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罗宪民(罗宪守永安)

罗宪民(罗宪守永安)

罗宪民(罗宪守永安)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开始琢磨向西发展,于是眼睛就盯上了张鲁和刘璋,罗宪民(罗宪守永安)于是刘璋当时他的压力很大。不仅因为曹操有一统天下的气势,同时北方从刘璋分出去的汉中张鲁一直对自己很不服,想要咬一口。他曾试图向曹操示好,可问题是曹操剿灭其他诸侯以后,无论是被击败也好,还是主动投降也好,除了臧霸以外,几乎都失去了自己的地盘。这恐怕是刘璋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刘璋在很多人的建议下,想到了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开始琢磨向西发展,于是眼睛就盯上了张鲁和刘璋,

罗宪民(罗宪守永安)

罗宪民(罗宪守永安)

于是刘璋当时他的压力很大。不仅因为曹操有一统天下的气势,同时北方从刘璋分出去的汉中张鲁一直对自己很不服,想要咬一口。

他曾试图向曹操示好,可问题是曹操剿灭其他诸侯以后,无论是被击败也好,还是主动投降也好,除了臧霸以外,几乎都失去了自己的地盘。这恐怕是刘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刘璋在很多人的建议下,想到了刘备,刘备是汉室宗亲,喜欢帮人,打仗也还行。那为什么不能把他请过来帮自己一把呢,

于是,刘备就被刘璋请了来帮忙。

结果是,刘璋没想到的是,刘备这个人,只要帮别人的忙,就会把别人的地盘帮到自己的手里,帮陶谦,帮出了三让徐州。帮刘表,现在刘表没了,刘备却壮大了。

就这样,刘璋请刘备帮忙,地盘也帮到了刘备手里。

益州当时的地盘,最主要的两块就是巴地和蜀地,巴地和蜀地的名字应该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巴国和蜀国有关系。

刘璋当时是益州牧,治所在成都,是蜀地的核心地带。

蜀前期是六郡,分别是蜀郡、广汉郡、犍为郡、江阳郡、汶山郡、汉嘉郡,后来增设了东广汉郡,最终为七郡。

其中以广汉、犍为、蜀郡为最大,号称“三蜀”。

成都、广都、新都(属广汉)被称为三都,是蜀中三大名城。

刘备在攻取了蜀地之后,开始外派自己的人,进行治理。

当时的国家是郡县制,所以,相当于现在的市级单位的郡,就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了,郡守自然也是封疆大吏了。

下面让我们盘点一下,蜀地都有哪些郡,都有哪些人做过郡守。

蜀郡,中央直属区,郡守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啊。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与张飞、赵云合力攻下成都,也标志着蜀郡的攻战。刘备称制后,以成都为国都。

刘备攻城之时,刘璋任命许靖为当时的太守。但是刘备围城时,许靖企图越城投降,不过事泄并未成功。刘璋呢,也施了个好心,感觉益州即将失陷,也没有处决许靖。

刘璋投降后,刘备就觉得许靖背主,有点看不起许靖,所以把他喜欢的法正安排成了太守。

其实严格的来说,法正和许靖不都是背主投降的吗,有啥啊,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但人家刘备不这么以为啊。

