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念同志官至国家元首,如果1955年参与授衔应该授什么军衔?
李先念简介
青年李先念
李先念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由于在1955年授衔时他已离开军队,因此与元帅和大将军衔失之交臂。他是军史上最被低估的人物之一,人们把注意的焦点都集中在十大元帅和战神粟裕等人身上时,却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位后来成为国家主席的高级将领。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李先念参加授衔,必是大将无疑!据说这是当年已经内定好的事,而且,八十年代后,小平同志主导的人民军队36位军事家的评选中,李先念的排名很高,在他前面的除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十大元帅外,只有叶挺和杨尚昆,排名甚至高于粟裕为首的十位大将。
李先念在红军时期就是著名的战将,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在悲壮惨烈的西进中,西路军全军覆没,徐向前只身逃回延安,只有李先念率300勇士到达了新疆;抗日战争中的李先念又是新四军名将,曾在江淮战场与日伪周旋,和粟裕、张云逸等职位不相上下;解放战争中是中原野战军的支柱之一,“中原”突围的主角,刘邓大军最可依靠的大将!
建国后,李先念转入地方,任国务院副总理和财政部长,主管共和国财政工作多年,是新中国财政工作的奠基人;七十年代,李先念和叶剑英一道全力辅助周恩来总理,成为动乱年代的擎天一柱;八十年代后,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和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共和国走上了正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业。
李先念是著名的“中共八老”之一,1983年,74岁的李先念当选国家主席,成为新中国的国家元首。
李先念和邓小平、陈云
李先念参加革命不能算很早,比起将帅中的其他人如贺龙、刘伯承、陈毅、叶挺、叶剑英等,他的资源相对较浅,像贺龙和刘伯承当时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的中将军长了,李先念才是个18岁的追风少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是在那个风雨如磐的1927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1927年本来是北伐军高歌猛进的一年,仅仅半年时间,北伐军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中国最大的三大军阀中,北伐军已经打倒了两个。号称“五省联帅”的直系军阀后起之秀孙传芳、直系军阀中最会打仗的“当代关公”吴佩孚都被北伐军的铁拳打得分崩离析一溃千里。
北伐军的节节胜利离不开国共精诚合作,离不开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无私帮助,但在关键时刻,一贯以国民党左派面目示人的蒋介石和汪精卫撕下了伪善的面纱,对共产党挥起屠刀。在1927年春夏之间,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变成血与火的世界,共产党人被逼上了绝境。
也是在这一年,共产党人决定拿起枪杆子回击国民党,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叶挺、贺龙、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1927年11月,年仅18岁的李先念在家乡参与和领导了黄麻起义(黄安、麻城和黄陂三地),创建了鄂豫边苏区。鄂豫边后来成为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起义军队后来则被编入三大主力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12月,李先念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邓小平和李先念
李先念出身贫苦,但还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因此得以念过一段时间私塾,不过很快,他就得靠自己的双手挣饭吃,靠干杂活维持生活,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木工,被人称为“小李木匠”。
艰难的历程培养了李先念坚韧而乐观的性格,参加革命后,年轻的李先念表现极为突出,不到20岁就成为县委书记和县苏维埃主席——而现在的年轻人在这个年龄还只是大二大三的学生!
22岁时,李先念成为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政委,次年,升任十一师政委。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进行战略转移、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李先念指挥军队跋山涉水,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自己却身负重伤,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同年12月,李先念被任命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成为红四方面军的核心将领。
1933年7月,李先念被任命为第三十军政委;11月,在著名的反六路围攻中,李先念配合红四方面军的正副总指挥徐向前和王树声与敌血战,与占绝对优势的20多万敌军周旋十个月,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徐向前被认为是红军时期表现最为突出的战神级别的军事将领,但在徐向前耀眼璀璨的光环背后,还有李先念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
1936年10月,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最终落脚陕北延安,举世闻名的长征胜利结束。11月11日,三支已经渡河向西的红军队伍组成西路军,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西路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李先念任政委的“老部队”红三十军也是西渡黄河的三支主力的组成部分,他本人也是军政委员会11名委员之一。
李先念与聂荣臻元帅
渡河的西路军面对的是中国最野蛮最疯狂也是最没人性的地方军阀“青马”,马步芳的骑兵大刀长枪来去倏忽,战斗力极强。在优势敌人的疯狂围剿之下,西路军最后极为惨烈悲壮地失败了,两万多坚强的红军战斗喋血大西北戈壁。三支主力军的军长中,只有一个程世才活了下来,长征时就已经是红军勇将的董振堂军长死状极惨,头颅被马步芳砍了下来,挂起来示众!
西路军已经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时,军政委员会召开了“石窝会议”,决定徐向前等回延安汇报情况,其余人马在李先念的统一指挥下继续坚持战斗。
连番血战后,李先念率仅存的西路军战士经四十七天的极为艰难的跋涉,远涉一千五百多公里,从河西走廊经星星峡隘口终于进入新疆,后来辗转到了新疆省会迪化(乌鲁木齐)。这时,整个西路军仅剩三百多人!
