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陈振龙是怎么把红薯引进中国的(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吗)

陈振龙是怎么把红薯引进中国的(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吗)

陈振龙是怎么把红薯引进中国的(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吗)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人口大国,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古代很多平民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劳动,一日也不敢停歇。早年间,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和粟米。陈振龙是怎么把红薯引进中国的(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吗)但是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也没有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粮食产量都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人口大国,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古代很多平民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劳动,一日也不敢停歇。早年间,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和粟米。

陈振龙是怎么把红薯引进中国的(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吗)

陈振龙是怎么把红薯引进中国的(陈振龙偷运红薯是真实的吗)

但是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也没有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粮食产量都不高。来到了明朝以后,有一个富有远见的人出海见到了一种新型的农作物。

他觉得这种农作物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吃饱,于是这个人顶着险些丧命的巨大风险,将一节藤蔓带回了明朝,可是他的名字现在却已鲜为人知。

陈振龙,1543年出生于福建省内一个小村庄中,虽然家中不算大富大贵,却也算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学习儒学小有所成,因此陈振龙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儒家经典。

相比于他的父亲来说,陈振龙更有读书的天分。他在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在当地颇负才名,其他乡亲都认为他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后来陈振龙却对科举一事十分厌倦,再也不想走科举这条路了。在当时的社会上士、农、工、商的地位截然不同,能通过科举考试走仕途无疑是前途无量。

但陈振龙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放弃继续研究儒家经典,而是从商了。后来他的家人们也同意了他的想法,举家搬迁以后,陈振龙开始跟随其他有名的商人学习经商。

明朝海禁相较其他朝代来说并不是太严格,陈振龙就和当地其他商人一起出海去吕宋经商,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到了菲律宾以后,陈振龙发现菲律宾有一种粮食是自己之前在明朝时从没有吃过的。

这样东西生吃就有甜味儿,无论是烤还是蒸都软糯甜香,最重要的是还顶饱。它就是番薯,也是现在我们说的地瓜。冬天到了,一个热乎乎的烤地瓜,绝对可以瞬间将人从寒冷中解放出来,即暖手又暖心。

但是,陈振龙身为一个明朝人,在去菲律宾之前,他可从来没有见过番薯这样的好东西。陈振龙虽然当时已经是一个商人了,但是多年读书的底蕴还在。

他几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了这种作物能够带来的巨大好处,他想到了家乡里那些勤恳劳作却总是吃不饱饭的乡里乡亲,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将番薯带回明朝进行种植。

有了带回番薯的想法以后,陈振龙开始在菲律宾找人询问有关于番薯种植的事情。一个当地种番薯的人同陈振龙说了番薯的一些特性。比如说番薯是一个很耐旱的作物,不需要太多的雨水也可以生长。

番薯的产量很高,同样大的地种稻米和种番薯相比,种番薯能让更多的人吃饱。也不用担心番薯会“水土不服”,番薯的适应性很强,只要不是栽种到环境特别恶劣的地方,番薯苗都可以顺利长大,结出番薯。

陈振龙越了解番薯就越觉得番薯适合在闽南地区种植,因此他详细的学习了种植法之后,还买了一些番薯苗,想要带回明朝种植。但是麻烦就在这时找上了门,陈振龙发现番薯这种作物受吕宋政府管制。

他们不会轻易让人将番薯苗带出吕宋,陈振龙只好另外想办法把这些番薯苗运回福建。最后陈振龙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将番薯的幼苗松松地编织到绳子里面,以此逃脱吕宋边境的重重审查。

他冒着被发现后要客死他乡的危险,将番薯藤成功带回了家乡。到家以后他立刻在自家旁边的田地里开始尝试种植番薯。这一年正好赶上闽中地区天气十分干旱,雨水少得可怜,田里的水稻没有水灌溉。

眼看着就要粮食欠收,大批可怜的农人会大旱饿死。陈振龙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马上叫自己的儿子给福建巡抚金学曾写信上报自家有种东西,大规模种植以后或许可以缓解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

福建巡抚一听,立刻就让陈家父子找块地先试种。后来见到种出的番薯后,发现番薯果然耐旱,产量又大,非常适合当时干旱缺水的闽中区,巡抚立刻下令全福建一同种植番薯。

陈振龙父子也将番薯种植的窍门无偿分享给所有人,就这样番薯大丰收,救了闽中无数农人的性命。福建巡抚金学曾后来还在陈振龙父子种植法的基础上写成了一本薯类专著,让更多其他地区的人能够知道种植薯类的好处。

这些获救的福建人非常感谢金学曾,还用他的姓来给番薯命名。也十分感谢陈振龙将番薯带回明朝,还将种植之法详细的传授给其他人,在他们去世以后,有很多闽人自发在福州等地建立报功祠来祭祀他们。

陈真龙将番薯以及番薯的种植方法带回清朝以后,但逢灾年能活下来的农人通常都是依靠吃番薯度日。要是没有番薯,饿死的农人不知凡几,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番薯的种植已经扩展到全国。

清朝时几乎国内所有人都吃过番薯。等到了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哪有人没吃过地瓜呢?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以陈振龙突出的功绩来说,封他为我国的“番薯之父”也毫不为过。

时至今日,还能提到陈振龙的人好像不多,所以有些人认为陈振龙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但是伟大的人是不会被人民忘怀的,教科书里记录着他们。

百姓嘴里传颂着他们,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英雄的!现在福建省还能看到为了纪念陈振龙而建造的先薯亭,郭沫若先生还曾称赞过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

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番薯苗4从菲律宾带回明朝时期的我国,后来更是无私的、毫无保留地将种植番薯的技术传授给所有人。帮助了数不尽的贫民百姓从灾年中找出一条生路,免于饿死的凄凉下场。

为了纪念陈振龙而建立的先薯亭至今仍有人前去礼拜。只要人们还在吃番薯,就没有人会忘记陈振龙的名字,和他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英雄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上一篇: 山海经南山经(山海经南山经全文拼音)
下一篇: 南北宋(南北宋什么时候划分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