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精通《尚书》,被汉文帝任命为太子舍人,他经常和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讨论削弱诸侯国的事,被太子引为“智囊”。晁错为官时,经常向汉文帝上书削弱诸侯力量,但汉文帝不予理睬,不过因其才干卓越,任命其为中大夫。当时太子对晁错言听计从,所以袁盎等功勋之臣对晁错极为不满。
影视作品中的汉景帝和晁错
汉文帝时候,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任命晁错为内史,成为汉景帝最为宠幸的大臣。此时,西汉的中央政权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很多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的同姓王。这些诸侯王久居封地,权力欲望不受限制,对朝廷政令不闻不问,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比如,吴王刘濞就是骄横跋扈,他仗着封地靠海,私自煮海造盐、采铜铸钱,跟皇帝一样富有,俨然成了一个国中之国。晁错早就看出封封诸侯的弊端,于是他进言汉景帝,主张削藩,巩固西汉的中央集权。汉文帝觉得晁错心系汉朝江山,且诸侯国尾大不掉,晁错言之凿凿,决心削减诸侯封地。之后,晁错多次揭发诸侯们的罪过,然后慢慢地将他们的封地一点一点地削掉。封地是诸侯的命根子,一下子被削掉那么多,骄横惯了的诸侯们都把晁错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晁错的父亲听闻消息后,急匆匆地从颍川赶来,告诫儿子说:“你作为新皇的近臣,应该用心辅佐皇帝,不要削地撤藩,人家毕竟是骨肉血亲,将来撤藩不成,你不就成为众矢之的了嘛!”晁错说:“作为陛下的下臣,我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天子的尊严和权威,巩固汉室的基业,如若不削地撤藩,天下就会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可是老父亲还是不死心,又说道:“你这样做,汉朝的天下虽然稳定了,但是我们晁家将大祸临头,我老了,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遭遇祸事。”晁错父亲知道劝阻不成,回到家就服毒自杀了。
晁错削藩(晁错削藩主要内容)
影视作品中晁错被腰斩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扇动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袁盎等原先嫉妒晁错的人趁机宣称诸侯叛乱,国家分裂的始作俑者是晁错,他们纷纷劝说汉景帝斩杀晁错,赦免诸侯罪过,恢复诸侯封地,以安诸侯之心。汉景帝六神无主,但还是相信了这些话,下令腰斩晁错,晁错就糊里糊涂地穿着官服被腰斩于刑场。
影视作品中的周亚夫
汉景帝杀了晁错后,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此时,七国兵锋正盛,吴王刘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去了很多城池。他听说要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却不以为然。汉军将军邓公回朝汇报战况,汉景帝问道:“卿从前线归来,晁错已死,诸侯叛军是否撤军?”邓公气愤的说:“吴王刘濞为了反叛,暗中都准备几十年了,这次因为削地撤藩而起兵,名义上是为了杀晁错,实际上是为了发兵反叛,祸乱天下!今天陛下杀了晁错,恐怕以后无人敢替朝廷出主意了。”汉景帝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但诸侯叛乱已成定局,怀柔的办法失效,于是他任命能征善战的周亚夫为大将军,举兵抵抗诸侯叛军,周亚夫通过战局分析,决定佯装正面对抗,派出轻骑兵抄了叛军后路,截了他们的粮道。诸侯叛军没了粮草,自己先乱了起来,没过多久,七国之乱就平定了。从此以后诸侯的势力大大受损,西汉的中央集权得以稳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