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子思是谁(子思是谁的学生)

子思是谁(子思是谁的学生)

子思是谁(子思是谁的学生)作者:马春红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里仁第四篇的第二十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之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孝’了。”此章在《学而篇》已经学过:比本章多了前半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钱穆《论语新解》:此章重出,已见《学而篇》。当是弟子各记

作者:马春红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里仁第四篇的第二十章: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之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孝’了。”此章在《学而篇》已经学过:比本章多了前半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钱穆《论语新解》:此章重出,已见《学而篇》。当是弟子各记孔子之言,而详略不同。李炳南先生在《论语讲要》中转《春秋繁露祭义篇》“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呜乎,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孔子说,重复书写,多次言说,不能不认真地观察、考察,其中一定有美妙、深邃的道理。有位大德说:相同的句子,在这地方重复出现,但内涵就稍微不同了。那其中有何不同之处呢?首先,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什么是“父之道”?道——是中国文化里一个非常特别的概念,是贯穿一切人事物的根本规律,显然是大学问。大学中说:“为人父,止于慈。”“父之道”的根本在于慈,慈就是爱护的意思。“慈能予乐”,对晚辈的慈爱,就是希望看到他们快乐地成长。《论语》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一章我们可以知道,父道就是“父父”,做父亲的要像一个父亲的样子去对儿子,子道就是“子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对他的父亲。父亲希望儿子过得好,儿子希望报答父亲、忆念父亲,都是有方法的。父道真正的中心是什么?就是儒家的真正思想:仁。父亲为了子女做了什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通过观察父亲的志向和行为上,了解父道。就是为人子女真正了解父道的主要方法,作为儿子,就是应该要继承父亲的这些品质,这就是孝。真正的“孝道”就是不改变尊长要带我们走上去的这条“道”,依循尊长教导去实践这个“道”。“道”不是轻易得到的,一定要接受从父兄传递下来的经验,经过深远努力地学习。所有的尊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非常好,而真正要改善必须经过教育,做子弟的人如果不能以孝顺的心承事,就不能深切体会父兄对我们的期盼而学好。因此要善学,必要的条件是“孝悌”,顺是对尊长父兄处处温顺承事,照着他们的教导去做,这样才能学好前人所留下来的跟我们生命有直接关系的好东西,人类最可贵的就是能够传递积累的经验。从孔老夫子的言行上,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圣人的父之道,因为鲁君送鲤鱼祝贺孔子得儿,孔子就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孔鲤,字伯鱼。事君尽礼,铭记在儿子的名字上。在《论语》季氏第十六篇,孔子对孔鲤的教诫“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有一天孔老夫子独自站在堂上,孔鲤正准备小快步穿庭而过,他的父亲就叫住了他:“你学过《诗》了吗?”鲤就很老实地说:“没有。”孔老夫子就开始教育儿子:“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孔鲤退后便开始学诗。又一次,他的父亲又独立在堂上,孔鲤又在中庭快步通过,孔老夫子又问:“你学过礼吗?”孔鲤对道:“没有。”孔老夫子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孔鲤退后便开始学礼。对儿子的庭训,让我们知道了圣人的父之道也是教育:通过学诗学礼,希望儿子会说话能立身。万圣之师就是在生活点滴的小事上展示在世人面前。再看孔鲤,父亲在堂上,他穿庭而过也是一路小步悄悄地快步走,父亲问什么就答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对父亲的孝敬和恭顺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孔子后人所著《孔丛子》一书中记载:孔鲤的儿子子思十六岁时到了宋国,宋国的大夫乐朔和他谈论学问之道,话不投机,乐朔对他表示不高兴,就叫人去围攻他。事情被宋国的君侯知道了,亲自去救出了子思。因此子思很感慨地说:“文王困于羑(you)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子思继父辈之道,写《中庸》,完成了传承孔子学问的儒家学问心法大作。这些都是观察继承父之道的呈现。其次,我们来谈谈如何学习“父之道”?