后来李先念回到延安后,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受西路军一事的影响,他被安排到八路军129师去当一个营长,连降六级。129师是以原红四方面军为班底的八路军主力,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就是李先念的老上级、老战友徐向前。
后方政治部主任谭政就这次降职找李先念谈话,希望他不要有思想压力。李先念却毫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他对大家说:“管他呢,就是一撸到底,叫我去当伙夫、马夫,也要在我们党和部队里干下去。”
这事最后被毛泽东知道了,深为李先念鸣不平的毛泽东进行了干预,毛泽东对李先念深为了解,对他在西路军中的表现也很清楚,他给李先念的评价是:“李先念是将军不下马的。”最终,李先念被任命为中共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军事部长。
李先念和叶剑英元帅
1939年11月,李先念出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他整合了河南、安徽、湖北交界地带的抗日武装力量,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一划时代的变化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1940年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政委项英遇害。刘少奇和陈毅受命重建新四军军部,李先念于1941年2月任新四军第5师师长兼政委,在陈毅的领导下,李先念和粟裕、张云逸、黄克诚的与敌展开浴血奋战。他曾发起侏儒山战役,此战一举歼灭日伪军5200余人,威逼武汉三镇,使敌极为震惊。
抗日战争期间,李先念的军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他的改正,拥有正规军5万余人民兵武装力量30余万,歼敌4.3万余人,根据地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1300多万!
抗日战争胜利后,鉴于国民党在各条战线发动了疯狂攻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设立中原军区。中原军区是当时的六大军区之一,以新四军第五师为班底,改编和吸收了八路军南下支队、河南军区部队与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李先念在关键时刻,接受中央任命,出任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6年夏,国民党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李先念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率部进行著名的“中原突围”。他带领部下一万五千人,出其不意越过平汉铁路,赶在敌人三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合拢之前跳了出来,进入了苍茫的伏牛山区。
“中原突围”是人民军队战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标志着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或者说解放战争史是从“中原突围”开始的。
1947年5月,李先念任中原局第二副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原局第一书记是邓小平,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是刘伯承。半年之后,他率军抵达河南光山,和刘邓会师,正式成为刘邓大军的组成部分。
李先念和杨尚昆
1949年5月,李先念回到湖北家乡,任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是不折不扣的家乡第一父母官。
全国解放以后,李先念兼任武汉市委书记和市长,任中南局副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9月,李先念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协助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陈云等领导经济建设。
据说,当李先念得知自己即将出任新中国的财政部长时,有点发蒙,因为尽管他有着军政多方面的能力,但对于经济、财政和金融,他了解的并不多。他把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笑道:“越是不懂,才越让你当。”李先念就这样硬着头皮当了新中国的财神爷——这就是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他让不会游泳的萧劲光当海军司令,让晕机严重的刘亚楼当空军司令,都是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结果。但不管是萧劲光、刘亚楼还是李先念,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了极强的才干——这就是毛泽东!
李先念和老上级徐向前
1955年,中央军委向对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授予军衔,其中朱德、彭德怀等十人荣获元帅军衔,这在中国军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大事,十大元帅也因此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传奇。
十大元帅之后就是十位大将。和元帅军衔一样,大将军衔在我军历史上,就授过一次,除了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的这十位将军外,再无人获此殊荣!
