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如果宇宙是诗,你是文字,爱是句子
文/昨叶荷
如果说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像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用宏大的宇宙视野、千百代的时空广度,以特效和科技打动亿万观众,赢得口碑与票房双赢,那么孔大山导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则更像是一首诗歌,为我们呈现了科幻片的另一种极致。影片中几乎没有什么特效式的“科幻”元素,以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用最朴素的手持摄像镜头画面描述了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对宇宙奥秘的追逐。
《宇宙探索编辑部》,豆瓣评分8.4,自上映占据豆瓣影音榜热度第一,自平遥电影节横空出世,于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展映中一票难求。但手持拍摄的镜头“眩晕感”,加之浓重的个人风格,也劝退了很多人。不过,这不妨无数影迷疯狂安利,成为这个春天的影院“黑马”,似乎也水到渠成。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图源豆瓣
愚己,愚人
电影定档在四月一日,愚人节。
故事自“癫狂”始,异想天开。电视机跳动着雪花点,不是因为它没信号,“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而是宇宙诞生的余晖”。电视彻底打不开,是因为宇宙传来的信息量过大导致过载。似乎去趟维修店就能搞定的事,却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鸟烧窝村拉上了关系——电视开不了机的同时,据说当地降临了异象,村里石狮子嘴里的石球不翼而飞。
为了解开鸟烧窝村的不解之谜,一群不靠谱的人出发了——神神叨叨的《宇宙探索》杂志主编唐志军、口吃的酒鬼那日苏、需要吃药才能睡着觉的科幻迷晓晓,以及脑袋上顶着铝锅的奇怪少年孙一通,唯一看起来正常的秦彩蓉,也曾被唐志军忽悠着买了一堆天文望远镜,卖不出去最终只能在家吃灰。就是这样一群人,踏上了寻找外星人的道路。
把匪夷所思的元素一股脑放进电影,越是看起来不可思议,却越有细节的真。
电影中郭帆客串的《流浪的球》导演吐槽编辑部的航天服印的字都是反的,肯定是假货。实际上,航天服上的反印字是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设计的,方便航天员借助手套上的反光镜来观察、识别和操作。
那个被赞助公司吐槽,看似很低级的需要装两颗一号电池才能使用的盖革计数器,一看就觉得很不靠谱。但恰恰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科幻迷熟知的产品,很多发烧友家里甚至还会购入。
连《宇宙探索》这本杂志,也是有原型的。其原型是《飞碟探索》,这本二十世纪风靡一时的科幻杂志,尽管已经停刊,但仍是许多人探索宇宙的启蒙。
观影结束,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导演孔大山会说电影的主题曲只能是《生活倒影》这首歌。
“半山腰上的人 他还好吗/ 为什么看起来 总有悲伤眼睛/ 路过他的人们/ 也许会问候 也许会就走/ 也许还没等他回过神/ 就已是朝夕又交替
……
风轻轻拂过半山腰/ 春天时刻万物苏醒了/ 云轻轻盖过他头崖/ 悲伤过去迎来朝阳/ 他终于笑了 他终于笑了”
苏运莹空灵的歌声配上歌词,不就是老唐在这部电影里的真实写照吗?
唐三藏、堂吉柯德及契诃夫
有人说,电影里的唐志军就是唐三藏,也对,电影的英文名字就叫《journey to the west》,西去取经。唐三藏最后取得了天经,老唐在影片的最后也取得了自己的真经。
也有人在老唐身上看到了堂吉柯德、西西弗斯,我却从老唐身上看到了契科夫《苦恼》里老车夫姚纳的影子。
早年丧妻的老车夫姚纳,在独子生病去世之后,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想要向他人诉说自己的苦恼,然而在经历身份体面的军人、恶劣玩乐的年轻人、和自己同一阶级的看门人、自己的后辈年轻的车夫四次倾诉无果后,只能在夜里和自己瘦弱的老母马讲述儿子病逝的种种。
老唐的话语也总被别人随意打断,老唐的声音总是被楼下合唱团掩盖,老唐在精神病院的课也只有寥寥两人神游参加。老唐是孤独的,他的追求不被普罗大众所理解。
没有人关心老唐在说什么,正如没有人想要倾听姚纳的苦恼。他们挣扎着,没有倾诉,“总有悲伤的眼睛”。
不过,电影里的唐志军总算比姚纳幸福多了,毕竟他身边有个刀子嘴豆腐心的秦彩蓉,还有一群和自己一起寻找外星人的“疯子”。电影的最后,他终于解答了去世女儿留下的疑问,他笑了。
有些人的生活里不乏悲伤与痛苦,可能努力许久,却仍旧默默无闻;纵使磨难,却依旧满怀热忱。夜尽天明,倒映出笑意——“你看对面的山多漂亮。”
谜面,谜底
老唐之所以坚持去寻找外星人,一方面因为自己坚信外星人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因抑郁症自杀的女儿去世前留给他的疑问:人存在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他想找到外星人,去问问外星人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图源豆瓣
外星人会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当然不会,电影中,孙一通问住了老唐:要是外星人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人存在于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似乎曾有许多答案。
塔可夫斯基说:“生命当然没有意义。要是有,人就不自由了,他会变成意义的奴隶,他的生活就会被全新的标准所支配:奴役的标准。”
木心则说:“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那这个意义不符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意义与无意义,两相对照,似就是我们对意义的认知。
影片的最后镜头,唐志军在医院的楼顶,想读出给女儿写的诗,却怎么都无法开口,只是止不住地哭泣。镜头拉远,画面里的人越来越小,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整个宇宙……镜头转换,最后变成了双螺旋结构的DNA。
唐志军曾在外甥婚礼上说了很长的一段话。
“一个月之前,我做了一个梦。一开始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在山洞里面,被一群麻雀带着,一直飞,飞得很高,飞出了大气层,飞到了外太空。后来周围是一片黑暗,什么光都没有。朋友对我说,这儿就是宇宙的尽头,他要继续往前走,而我就只能到这儿了。我只好转身。
当我转过身之后,我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轮廓,其实我们人类一直没有弄明白,就是宇宙为什么而存在,我们人类又是为什么而存在的……不在外面,不在宇宙深处,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原来我们每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这个谜题的答案。
后来,我就把我看到了宇宙的样子,印在了我工作的杂志社休刊前最后一期的封面上。如果宇宙是一首诗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我们繁衍不息、彼此相爱,然后我们这一个个字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句子。这首诗就能一直写下去了。当这首诗写得足够长,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这首宇宙之诗里,懂得我们存在的意义。”
不必追问生命的来意,而是生命对我们提出问题——你要怎么度过一生。宇宙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探索宇宙最终是探索自己。
走进电影院,在两小时里,看一个“格格不入”的故事,相信你也不会孤单。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图源豆瓣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刘晓 刘博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