前面在学而篇我们已经知道学习父之道的方法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也就是学习父之道重在观察。什么时候观察呢?观察时间必须从当下开始,不能等。观察什么呢?作为一家之主,父亲是家里操心最多的人,因为要对家里大大小小一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导致他少不了许许多多的叮咛,虽然有时表现为命令,有时表现为呵斥,甚至是杖打,我们要观察的是不是这些内容呢?这些都是行为,我们要观察的是透过这些行为思择父亲的志向、他的动机。再举例一则:完美版的父之道周十几代君主道德的积累非常深厚:周从始祖后稷开始,在尧舜时期,和大禹一起治水,担任农官,教人种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他积德行义,深受民众的爱戴。当时戎狄进攻他的领地要掠夺财物,他就主动给他们财物。后又来攻,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他却说:“有民立君,将以利之。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就是为了抢土地和臣民,你们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用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带着家人离开了故土,结果故地的人全都扶老携弱,跟着他走,甚至其他国家的人也都赶来归附。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更出色,泰伯——三以天下让。据说是古公预见到三儿子季历的儿子,孙子姬昌有圣德,因此想把君位传给季历。泰伯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就和仲雍出走南方,至死没有返回故国;等到季历继位后,他频繁地代商出征,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被皇帝文丁所忌惮,被商王囚禁致死;季历死后,姬昌即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励精图治,周不断地强大,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的局面;后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周公辅佐治礼做乐、分封天下。《中庸》上论述:“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称赞由武王时代开始,周公所制定的祭礼,真正通达人伦孝道的宗旨。所谓孝的真正意义,就是一个人,真能体会到先人的意志,继续完成上辈愿望,和善于传述先人的事迹给后代知道。周历代父子完美地为我们演绎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的三年,就是多年。如果三年不改,也就永远不会变了。可以说是周朝整个家族一代一代都是在观父之道,成父之事的过程中努力,经过十几代人推行仁德,数百年不改父之道,累积德行的结果,“一家仁,一国兴仁。”到周公把中华礼乐文明推到鼎盛。最后:如果父亲有违“父之道”怎么办?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在观察父之道的过程中,父母做对了我们必须学习,做得不对,怎么办呢?前面十八章我们学习了,要“事父母几谏”,如果父母有不合理的地方,怎么办呢?要劝他,劝了不听怎么办?要“敬而不违,劳而不怨。”十九章我们学习了,如果还不行怎么办呢?“游必有方”,可以出去学习方法,寻求外援,找一个让父母完善“父之道”的方法。总之,对于父母的过,方法就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孝经》中说“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完美的德行,是每个人内心的向往。有一个小品叫“警察与小偷”,小偷为了偷东西,让其中一个小偷假扮警察望风,没想到在望风的时候,有人问路,有盲人过马路,他一一提供了帮助,获得了大量赞美和感谢。美得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小偷,看到同伙出来还喊“抓小偷!”当警察叫出他的名字,说他是小偷时,他说“我怎么是小偷呢?”可见即使一个坏人,他内心的良知也期望自己是一个好人,当好人是人人内心的期许。帮助父母完善“父之道”也是孝。孔子说:“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孝是本善,人人该行,不分男女老少。乌鸦反哺、小羊跪乳,人不行孝就不如畜生。孝心就是爱心敬心,孝悌小溪怎样汇聚成仁天下的大江大河?就是由尊亲、敬长的血亲之情,慢慢推及至对家族、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义务担当。这都靠从小在父母身边历练学习和成长,然后时间的累积,就形成了人与人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圣贤、君子和小人。做任何事都要抓住根本,教育的根本就是孝悌,这也是我们中国祖先传下来的经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孝的文化”,梁漱(shu)溟(ming)先生说,孝是中国文化之“根本所在”,圆满了就是至道之极。谢谢大家!

子思是谁(子思是谁的学生)

子思是谁(子思是谁的学生)

上一篇: 穴小鸮(小鸮 鸺鹠)
下一篇: 江夏镇血案的历史真相(江夏镇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