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汗国建立后,就不断对西夏、金国发动进攻,直到完全占据了北方地区。在战争时期,蒙古在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当蒙古占据北方后,又试图转变自己的身份,以建立对华北行之有效的统治。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治国理念开始发生转变,其内部也逐渐走向了分裂。这个转变的过程一直持续到1271年元朝的建立,才标志着蒙古正式演变为中国的正统王朝。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漠北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此后,他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世仇的金国。但当时金国尚有实力,铁木真一方面继续对金国称臣纳贡,另一方面对西夏开战,试图消灭金国的盟国。早在1205年,蒙古就开始侵扰西夏。1207年,铁木真再次侵扰西夏,蒙古铁骑在西夏各地劫掠而还。
伊儿汗国
经过两次的试探,蒙古摸清了西夏的实力。1209年,铁木真对西夏发动第三次进攻。这一次,蒙古大军长驱直入,攻破西夏防线后围攻银川,以黄河灌城。危机时刻,西夏向金求援,金国却作壁上观。最终,西夏屈服,向蒙古称臣,并答应对金作战。
1208年,金章宗去世,铁木真开始拒绝对金称臣。1211年,西夏已经臣服,于是铁木真誓师伐金,蒙金战争爆发。铁木真对金的战争政策是以破坏为主,不占据城池,而是在华北屠杀百姓、抢掠财产、毁灭耕地、焚烧粮食。他们秋来春去,导致黄河以北“赤地千里,人烟断绝”。
1214年,金国被迫迁都开封。随后,辽东的契丹人耶律留哥发动起义,投降于蒙古,建立了“东辽”政权。金国派遣大军征讨,遭遇失败,其主将蒲鲜万奴以叛乱了,在东北自立为王,投靠于蒙古,建立了“东夏”政权。如此,金国东北全境沦陷。此后的金国就只能苟延残喘了。
后期金国
1216年,铁木真认为金国已经大势已去,于是让名将木华黎总览灭金战争,自己则带领主力西征。木华黎的军队主要由各部抽调的部队混合而成,一共13000人,加上契丹、汉军,一共有几万人。这时候正是金国反攻的机会,然而金国四处起义,无暇北顾。
木华黎经略华北期间,蒙古的政策开始发生转变。一是开始扶持代理人。当时,金国境内的起义军、官员开始大量投降于蒙古,木华黎则授予其官职,于是一些契丹人、汉人开始进入了蒙古的统治阵营中。二是改变单纯的杀戮政策,开始恢复重建北方秩序。
木华黎在攻陷太原后,竟“招民耕稼,为久驻之基”。在刘世英、史天倪等汉臣的建下,木华黎下令“敢有剽虏者,以军法从事”。木华黎经略华北,正是蒙古内部阵营分化的开端。
铁木真西征后,回到大漠,开始主持灭夏金大事。当时木华黎去世,其子孛鲁袭爵,领军继续征金。铁木真曾说“要是木华黎在世,我就用不着来此督战了。”1224年,蒙古对西夏发动总攻,蒙古军在其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活动,对西北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直到1227年,西夏灭亡。还好的是铁木真也在当年去世,北方的大屠杀活动终于可以结束了。
窝阔台
1229年,窝阔台被推举为大汗,蒙古帝国进入了一个过渡时期。1230年,窝阔台对金国发动了总攻;1232年,三峰山之战爆发,金国主力部队覆灭,不久开封沦陷,金国名存实亡。1234年,蒙古军和宋军攻克蔡州,金哀宗自杀,金国正式灭亡。从此,整个北方地区都纳入到了蒙古的统治范围之内。
随着蒙古入主中原,蒙古对中原的政策也必须从过去的征服政策转为安定政策。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耶律楚材了,他是一位汉化的契丹人,得到了铁木真和窝阔台的欣赏。他他拯救了无数生灵,并成为了蒙元帝国典章制度的奠基人,在蒙古转型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耶律楚材雕像
蒙古灭金后,有人建议尽去汉人,将华北变成牧地,耶律楚材坚决反对,得到了窝阔台的赏识,开始总览华北税务。窝阔台在华北进行了户籍统计,耶律楚材则仿照唐朝租庸调制制定了税收制度。为了恢复经济,耶律楚材在税收上一律从宽,元朝的以宽治国很大程度上是对耶律楚材政策的继承。