当然,法正后来和刘备说,许靖这个人,虽然人品不咋地,但人家名声大,好好用,有好处,于是刘备也开始重用许靖。

法正干了几年蜀郡太守。到了218年,刘备要攻打汉中了,法正作为当时刘备认可的第一谋士,自然要跟着去做参谋了。于是诸葛亮就推荐杨洪担任蜀郡太守。

后来刘备伐吴,刘禅做为太子留守,杨洪被指定辅佐太子。

王连接任蜀郡太守,王连比较厉害的是玩经济。在他的处理下,蜀国治盐什么的,财政到是不愁。

中间刘备夷陵战败,退守到白帝城后,诸葛亮也被刘备召到白帝城,汉嘉太守黄元趁机叛乱,杨洪于是指导刘禅紧急处置,最终派兵,生擒黄元。算是给蜀国立了一大功。

刘备死后,王连被转任迁屯骑校尉,兼任丞相长史,加封平阳亭侯。蜀郡太守继续由杨洪担任,后来的杨洪一直干到228年,卒于任上。

杨洪之后,蜀郡太守,由射坚接任。射坚也是一直干到去世。

紧接着,张翼从广汉太守之职上,转任蜀郡太守。232年,张翼去做庲降都督。

张翼以后,吕乂从广汉太守,调职到京城任蜀郡太守。当时也是诸葛亮刚刚去世,有很多士兵开小差,吕乂进行防范禁止,他对士兵们开导劝谕,制止了这种现象。

后来,吕乂进入朝廷,在董允去世(246年)后,担任尚书令。251年去世。

吕乂之后,蜀郡太守无记录。

蜀郡太守任职顺序:许靖(刘璋时期)->法正(214年-218年)->杨洪(218年-220年)->王连(220年-223年)->杨洪(223年-228年)->射坚(228年-230年)->张翼(230年-232年)->吕乂(232年-246年)->未知(246年-263年)

广汉郡,紧临中央的郡,相当于现在的天津市

广汉,位于成都以北一百二十里。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攻下。当时还没有拿下蜀郡呢。

当时的广汉郡还包括后来的汉中范围内的梓潼郡,梓潼郡是217年,刘备又从广汉郡中分出来的,然后梓潼郡太守给了霍峻。

广汉郡和蜀郡的关系,就好像天津和北京的关系。很多人都是先升为广汉太守,然后转任蜀郡太守。广汉也是郡守换得最频繁的郡。能数出10几位来。

根据史书上的各种资料,我大概推测整理出了这样的个顺序。

广汉郡攻下以后,后来随刘备入蜀的张存担任第一任太守,

张存本来也是刘表手下的人,算是荆州派的人,但他和庞统一直不对付,瞧不上这个当时的刘备眼中的第二谋士。

就在第二年,庞统死了以后,刘备很伤心,但张存却说一些怪话,惹怒了刘备,于是把张存撸了。

换成了夏侯纂,可惜的是,夏侯纂没多久就去世了,邓芝接任广汉太守。

邓芝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很快就被征入朝为尚书。

射坚接任为广汉太守。射坚后来在杨洪以后,转任蜀郡太守。

刘备去世后,姚伷在建兴元年(223年)担任广汉太守。

姚伷以后,张翼短暂地接任过几年广汉太守。张翼后来在射坚以后转任蜀郡太守了。

这中间,马齐先是做丞相掾,然后又任广汉太守,诸葛亮北伐时,他还兼着参军。后来专职做参军,诸葛亮死后,他升成了尚书。

诸葛亮北伐时,吕乂也曾为广汉太守,负责给计划亮转运粮草等。工作比较细致,因此,诸葛亮死后,吕乂被推荐转为蜀郡太守。

吕乂之后的广汉太守有可能是何祗,也可能是罗蒙,这二人应该是就在诸葛亮死后,分别担任过广汉太守。

何祗是诸葛亮亲自考察过的人,当过县令,汶山太守,广汉太守,犍为太守等。

罗蒙是罗宪之父,罗宪在蜀亡时,以2000兵力,据守巴东永安城,因为已经奉刘禅之诏要降魏,因此吴国来攻时,坚守不降吴,后来在西晋也是很有名的。

再后来直到蜀亡之时的广汉太守,可能是镡承,但镡承的经历以后续的情况未知。

广汉太守任职顺序:张存(213年-214年)→夏侯纂(214-216年)→邓芝(216年-220年)->射坚(220年-223年)->姚伷(223年-228年)->张翼(228年-230年)->吕乂(230年-234年)->何祗(234年-240年)->罗蒙(240年-250年)->镡承(240年-263年)

从广汉郡再次分出来的东广汉郡

东广汉郡是又把广汉郡东部的几个县分出来设立的郡,郡治在郪县,但是设置时间,说法不一。

《华阳国志》中记载是在蜀汉延熙中期(238至257)设置。《晋书.地理志》说是在蜀汉建兴二年(234年)立。

东广汉郡太守未找到相关的记录,仅发现习祯有过做南广汉太守的记录。《三国志集解》说南广汉太守就是东广汉太守。

也有人认为习祯做的应该是广汉太守,大约是在章武元年之前做的。此事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东广汉郡太守任职顺序:习祯;

