恶霸看上了,强抢为妻,黎女的被关,哭了三天三夜不肯屈服,后来小伙子骑着飞鹿救出了姑娘,他们逃到山崖,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情急之下,美丽的黎族女孩用红藤剌钉把脸划花。女孩被抓回去后,恶霸看到已经变丑的女孩,便放了她,小伙子跟女孩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
纹身图案
从黎族妇女纹身的图形分析,黎族不同的支系,居住的地域不同,黥身纹脸的图形也有所区别,它作为部族的标记是甚为明显的。
黎族妇女纹身遍及全身,纹图多样。有脸、脖、胸、背、臂、腿纹等,多数在脸纹跟臂腿纹。图案有双线点、几何线、泉源线、田形、挂叶等,各有其含义特征。
纹于脸部两颊称为“福魂”图案;纹于上唇的称为“吉利”图案;纹于下唇的称为“多福”图案;纹于臂上的铜钱纹图案,称为“财富”图案等。
▼
纹身禁忌
纹身的时间要选吉日良辰,一般是选在秋天,因为春天要上山种山兰,下地种稻子没有空闲时间。夏天天气炎热,流汗多,不利纹身。冬天寒冷,皮肤干燥创口不易合拢,也不利纹身。纹身的吉日是龙日、猪日、牛日等。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表示会被虫咬溃烂的。
一天中上午跟中午是纹身的佳时,下午开始会光线不足,不易看清纹身图案。
纹身的场地,不得选在家屋或村中公共场所,一般选在女子的“布隆闺”或山上的草寮进行。纹身是妇女的内事,男性不得参与,更不许偷看。
▼
纹身过程
纹身是非常痛苦的,其采用的工具简单原始。纹针用坚韧锋利的白藤或红藤梗叶制成,纹水用干香或干拜浸泡而成的青蓝色纹水并加适量炭末。
在受纹前,由纹婆举行仪式,杀鸡摆酒设祭品,向祖先鬼神报告受纹者姓名,以求祖先保佑平安。然后用树叶象征性的扫一扫纹身场地,赶走凶魂,并把树叶挂在房门上,表示这里有人正在纹身,外人不准进入。
施术时,参与人员除了纹婆和受术者母亲外,还邀请两三个纹过身的妇女参加,主要协助完成施术。
开始纹身时,纹婆先用灯心草蘸上纹水,在受术者受纹部位画出预纹图案,然后在用纹针一针一针钉进受术者的皮肉内,以使刺纹终生保留。
刺纹疼痛钻心,惨叫不绝,受纹者要经历数次痛苦才能完成,纹身成功后要用龙眼树叶煮水沐浴,然后在床上休养数天才能下床,家人在纹身成功后还会摆席请酒庆祝。
▼
即将消失的活化石
黎家妇女纹身的传统在50年代后,开始渐渐淡化,九十年代后这种习俗已经根绝。
现代的黎族妇女已经不再纹身。目前只能在部分老年妇女中看到这种习俗的遗风。而现存在世的纹身妇女只剩不到1000位,大部分是60多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这部分女性已经是黎族人文风俗的最后活化石。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风俗,正在逐渐消失,手艺也已在失传,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TIPS:
哪里可以看到最后的纹身女?
各黎族村落几乎已经不可寻,现在主要集中在一些景区里,如保亭槟榔谷、东方白查村等。
→EN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