耶律楚材还为蒙古制定朝仪,设置首都,修建驿站,改革官制,使得蒙古的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他将中原的制度引入蒙古,建立了中书省等汉官制度,奠定了蒙元帝国的政治框架。在中原汉地,他推行“以儒治国”,重用汉族士人,重建重用教育体系,整理图书文献。1238年,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蒙古首次开科取士,一次性录取了4030人。如此多的汉族士人进入了蒙古官僚系统,更快地推动了蒙古的转型,这些汉臣后来大多被忽必烈所用。后世将耶律楚材奉为“用夏变夷,辅仁胜杀”的典范。
与此同时,窝阔台在燕京设置行尚书省来总览汉地的军事、刑法、财政等事务,于是燕京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与大漠的汗庭互为表里。燕京朝廷统治的区域为汉地,统治基础为汉民,所用人员多为汉臣,制度也多为汉家的。如此,时间一长,蒙古帝国内部必然会分裂,这是大势所趋。
1244年,耶律楚材去世,倾国悲哀,蒙古人也好,汉人也好,都哭成一片。窝阔台时代,蒙古在北方的政策总体是沿着转型前进,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41年,窝阔台去世。此后的蒙古帝国内部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斗争,此期间,拔都在东欧建立了金帐汗国,是蒙古分裂的开始。1246年,贵由成为大汗,准备西征拔都,不过在途中去世。1251年,托雷系的蒙哥取得汗位,他用武力洗劫了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在西域中亚设置行省,力图加强中央集权。然而,窝阔台最终还是无法阻碍蒙古帝国的继续分裂。
蒙哥
蒙哥铲除其他派系的子弟,将帝国分给自己的弟弟来控制。在中原,他让忽必烈总览漠南汉地事务;在西方,则试图将事情交给旭烈兀;他的小弟弟则镇守漠北,这实际上就是对铁木真分封制度的继承。
忽必烈从小就喜欢汉儒文化,早在1242年,他就邀请燕京的佛学大师到漠北论道,许多跟随的汉人就此投入忽必烈帐下。例如大同人赵璧,通晓蒙文汉语,给忽必烈讲解四书五经,并翻译了许多儒家经典,传授于蒙古子弟。和他一样围绕在忽必烈身边的汉族士人还有僧人子聪,儒生张德辉、张文谦,理学家姚枢、窦默等。1252年,在张德辉和元好问的提议下,忽必烈接受了“儒教大宗师”的尊号,成为儒学的护道者。
忽必烈
此后,北方大量的儒生投入忽必烈帐下,他们成为了忽必烈的幕僚。忽必烈也重视儒学建设,大规模修缮孔庙。在政治上,忽必烈也重用这些汉臣,使得北方的经济得到了初步的恢复,甚至出现了“河南大治”的大好局面。当然,忽必烈推崇汉制,也就和蒙古旧贵族产生了矛盾。1257年,蒙哥解除了忽必烈的职务,罢黜了大量的汉官。
不久,蒙哥对南宋发动了战争,而负责进攻长江中下游的东路大军却无功而返。这时候,蒙哥才重新启用忽必烈,使之担任东路大军主帅,也就是这次启用改变了历史。1259年,蒙哥带领西路大军进攻钓鱼城,最终死于城下。
蒙哥去世后,其幼弟阿里不哥在漠北监国,试图召开忽里台大会,成为新一代大汗,他已经得到了很多蒙古贵族的支持。忽必烈也立即返回燕京,于1260年初在开平抢先召开忽里台大会,成为了大汗。他又在汉臣的建议下对蒙古几十年以来的政策进行了公开检讨,宣布要建立新的秩序。于是,忽必烈仿照中原制度,以“中统”作为年号,正式继承中原的大统。
随后,政权建设立即启动,燕京行省经过改造成为了中书省,成为了帝国的中心,大批的汉人进入了帝国的最高层。即使在军队中,汉军也成为了帝国的支柱军队。忽必烈推行汉法,并将金世宗作为楷模,励精图治。
忽必烈以汉人为后盾,和阿里不哥进行了战争,最终于1264年击败了阿里不哥。随后,草原诸王约定在1267年召开忽里台大会,重新选定大汗。然而蒙哥去世后,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就逐渐建立起来,蒙古走向分裂,原定的忽里台大会也就无法进行了。1271年,忽必烈就直接在燕京称帝,建立了元朝,标志着蒙元帝国最终转化为了中原王朝。
元朝和四大汗国
从木华黎经略华北到忽必烈称帝,蒙古人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实现了自己身份转化。在蒙古初期的战争中,北方遭遇到了大破坏,金国境内的户籍人口从5300万下降到了1000多万,可以说生灵涂炭。从耶律楚材治理华北以来,北方终于安定下来,经济才开始恢复。任何一个王朝、国家的转型都是困难的,甚至伴随着大规模的流血。尽管如此,蒙元帝国的转型依然是值得肯定的,它将破坏了旧的东亚秩序,囊括宇内,为中国奠定了大一统的疆域规模,这又是大灾大难后的新曙光。而蒙古转变自己的角色,也是在适应时代的变化,力求得到民心的支持,这就是人民群众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走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