犍(jian)为郡

犍为在成都南,现在的乐山,宜宾,资阳三市组成的三角区域内。峨嵋山就在此郡。犍为也的蜀郡挨着。

这个郡既不是国都,也不是战争区,也没有叛乱的记录,重点以发展农业为主,所以,名将担任郡守的情况比较少。

建安十八年(213年)赵云率军攻下此郡,也是早于蜀郡的攻取时间。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又从中划分出朱提郡,朱提郡后来归为南中的郡。

刘璋时,何彦英为犍为太守。刘备拿下拿下犍为郡后,何彦英辟为从事祭酒。

然后把同样是刘璋那边投降过来的李严任命为犍为太守。李严在任上,干得还是非常不错的,表现出其优秀治政能力: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因此,在法正等一干元老们都去世的情况下,刘备伐吴失败,想交待身后事时,李严成为诸葛亮之后排第二的托孤大臣,都督江州。

李严以后的犍为太守,是龚谌。

龚谌和他的三个儿子,在蜀国都是大官,他的三儿子龚衡,后来也做过犍为太守。

龚谌在太守位上时间比较短,有可能是病逝于任上。

王士从宕渠太守的任上,接任犍为太守,后来,诸葛亮要南征,把王士调任为益州太守,可惜的是王士刚到任后,正要配合诸葛亮南下,结果被蛮夷所害。

陈震短期担任过犍为太守,然后在诸葛亮南征时,入朝任尚书。

陈震以后,直到诸葛亮去世前,犍为太守为李邈。

李邈是益州派的代表。因为本土益州派长期被打压,在诸葛亮死(234年)后,第一个跳出来为益州派争权,他在诸葛亮大丧期间,对刘禅说,诸葛亮这样的人死了,我们应该庆祝。刘禅对此十分气愤,将李邈关进牢狱,并诛杀。这可是刘禅少有的杀大臣的记录,足见刘禅的气愤。

李邈之后谁接替的犍为太守,没有特别清晰的记录,应该是龚谌之子龚衡。

龚衡干了几年后,接替他的是从广汉太守调过来的何祗。

何祗在前面说过,诸葛亮亲自考察过,觉得很有真才实学,后来一路上升,但是奇怪的是,别人是从广汉太守升蜀郡太守,他是从广汉太守到犍为太守,这中间有一定的可能是得罪了某些领导。何祗后来一直在任上干到去世,接替他的是蜀国最后一任犍为太守王离。

后人给王离的评价是,治理百姓有很好的成绩,虽然聪明不如前太守何祗,但文采却超过他很多。

犍为太守任职顺序:李严(213年-223年)→龚谌(223年-224年)->王士(224年-225年)->陈震(225年-225年)->李邈(225年-234年)->龚衡(247年-250年)->何祗(250年-255年)->王离(255年-263年)

地处大雪山的汶山郡

汶山,位于蜀郡以西,高山雪山为主,在成都能望见的西边雪山就有此地。当年更是气候异常,冬天都不适合居住。

汶山郡之前或立或废,变化很多。不立的时侯,一般就是蜀郡的一部分。

刘备称帝的时侯,把汶山郡重新独立了出来,汶山郡的郡治就是现在的汶川县(08年大地震的中心,默哀)。

汶山一带多为雪山,当时也是和南中各郡类似,有很多少数民族的部落,不是很太平,所以,汶山郡的郡守就多为武将。

汶山郡刚独立出来的时侯,跟着先主从荆州来到蜀地的陈震做第一任太守。后来刘备去世,诸葛亮主政,陈震转任犍为,再后来,225年,陈震入朝拜尚书。

陈震之后,诸葛亮考察并认可的何祗,经过县令的历练,提拨上来当了汶山太守。

何祗后来转任广汉太守。

史书记录,231年左右,汶山羌人趁诸葛亮北伐,有叛乱,张嶷曾带兵征服。

蜀汉的中后期,是王嗣担任汶山太守,王嗣是武将,他还担任着西安围督,安远将军的职责。

史书记载王嗣为人笃厚忠实,对羌胡各部施以恩信,使许多桀恶不驯的部落归附于蜀汉,安定了蜀汉北境。大将军姜维每次出兵北征,羌、胡各部落都会提供马、牛、羊毡及军粮等物资,对蜀汉大有帮助。

