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选德殿内,正在举行新科进士唱名仪式,东华门外聚集的都是看热闹的百姓。等进士榜名次出来以后,众人议论纷纷十分不满,原来这次科举考试是专门给秦家开的。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敷文阁待制(从四品)秦埙第三名,秦桧的亲戚周夤第四名,秦桧的侄子右承事郎(正八品)秦焴、右承务郎(从八品)秦焞,以及他的姻亲登仕郎(正九品)沈兴杰也都考中了进士。秦桧的子侄已经是官员了,为什么还要考科举呢?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考上进士的呢?
宋朝做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科举考试、恩荫(皇帝授予高官子孙、亲属官职)、军功等。其中科举做官地位最高称为“有出身”,而其他途径做官的叫“无出身”。秦桧的子孙、亲戚一开始的官职就是恩荫,属于无出身。
进士出身的官员升官很快,而且宋朝的宰相大多也是进士出身。北宋共有宰相72人,南宋有宰相63人。其中,北宋宰相进士出身的有63人,占百分之八十五。南宋有48人,占比百分之七十六。比如吕蒙正是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第一名,宋太宗任命他为通判(副知州,七品),仅仅过了六年,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他已经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寇准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九岁考中进士,任知县(七品)。淳化五年(994年),十四年后寇准就当上了参知政事。
秦熺武功(秦桧是好是坏)
而通过恩荫做官的人,不仅升迁慢而且很多重要官职,像外交官、监察官这种也没有他们的份。比如“吕端大事不糊涂”北宋著名宰相吕端,他的儿子以恩荫的形式获得官职,吕藩、吕荀终身最高官职不过国子博士(五品),吕蔚不过太子中舍(五品)。还都是一些没什么权力的冷板凳官职。苏轼的儿子苏过以恩荫得任右承务郎(从八品),终身最高官职不过是通判(副知州,七品)。宋哲宗时期还按照是不是科举区分官职,进士出身加“左”字,非进士出身加“右”字。恩荫做官的低于科举出身的一个等级,因此官员子弟也要参加科举考“编制”。
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同治天下的时代,为了拉拢官僚集团,宋朝皇帝为官员子弟设置了专门的科举考试,叫“锁厅试”(科举考试初试)。起初“锁厅试”要求很苛刻,如果考不中还得受罚丢掉已有官职,而且还限制考试次数,最多考两次。后来慢慢放开了要求,成为官员子弟考“编制”的捷径。”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杨万里的《送胡季永赴漕试》,描写的正是“锁厅试”的作用,这是一个可以直通“编制”的梯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科举考试虽然待遇高,但是竞争也很激烈,保守估计北宋参加科举的人为十一万人,到南宋达到四十万人。每个地方的科举初试录取名额有限,例如福、溫二州,福州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8万人,获得省试资格的只有54名;录取率是千分之三。溫州参加考试的人数是8000人,获得省试资格的只有17名,录取率是千分之二。相比之下锁厅试的录取资格要容易得多了,十人里面录取三人,不及十人录取二人,五人以下录取一人,录取率高达20-33%.秦桧的孙子秦埙参加的就是“锁厅试”。
秦桧自知他孙子实力一般,锁厅试虽然录取率高一些,但也不一定能够通过考试。秦桧就让亲信找到了平江府观察推官萧燧,告诉萧燧这次“锁厅试”的主考官就是他。萧燧不敢相信科举考试这是最机密的事情,泄漏科举考试消息那是大罪,就问秦桧亲信是怎么知道的。秦桧亲信告诉萧燧,丞相孙子秦埙这次也来考科举了,你只要照顾照顾他,将来必定飞黄腾达。没想到萧燧说这种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情,严词拒绝了秦桧的亲信。过几天公文下来萧燧果然调走了,到任后才知道已经换了另外一个人担任主考官。这个主考官是秦桧安排好的亲信,秦埙就这样轻松考取了“锁厅试”第一名。
下一阶段是省试,考试时设置了糊名、封弥、誊录,不让考官知道考生姓名。除此之外省试的考官分为参详、知贡举,考官之间互相监督,以防作弊。首先封弥试卷给试卷编号,其次再誊录试卷,然后送往考试官阅卷,选合格的试卷送往参详官那里复查,最后是知贡举决定最终的省试名次。看似极其严密的考试规则,也难不倒秦桧。他先让秦埙事先写好答卷,再让内定好的考官们知道秦埙的答卷,考试时候根据秦埙的答卷内容来出题。
这次考试的知贡举是魏师逊、汤思退、郑仲熊,沈虚中、董德元、张士襄等为参详官,他们都是秦桧的亲信。本来考官阅卷时候看不到考生姓名,那么他们怎么知道哪个是秦埙的考卷呢?找人记住秦埙的考卷号码,然后告诉考官们。还没等考试结果公布,沈虚中就派了个人翻墙告诉秦埙,他是第一名了。这些考官们个个欢天喜地,这下高官厚禄唾手可得了。
最后一关是殿试,编排官负责去掉考生的真实姓名籍贯,代之以编号,初考官给出初步的录取名次,覆考官也给出自己的录取名次,最后由详定官从中选择出最终评定结果。秦桧任命桧张士襄为初考官,郑仲熊覆考官,汤思退编排官,魏师逊详定官。殿试考官还是都是秦桧的亲信,殿试的最后一关也失效了。
秦桧眼中孙子状元名次是志在必得了,尹洙说过:“状元登第,虽將兵数十万,恢复幽薊,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状元是科举最高荣誉万众瞩目。宋朝有个规矩通过“锁厅试”考中进士的人,不能当状元。官员子弟毕竟已经在科举中占尽了优势,再当状元就显得科举考试不公平了。于是秦桧又指使亲信沈虚中向宋高宗申请,官员子弟也可以当状元。
秦桧的亲信定的状元是秦埙,最后名次还得宋高宗决定。他发现秦埙的答卷,用的都是以前秦桧、秦熺科举考试内容,明显是抄袭。但秦桧毕竟是宋高宗的宠臣,科举考试面子上的公平也要维持一下。于是宋高宗最终把状元给了张孝详,秦埙是第三名探花。
秦桧死后,御史汤鹏举上书宋高宗:“今科举之法名存实亡,……故孤寒远方士子不得预高甲,而富贵之家子弟常窃巍科(名次在前者)……前榜省闱、殿试,秦桧门客、孙儿、亲旧得占科甲,而知举考试官皆登贵显,天下士子归怨国家。”他痛批秦桧以权谋私,破坏科举制度。宋高宗下令剥夺了秦桧孙子亲戚的进士资格,企图挽回此事对科举制度公平性的影响。但为时已晚,南宋科举作弊的事情频繁发生,效仿秦桧的官僚越来越多。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秦桧和宋高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