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把生活过成理想的样子,但是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呢?今天与大家分享老舍先生的文章——
文|老舍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老舍原名叫什么(老舍原名叫什么名字)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帼帼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得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的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鬈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
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和他共同生活了35年,却一次也没红过脸。当年朋友把胡絜青介绍给老舍时,老舍给胡絜青写了一封长信,在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之后,提出了“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吃苦,能吃窝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这三章约法,成为他们夫妻俩共同生活三十五年恪守的信条。
老舍还说:“我没有欧洲人的习惯,出去时,夫人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打伞,我不干。如果心里有气,回家就打太太,我也不干。我愿建立一个互相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老舍先生看似很朴实的几句话,却道处了非常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处理好夫妻关系最根本性的东西。
也正是这种朴实的相处,使得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里相依相伴了几十年,抗战爆发后,老舍在胡絜青的支持下,只身赴重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后来,胡絜青从北平到重庆千里寻夫,而且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经历了无数的盘问、恐惧、危险和空袭,走了一个多月才到重庆。因为有爱,所以强大。如果没有厚实的爱支撑,应该是无法克服这些苦难的。
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我们也很有启发。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曾说:“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不给子女太大的压力,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这不是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妥协,相反,这种朴实的教育理念反而是今天那些把孩子送到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上课、把孩子的周末安排的满满的父母所需要学习的,关心孩子的成长,比关心孩子的成绩,更重要。
想像一下那种生活:当阳光洒满屋子时,女人搂着昏昏欲睡的小猫,翻看着喜爱的书,有一下没一下的摸摸小猫,时不时的撩看一眼专心写作的男人,当目光相遇时,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真是一段世外桃源神仙眷侣的生活,脱离社会的诱惑又置身其中,不知要羡慕死多少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