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刻薄寡恩,但清朝人编写的明史,也说很多功臣骄横跋扈鱼肉百姓民怨沸腾而被杀,有的干脆是起了谋反之心。事实上朱元璋对忠正之臣还是说得过去的,即使是曾经的生死大敌,他也没有赶尽杀绝,比如有个来自陈友谅阵营的猛将,曾经差点活捉朱元璋,但是却一直活到了明成祖永乐十五年,以百岁高龄寿终正寝。
看了这段文字,通晓明史的读者肯定想到了一个人——曾有元末第一猛将之称的张定边。但是现在想来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因为他在徐达手里没有占到便宜,还被常遇春一箭撂倒,他之所以“勇猛”,可能是因为他活得生猛,熬死了常遇春、熬死了徐达,最后连朱元璋也熬死了,估计每听到一位老对手过世,定边大师都会怅然若失地吟唱六字真言。
张必先扮演者(张必先的画像)
熟悉元末明初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当时有三大势力都想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他们分别是吴王朱元璋、“周王”张士诚(张士诚也曾自称吴王)和“汉王”陈友谅,演出了一场元末“三国演义”,其中那个比较不讲义气(杀了倪文俊徐寿辉)但又很讲义气(与二张不离不弃)的陈友谅,还搞了个“桃园三结义”:跟张定边、张必先拜了把子。其中张定边五绺长髯貌似关羽,张必先外号“泼张”,模仿的自然是张飞张翼德了,那么陈友谅把自己比作了三国时期的哪一位,大家连猜都不用猜了——美髯公张定边比陈友谅大两岁,正史中关羽似乎也比刘备大。
关于张定边的“英雄事迹”,单船闯阵差点活捉朱元璋,某年某月那本书写得很传神,读者耳熟能详,笔者再啰嗦就不好了。据《明史》记载,当时的情况是“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浅,几殆。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而遇春舟复胶于浅。有败舟顺流下,触遇春舟乃脱。”那一仗打得很艰苦,不但朱元璋的旗舰在仓皇撤退的时候搁浅了,连前来解围的常遇春也搁浅了,幸亏后来发生了“撞船事故”——另一艘败逃的战舰把常遇春撞出了搁浅区,要不然常遇春就危险了。
“汉王”陈友谅与“吴王”朱元璋的战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吴王朱元璋成了明太祖,“大汉”烟消云散,而那“结义三兄弟”的结局却令人唏嘘:老大陈友谅不知道被谁一箭干掉了,老三泼张张必先被常遇春生擒活捉,还跑到武昌劝降了老二美髯公张定边——当时张定边保着陈友谅的继承人陈理,被围得铁桶一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只好开城投降,陈理也成了“大汉后主”。
不过朱元璋对陈友谅这个老对手真的没有赶尽杀绝:陈理陈理成了归德侯,陈友谅之父陈普才封承恩侯、弟弟陈友当封归仁伯陈友直封怀恩伯,就连曾经让朱元璋心惊胆战的陈友仁,也被追封为康山王并跟陈友贵一起建庙祭祀。陈理似乎比刘禅脾气大一点,投降后总是发牢骚,朱元璋只好把他送到高丽吃白菜去了——实际实现让他远离大家耳目,免得多言贾祸。《明史》的说法是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
朱元璋对老对手的直系亲属一个不杀并全部封爵,对陈友谅的两个结义兄弟也相当不错,张必先没有被处斩的记载(也不可能处斩)。而对张定边这个曾经差点活捉朱元璋的美髯公,不但徐达常遇春没有喊打喊杀,连朱元璋也想把他收归麾下。但是张定边也真的有美髯公关羽的义气,他拒绝了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的好言相劝,剃了头发归隐深山,从此再也不问世事,直到1417(永乐十五年)才以百岁高龄寿终正寝。
文章最后说一个困惑:据正史记载,张士诚原名张九四,陈友谅原本姓谢,可是某年某月写的畅销书却说原陈友谅部将丁普郎投降了朱元璋之后,在跟陈友谅大战的时候扯起了七尺白布,写着“旁人不问唯诛九四”——你跟陈友谅有仇,骂张士诚干嘛,莫非陈友谅小名也是九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