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际物质
NASA官网前几日公布一个发现,行星际物质,一颗特殊方式运行的未知天体,很可能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物质,并命名为A/2017U1。
行星际物质(行星际物质的定义)
NASA描绘的未知天体轨道
NASA数据表示,该天体直径约400米,以25.5千米每秒(第三宇宙速度为16.7千米每秒)的超高速度进入太阳系,而且运行轨道面几乎和黄道面垂直,该天体9月2日在水星轨道内穿过黄道面,9月9日达到太阳最近点,然后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划出完美弧形,于10月14日通过我们地球轨道,离地球最近距离为2400万千米,约地月距离的60倍,该天体划过太阳系后形成弹弓效应,最终被加速到44千米每秒,然后离开太阳系,朝着人马座方向飞去。
未知天体完整轨道
NASA经过一个月的跟踪,行星际物质,描绘测算了该天体的整个运动轨迹,发现该天体来自天琴座(Lyra)方向,根据运动轨迹的推算,行星际物质,很可能不是我们太阳系的天体。
行星际物质的定义
对太阳系中星际物体的探测有人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太阳系中有多少是由外来物质构成的?新的研究发现,答案是……根本不重要。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两颗星际访客:2017年难以分类的“Oumuamua”,以及不久之后刚刚形成的“Borisov”彗星。这两个天体在太阳系中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只有几年,而它们在恒星之间荒凉的星际空间中航行了数万年。
它们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穿越银河系的星际物体数量的猜测。如果不需要的碎片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那么这个数字可能很容易达到数百万亿(如果没有更多的话)。这种想法——可能有无数的微小物体围绕银河系旋转——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太阳系最初有多少是在这里形成的,又有多少是被太空垃圾捕获的?
行星际物质是什么意思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其中碳、氧原子核是恒星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初粒子,而硼原子核主要是碳、氧原子核在传播过程中和星际物质碰撞后产生的次级粒子。在前六年观测中,“悟空”共记录了超过350万个碳、氧、硼原子核数据,科研人员据此精确绘制出0.01TeV/n到5.6TeV/n(1TeV/n=1万亿电子伏特/核子)能段宇宙射线硼/碳比和硼/氧比的精确能谱。在大约0.1TeV/n处,能谱出现了明显不同于理论预期的拐折。
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介绍,这是“悟空”首次对宇宙射线中的次级/原初粒子比例进行精确测量。在1TeV/n以上能段,“悟空”绘出的能谱精度最高,并且“看”到了不同于预期的能谱结构,行星际物质,这意味着经典宇宙射线传播模型或需进一步修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