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的父母搞室内卫生,把挂在墙上的字画、玻璃镜子取了下来。这时,6岁的亮亮不知从什么地方跑来,看到立在墙根的玻璃镜子映出他的身影,感到很新奇:“这镜子为什么能把我照在里边呢?”他想着便用手去摸。不想镜子一出溜倒了,镜子摔出一道裂縫!亮亮爸爸见了十分恼火,过来打了孩子一个耳光。
这件事使我想起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你这一打,很可能把中国的爱迪生给打掉了。”陶先生这句话是当年对一位家长说的。原来,这位家长买来一个钟表,他的儿子很好奇,想知道钟表里的构造,便偷偷打开来看。父亲下班回家,看见钟表被拆,认为儿子在毁坏东西,便把儿子打了一顿。陶先生为何说他打掉了中国的爱迪生呢?因为孩子的创造力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获得的。不知我们是否注意到:刚刚懂事的小孩子,对世上万物都感到很新奇,都饶有兴趣,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常表现出“多嘴多舌”。他们会向大人提出许多离奇古怪的问题,如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有没有外星人、人间有没有鬼神、猫为什么要捉老鼠……我们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应该耐心给予解答;一时回答不上来的,可查看书刊资料或叫孩子找老师请教,切不可因为好面子而不负责任地乱讲。
孩子探求知识的表现,一是向人请教,二是自己动手摸索。如搞科技小实验、小制作,或拆开半导体、钟表等探究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齿轮是如何转动的……他们在寻找答案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损毁一些东西,但这与他们可贵的探索精神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对孩子的“破坏行为”不能轻易训斥甚至打骂,而应启发、引导、鼓励,因为那是一种积极的探索精神,是通往科学之门的初心。
孩子的探索精神宜抓紧早期培养。据心理学家分析研究指出:儿童的脑发展不是等速的。一般来讲,5至6岁和13至14岁是两个发展加速期,所以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智力开发的转折点,尽早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这期间,除让孩子多接触事物、观察认识事物、丰富知识和想象力外,还应鼓励孩子在实践中增强探索能力。如:我们可以把金鱼交给孩子喂养,让他们摸索金鱼的生活习性;把某种花交给孩子栽培,让他们探求花的生长特点;在送给孩子节日礼物时,让他们开动脑筋,自行正确地打开包装;在室内外布置上请孩子参与……这样能促使孩子思考想象,激发他们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