到了蜀汉的末期几年,王嗣跟着姜维北伐,为流矢所伤,数月后去世。

王嗣以后的汶山太守,无记录。

汶山太守任职顺序:陈震(220年-225年)→何祗(225年-234年)->王嗣(238年-257年)->未知(257年-263年)

汉嘉郡

汉嘉郡在蜀郡的西南,最初也是蜀郡的一部分。

刘备称帝时拆分蜀郡,分出了汶山郡和汉嘉郡,治汉嘉县(今四川芦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雅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等市县区。

汉嘉第一任太守是黄元,黄元出身于哪里不清楚,估计是以前益州刘璋的旧部,刘备为了安抚益州旧部而安排的太守。

但是黄元对刘备却不服。于是223年刘备,在听到刘备夷陵兵败,并且病倒在白帝城时,黄元举兵反抗了。

223年二月,诸葛亮去永安领托孤重任。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蜀郡西南,现在的四川邛崃市临邛镇)。

幸好这时杨洪在刘禅身边,他及时的派遣将军陈笏讨黄元,元军败,顺流下江,想逃往吴国,但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被处斩。。

汉嘉郡太守后来无记录。有可能后来这个郡撤掉了重新划归了蜀郡。但是无相关的记录。

汉嘉郡后来有一条记录是关于杨仪的。诸葛亮死后,杨仪虽然在和魏延的斗争中胜利。但是却发现,诸葛亮早已安排了蒋琬。他一生气,就开始乱说话。最后被其他人弹劾,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后来继续乱说被抓下狱,自杀了。

说明,至少在诸葛亮死后的几年内,即235年以前,这个郡肯定是存在的。

汉嘉太守任职顺序:黄元(221年-223年)->后无

江阳郡

江阳郡在巴郡和犍为郡中间,现在的泸州市范围。

江阳郡最初是犍为郡的一部分,刘璋时期觉得有犍为郡太大,于是分出了江阳郡,在刘璋时期,程畿任江阳郡太守。

213年赵云率军所攻取,刘备定蜀之后,程畿成了刘备的参谋人员。

刘邕任第一任江阳太守。

刘邕和魏延、郝普是老乡,是随刘备入蜀的人员之一。后来的刘邕转向了军队发展,历任监军、镇南将军等职。

中间,彭羕曾被刘备要安排去做江阳太守,但估计未成行。

彭羕一个益州本地人士,刘备任命为治州从事,他就表现的很轻狂,诸葛亮没看上他,和刘备说这个人不可靠,刘备也准备考察他一下,于是就安排他做江阳太守,到地方上去考察一下。

但是彭羕就不乐意,于是跑到马超家里,和马超说牢骚话,和马超说,你在外,我在内,不就可以成事了吗?

马超年轻时风光无限,一度也还是诸侯,但现在委身蜀汉,自己的家人也在多年的折腾中死的没剩几个了,现在跟着自己在蜀汉的,也就是弟弟马岱和一个女儿了。他还那有什么其他的心?

马超一听彭羕可吓坏了,想想当年的韩信,这话要是让别人知道了,那不就完了。

马超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彭羕的话,报告给了刘备。

彭羕于是被抓,然后被处死。

刘邕转军职后的江阳太守无记录,

到了蜀汉中后期,王山担任过江阳太守,王山是王连之子,王连在诸葛亮南征时是丞相长使。

王山任了多长时间太守,以及他前边,后边都有谁任太守。史书无记录。

江阳太守任职顺序:刘邕(221年-223年)->彭羕(刘备准备让他去做,但未成行)->王山(235年-?)

注:以上任职时间,因为缺少具体的记录,是整理现有的人物历史记录大致推测的,可能有不准,欢迎指正。其他的郡守的的时间线同理。

上一篇: 隆科多初恋不是德妃(隆科多原配被爱妾四儿做成人彘死状凄惨)
下一篇: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都在这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