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3年,勾践灭掉吴国时,范蠡正在整理行囊,临行之前给好友文种留信一封,上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鸟尽弓藏(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根据史记描述,越王勾践“长颈鸟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范蠡在越30多年,必然早已知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性格,知道灭吴之后不会与己共富贵。既然如此,范蠡为何还要辅佐勾践,而不去辅佐一个“可以共富贵”的君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勾践不能共富贵,却还兢兢业业辅佐.......范蠡难道就是为了过把瘾,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付出30多年的美好人生?
其实,司马迁的这段描述,除了上述疑问之外,还有以下几点让人难解之处:
1,公元前511年,范蠡邀请好友文种入越,随后两人一起勾践效力30多年。既然范蠡早已看清勾践的本色,为何没有及早提醒文种,或者在灭吴之前劝告文种,而是留信一封?
2,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范蠡从“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就能得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让笔者想起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有虎狼心。”相貌或能反映一些性格,但离真相的差距必然很大。
3,春秋时期列国争雄,对人才非常渴望,并不敢随便屠戮功臣,因为杀功臣的名声一旦流出去,还有什么人才敢为其效力?既然如此,何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4,勾践灭吴之后,并非万事大吉,他至少还有两大目标,即楚国威胁与北上争霸。换言之,兔子还未死尽,飞鸟也未死尽,如此何谈烹狗藏弓?
可见,范蠡留书所说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句话,矛盾重重。
笔者认为,要么司马迁这段记载以讹传讹,并非历史真相,毕竟范蠡给文种的书信非常私密,理当很难外泄,文种也不敢外泄;要么范蠡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大阴谋:真实目的不外乎两个,即劝说文种离开以削弱越国实力、离间勾践与文种关系,最终文种要么离开越国,要么范蠡借勾践之刀杀掉文种。
首先,范蠡真心劝说文种离开?
范蠡临跑之前,才给文种书信一封,看似劝说文种舍进退未,其实这个时候才书信劝说,而非提前劝说的行为,无疑极不寻常。
更重要的是,劝说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因为留下书信就会留下证据,即便文种毁掉书信,也有送信之人等,或多或少会给勾践留下范蠡潜逃之前与文种有过联系的线索,而如果范蠡当面劝说文种,就很难留下什么证据。总之,范蠡临逃之前留书给文种,不是帮助,而是坑他。
因此,范蠡动机非常不纯,绝非真心劝说文种离开。或者说,范蠡临逃之前的这份书信,十有八九会引起勾践猜忌,于是乎可以想象,范蠡与其说是劝说文种离去,不如说是逼迫他离去。
而文种是治国大才,他的离去,必然会导致越国实力有一定下降。故而,范蠡目的也就呼之欲出,就是希望文种离去以削弱越国实力。
如果文种固执的不离开,那么范蠡留书一封的方式、以及书信内容,也会导致勾践与文种互相猜忌,进而借助勾践之手除掉文种,实现削弱越国的目的。
其次,范蠡离间勾践与文种关系?
对于范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退保之见,历史评价很高,可谓是千古第一人,千古第二人是张良。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这句话的确会离间君臣关系,南宋学者林亦之评价颇有见地:“范蠡之去似可全身,然卒使后世君臣猜忌百出,无一日相安者,其患自范蠡始也。”
林亦之将后世君臣猜忌,全部归咎于范蠡,无疑是不妥的,但要说与之毫无关系,无疑也不尽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是秦汉之后的王朝,范蠡以“鸟尽弓藏”的认知而功成身退还可以理解,但在春秋列国战乱不断的时代,当时还真没有“鸟尽弓藏”的政治氛围。纵观春秋时代,有过几个诸侯无故屠戮功臣的事迹?
也就是说,灭掉吴国之后,勾践与文种是可以君臣相宜的,并非范蠡所说的那么恶劣,因此范蠡之语无疑是在离间勾践与文种的关系。
事实上,文种完全中计!收到书信之后,文种称病不出,身体好好的却不愿为君王效力,且范蠡潜逃之前与他有过联系的事情也可能被勾践获悉,甚至范蠡会故意让勾践知道,如此种种无疑会引起勾践不满,最终勾践忍无可忍,既然大才文种不能为他效力,且又与潜逃的范蠡不明不白,那么就只能将之除掉,于是赐死。
问题在于,据说范蠡与文种是好友,一起从楚国来到越国,寻求实现抱负的机会,两人在异国他乡共事了30多年,为何范蠡还会坑害文种?
原因很简单,在晋楚争霸时,晋国为了压制楚国,于是就扶持了吴国,以牵制楚国的兵力,那么从大国博弈的角度出发,楚国要不要扶持越国以牵制吴国?显然,范蠡、文种是楚国援越的代表。当吴国被灭之后,范蠡希望文种与他一起回到故国,但文种似乎不愿放弃眼前的权位与富贵,于是范蠡只能设下连环计,借助勾践之手将其除掉。
参考资料:《史记》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