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乾隆朝的宠妃,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令妃,一位来自辛者库的包衣女子,其实,乾隆的宠妃并非只有一个,乾隆继位前,有一位女子,比令妃还要得宠,她就是仪嫔,只不过,仪嫔是一个红颜薄命的女人。
仪嫔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管领女子,祖父为内务府营造司掌印郎中佛公保,父亲是圆明园额外副总领戴敏。
从仪嫔祖父与父亲的名字来看,她似乎是一名满洲女子,其实不然,仪嫔有一个叔叔,名叫黄阿琳,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女婿。
哲悯皇贵妃(乾隆的哲悯皇贵妃)
也就是说,仪嫔是一名属于内务府包衣的汉姓女子,从民族成分来看,其实属于汉族,她是一名黄姓女子,我们暂且称之为黄氏。
虽然黄氏的祖父佛公保职位不高,她的父亲戴敏的圆明园额外副总领只是一个七品官,还是在黄氏去世后,乾隆赏给他的,但黄氏家族地位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毕竟一般人也做不了苏州织造的女婿。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说一下内务府包衣这个特殊的组织。
清朝时期,那些八旗贵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奴才(奴隶),一般称之为包衣,比如说皇室的内务府有三旗包衣,这些人专门为皇室成员服务,当然了,下五旗也有属于自己的包衣,作为那些八旗权贵的奴才,供自己使唤。
为皇室服务的那些内务府包衣,按照规模大小,分为包衣佐领与包衣管领,包衣佐领成员人数较多,地位也较高,包衣管领成员人数较少,地位也低,包衣管领,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辛者库。
如果皇帝对某个出自包衣管领的妃子特别宠爱,就会将她的家人从包衣管领拨到包衣佐领,甚至抬到上三旗满洲,提高妃子家族的地位,比如说令妃的家族魏氏,就经历了一个由包衣管领(辛者库)到包衣佐领,再到镶黄旗满洲的抬旗经历。
仪嫔黄氏,同样是一个来自包衣管领的女子,属于辛者库人出身。
一般来讲这个身份出身的女子,会参加宫女选秀,被选中了就要入宫服役,运气好的被皇帝宠幸纳为妃嫔,或者直接被皇帝赐给某个皇子,黄氏就是雍正初年赐给皇子弘历的一名宫女。
雍正五年七月,皇子弘历,也就是做皇子的乾隆,与嫡福晋富察氏在乾西二所奉旨成婚,据说,在乾隆成婚前,身边已经有了八九名侍妾(使女),这些使女基本上都是雍正赐给儿子乾隆的宫女,黄氏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据资料显示,乾隆在即位前,身边的妻妾为自己生了六个儿女,其实远不止这些,有一些使女怀孕了,但是没能生下来,黄氏就是其中之一,据记载,黄氏在雍正九年四月二十日遇喜,但是没有见到生育记录,推测黄氏这一次可能是流产了。
乾隆继位前,为他生育儿女的三个女人分别是嫡福晋富察氏、格格富察氏与格格苏氏,也就是后来的孝贤纯皇后、哲悯皇贵妃与纯惠皇贵妃,既然黄氏也曾怀上乾隆的孩子,说明在乾隆继位前,黄氏也是非常得宠的。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刚继位不久,便对潜邸妻妾进行了诏封:
“高姓侧福晋封为贵妃,纳喇姓侧福晋封为妃,苏姓格格、黄姓格格均封为嫔。贵妃娘家是包衣佐领人,出为本旗满洲人。黄姓嫔娘家是包衣管领下人,出为本旗包衣佐领下人。”
这里被封为贵妃的高姓侧福晋,就是乾隆朝第一位皇贵妃慧贤皇贵妃,纳喇姓侧福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继皇后,苏姓格格指的是为乾隆生下三胎的纯惠皇贵妃,黄姓格格就是我们所讲的仪嫔。
大家可以看到,从初封来看,黄氏与纯惠都是嫔位,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早逝,黄氏也是乾隆朝一个皇贵妃等级的人物。
除了对黄氏进行诏封外,乾隆同时下旨将黄氏的家人拨出包衣管领,入包衣佐领,这又是对黄氏的一份恩赐。
可以对比一下后来的令妃。
令妃是在乾隆十三年封妃,三年后其家族才从包衣管领拨出,入包衣佐领,而黄氏则是在封嫔的同时让其家族入包衣佐领,显然,黄氏的恩赐要更来得及时一些。
不过,在九月二十五日这一天,也就是黄氏封为嫔的第二天,皇后、贵妃等主位前往田村殡宫参加丧礼,谁知已经不见了黄氏的身影,说明此时的黄氏很有可能是有病在身,所以没能参加祭奠活动。
另据乾隆元年正月的《宫内等处女子嬷嬷妈妈里食肉底账》显示,名单里也没有黄氏的名字,说明此时黄氏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黄氏去世的时间应该在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到乾隆元年正月这段时间。
“皇后官女子二、家下女子六、嬷嬷二、妈妈里二、贵妃官女子四、家下女子四、那妃官女子三、家下女子三、苏嫔官女子五、家下女子一、金贵人官女子三、家下女子一、海常在官女子二、家下女子一、陈常在官女子三。”
果不其然,就在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乾隆下令将黄氏追封为仪嫔:“封格格黄氏为仪嫔,遣官读册,致祭如例。”第二年十月,黄氏的父亲戴敏才被赐予圆明园额外副总领一职。
当时乾隆刚刚继位,其皇陵还没有开始修建,因此,黄氏的金棺只能被暂时存放于殡宫,一直到乾隆十七年,乾隆的裕陵才基本上完工,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七日,仪嫔黄氏被葬入裕陵妃园寝,她是第一位入葬该妃园寝的乾隆嫔妃。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内务府上谕档》《宫内等处女子嬷嬷妈妈里食肉底账》《皇朝文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