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的顶尖人才,身负三个国家五个院士的头衔,毕业之后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可就在美国人窃喜的时候,他却为中国带回了二十多名博士,他就是高华健。一个忍辱负重,苦心孤诣的科学家。投奔美国,遭受国人唾骂的时候,未曾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可就在多年后,他却为中国带回了二十多位博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他又为何会放弃生他养他的祖国转投美国?带上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科学家——高华健。在话题开始之前,还没有关注之瞳历史的朋友们,记得关注我们喔,这样就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内容,在此感谢您的关注。
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是谁)
其实,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通常和这个国家的人才是息息相关的,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往往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所以说科技发展在一个国家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只有中国前面没有带“古”字,其他三大古国可能已经流逝在文明的长河之中,但中国依旧存在,还将越来越好。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中国如今可以说是拨开云雾见月明了。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阳光下的掠夺,那么大战结束之后科技的发展就是阴影下的对抗,如今大家在明面上都在努力发展经济,但是背地里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却从未停止。而在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之后,人们也就意识到想要让国家得到更先进的技术支持,想让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创新!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接受新的事物、才能让我们的想法和储备的知识更加的先进!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君子六艺,足以见得古人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从春秋战国群雄并起年间,齐桓公开办稷下学宫,就是最早的高等学府和科学院。以此为学术中心,开展学术讨论先河,为后世的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景象打下基础。从古至今,人才一直是各代领导人关注的重点。而在现如今的社会同样如此,掌握科技的专业人才就成了各国哄抢的对象,所以我国为了得到这些人才,不惜花重金去聘请,并且对于那些国外来到我们国家的人才我们也是举双手欢迎的,但是既然我们可以聘请他国高科技人才,他国就也可以从我国挖人。因为他们觉得去他国得到的发展会更好,便毅然决然地抛弃自己的祖国投入他国的怀抱。一般情况下这种人都会遭到国人的唾弃、谩骂,觉得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但是如果我们看了高华健的生平,就知道他问心无愧!
一批批远赴重洋的科学家纷纷回国,为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注入新的科技力量,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中国的科技实力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回国,他们可能是因为向往国外的纸醉金迷,也可能是因为向往国外的发展前景与科研环境,他们宁愿留在国外承受国人的唾弃,也不愿回归自己的祖国,为国家效力。但他们其中有这样一个人,虽身在美国但却心系祖国,因为他的学科在当时的中国无法大展拳脚更甚至可能无法再有进展,他选择留在了美国,但他却在承受着国人的谩骂时,将二十多名科研博士送回了国。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高华健。
上世纪六十年代,高华健出生于四川成都,是名副其实的寒门学子,生活在那个穷苦的年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他唯一的梦想。从小学开始他跟其他的孩子就不一样,在别人上课开小差下课嬉戏打闹的时候,他却在努力地学习,以超强的意志力和傲人的天赋不断地汲取着知识。即使是晚上放了学要回家干农活,也丝毫不能成为他学习的阻碍。正所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华健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即使在中国的特殊时期,他也依旧在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一九七八年的时候,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当年年仅十五岁的高华健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当时的中国为了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少年班,而高华健能以这样的年龄段考上大学足以看出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天赋。对于高华健来说年少成名所带来的压力是无法估量的,学校的期盼、老师的骄傲、父母的自豪,这些都是年少成名所要背负的。所以,即使他上了大学也未曾放松过学习,这些年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尽自己一份心力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就在一九八二年的时候,他终于大学毕业,但是没多久他就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前往美国,他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好地研究环境,留在中国可以更好地为祖国尽力,就在他百般权衡之下他选择了前往美国求学。
远赴重洋求学的高华健也并没有就此懈怠,他的天赋和实力得到的充分的体现,就在一九八四年的时候,年仅二十一岁的他硕士毕业,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而就在这期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天才之路到这里就完结了吗?显然并没有,在归国热潮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回国,是因为即使他已经修完博士学位,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学成。而且在当时中国的发展的确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固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几乎为零,在当时他研究的纳米技术在中国根本就很少有人了解,能够达到微米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回国的话不仅不能给中国带来更好地发展,还可能让自己的研究停滞不前,所以他选择继续留在美国搞科研。而毕业之后的高华健也是直接留在了斯坦福大学任教,一路高歌、从教授助理一路晋升成了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而他在美国的任教期间取得的成果也是非常大的。他在微纳米塑性变形机制的模拟计算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就。而迄今为止,高华健发表的论文高达三百多篇,在世界固体力学领域可以说是佼佼者。甚至中、美、德三国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成为很多高校的名誉教授。
在当时,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回国时,他回答的是:为啥要回去?而这句话,也引起了国人的一片沸腾,每个人都在痛骂这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高华健这一行为无疑是过河拆桥、杀鸡取卵,这种无耻行径招人痛恨!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显然并不是。实际上,这句话到了媒体口中已经被断章取义了,要知道他之所以会选择留在美国,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寻求科学上的突破,中国现下需要技术上的革新,而不是一个空有一身基础的学者,国家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研究出顶尖技术的科学家,而不是一个只有一身知识的却没有实践能力的读书人。对于祖国而言,科学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他不想就这样空手回去!所以,为国培养新的技术人才,则成了他的一种报国的方式。截止到2019年七月,高华健培养的二十多名高材生已经接连回国,而他们的回归与他们的导师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如今在中国的航天科技这一领域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由此可见,高华健虽然远在他国,却依旧为我国培育了众多的科研人才,所做的贡献也不在少数,只是不知这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曲线救国”之策!
高华健从一个寒门学子一步步走到了固体力研究的巅峰存在,他的这种拼搏的精神是毋庸置疑的,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一个年轻科研人员积极向上的追求,他把兴趣和事业结合到一起,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科研方面的成果也有了质的飞跃。曾经相对落后的科研设施已经换成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仪器,为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更舒适、更顶尖的配置,外国学子也都开始向往中国的月亮,说中文也成了世界的潮流。自中国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后,中国的发展速度引各国震撼!现如今的中国已实现各方面全面发展,军事方面也能位居全球前三,中国未来毕竟更加辉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