按照规定,大将有极其严格的入门标准。我们可以对照这些标准来看一下李先念是否能够获评大将军衔。
第一,必须是重要起义的领导者或参加者。这些起义,除了传统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外,还有黄麻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这方面李先念没有任何问题,他是黄麻起义的重要参加者。
第二,必须是重要苏区的创建者。如著名的以赣南、闽西为主体的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湘鄂西苏区、湘赣苏区等。李先念早在18岁时就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参与创建了鄂豫边苏区。
第三,必须是主要红军部队的创建者。包括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陕北红军以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等。李先念创建的鄂豫边苏区队伍,后来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西路军极少数幸存的军政委员会和军长级别高级将领之一。
第四,必须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及主要抗日武装的领导人(含新四军)。包括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下属的各旅旅长以及新四军副军长及各师师长。作为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这一条也没有任何问题。
第五,必须是解放战争时期各大战略区部队领导人。如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晋绥等战略军区的主要领导人。李先念是中原军区首任司令员,又是后来新的中原军区的第二副司令员,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第六,必须是全国解放后授衔前的总部主要领导人,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训练总监部、总军械部——这是李先念唯一不符合要求之处,因为1955年授衔前后,他已经转入地方,主要精力不放在军队了。
李先念和毛泽东
前文是从“标准”的角度进行比对,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下他授大将军衔的可能性:那就是同一时间段内人的比较上,看看获评大将军衔的其他人和李先念比起来,李先念是否具备评选资格。
三大起义的“建军大业”阶段,李先念参与了黄麻起义,创建鄂豫边苏区,也算是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从而也是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第一大将粟裕和最乐观的大将陈赓都参加了南昌起义,陈赓是营长,粟裕才是个班长,许光达没赶上,参加了秋收起义的谭政是营文书,徐海东和王树声和李先念一样参加了黄麻起义,是分队长类的较基层的干部,粟裕和黄克诚参加了贺龙领导的桑植起义。这一阶段职务最高的大将是张云逸,任百色起义后的红军第七军军长。
由此可见,从人民军队建军阶段起,李先念的资格和职位在十位大将中就相对比较突出,比大部分人更资深,作用也更重要,甚至比起一些元帅如林彪都高。
红军时期和长征期间,李先念先后任团政委、师政委和军政委,并进入红四方面军军政委员会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成为红军三大主力中实力最强的军队的核心领导人员。同一时期,粟裕是红十军团参谋长,之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没有参加长征;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不在红军三大主力当中,单独长征,徐任军长;黄克诚在长征中官至师政委,但因为性格耿直,职务一降再降,直到成为科长甚至普通士兵;陈赓在长征中是非常重要的干部团团长,负责保卫党中央;谭政是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萧劲光是红三军团参谋长;张云逸是红八军团参谋长和中革军委副参谋长;罗瑞卿是红军先遣队参谋长和政治保卫局局长;王树声职位最高,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相当于红一方面军的彭德怀和红二方面军的萧克;许光达没有参加长征,他因伤出国,在苏联养伤。
红军期间和长征期间的资历和作用来看,李先念和获评大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们比,也丝毫不占下风。
李先念
进入抗战时期后,李先念的主要职务是新四军师长。新四军中共有七大师长,除了牺牲的彭雪枫和因转入地方而未授衔的将领外,其余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全是大将;徐海东曾任八路军旅长又任新四军师级干部,一般认为,八路军和旅长和新四军的师长平级,都是大将军衔;黄克诚的情况和徐海东类似,都是八路军的旅级和新四军的师级;陈赓是八路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129师386旅旅长;谭政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军委政治部副主任,是政工大将的代表,这和罗荣桓的政工元帅很类似;萧劲光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司令是贺龙;张云逸的资格老,职务也高,是新四军副军长,陈毅不在时,是陈老总的替代者,级别地位类似八路军的副师长;罗瑞聊是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王树声是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和代司令,后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刘伯承;许光达从苏联回国后任八路军120师独2旅旅长。
在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任中原军区首任司令员,发起中原突围,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来战略决战时,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只要看看司令员刘伯承和第一副司令员陈毅的分量,就知道这个第二副司令员至少也应该是个大将人选。
同一时期,十位大将又在干什么呢?
粟裕开始了他最高光的表演,表现逆天,任华野代司令员,战功无人可比;萧劲光在林彪手下,是东野兵团司令员;黄克诚也在东野军中,是兵团级的领导,任2兵团政委;政工大将谭政任东野政治部主任;资格很老的张云逸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陈赓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也是兵团级;罗瑞卿活跃在政治保卫战线,但也有重要军职,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政委,第十九兵团政委;许光达隶属一野,第二兵团司令员;徐海东的情况比较特殊,解放战争中基本没有上过战争,一直在养病。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先念同时期和其他十大将的横向比较,就会发现,比起获评大将的高级将领们,李先念的资格、职务和贡献丝毫不差。
李先念为西路军题字
1955年,全军大授衔,高风亮节让衔者有之,性格直爽要衔者有之,甚至还有军衔不满意而不吃不喝双泪长流的,毛泽东戏称之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据说,在事先拟定的高级将领的军衔明细中,毛泽东为大元帅,周恩来和邓小平为元帅,李先念等人为大将。但毛泽东不要这个大元帅军衔,他说:“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多不方便呀!”
毛主席做了表率,于是一个新的原则制定了:凡是已经离开军队、转入地方的高级将领,原则上不参加授衔。就这样,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元帅军衔,李先念和邓子恢、张鼎丞以及谭震林的大将军衔,也就不再评了。
所以,李先念未能获评大将军衔,和能力、资格、影响、贡献、职务都没有关系,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已经转入地方,主要精力已经不在军队了——这一点,和另外一位具备大将资格但未获评大将、后来也官至国家主席的杨尚昆非常类似。
李先念虽然以百战之身未能得到任何军衔,但这并不遗憾,因为他有一项荣誉是任何元帅和大将都不曾具备的,那就是在1983年6月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国家主席,成为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其实,早在上年的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李先念就进入党的最高决策层,当选政治局常委,成为正国级;1988年4月卸任国家主席后,他又继续当选政协全国主席——这也是一个正国级职位。
1992年6月21日22时36分,这位不是大将的大将病逝北京,享年83岁。
李先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