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口中的兰陵王到底指的是谁。事实上,兰陵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爵位,并不是特指一个具体的人。
而我们现在口中常说的兰陵王一般指的是北齐的高长恭,因为高长恭是所有被封兰陵王爵位中最传奇的一位。那么问题就演变成历史上的高长恭究竟如何?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高长恭的身份,以及高长恭是如何当上兰陵王的。
高长恭是北齐王朝的皇室子弟,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生母不详(也就是说高长恭很可能是个私生子),而高长恭爷爷高欢是北齐王朝的奠基者,但是高长恭并没有因为自己皇室子弟的身份得到太多优待。因为高澄英年早逝,北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是高长恭的叔叔高洋,而高洋与其父高澄虽为兄弟,但关系并不好,且由于其母不详,高长恭虽身为皇室子弟,却没有捞到一官半职。除此之外,北齐王朝的各个帝王,猜疑心极重,为了巩固皇权,经常滥杀皇室成员,可以说高长恭少年是很悲催的。
兰陵王简介及生平事迹(历史人物兰陵王简介)
直到高长恭16岁时,他叔叔高洋可怜他,给他封了个通直散骑侍郎,就是个小官职。第二年,高洋觉得侄子没有爵位太尴尬,又封高长恭为乐城县公。
公元561年,高洋因纵欲过度,突然暴毙。高洋的儿子高殷继位,高殷他看到自己的堂兄弟高长恭还屈居于县公爵位,于是非常慷慨,封高长恭为兰陵郡王,当时高长恭已经20岁。从此,“兰陵王”三个字,则成了高长恭的代名词。
可以看出,高长恭前期的爵位都是靠帝王可怜施舍的,虽然很戳心,但好歹有了爵位。
高长恭被封兰陵王的第二年,高演(高欢第六子)发动了政变,废了高殷,成功篡位。而虽然高演篡位成功,倒霉的他屁股还没坐热,就在一次打猎中坠马,重伤而亡。
紧接着高欢的第九子高湛继位,而高湛可以说是兰陵王的伯乐。当时皇室内部关系错综复杂,高长恭因为无权无势,各方势力都看不上他,因而没有牵扯其中。而高湛就是看重了这一点,他重用了高长恭,封高长恭为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此时高长恭真正有了施展拳脚的平台。
当时,杨忠带领北周和突厥大军直逼并州,高长恭身为并州刺史,带兵奋起反击,因高长恭长的面如白玉,长相极美,不似一位将军。因此高长恭上战场时都戴着青面獠牙图案的面具,到战场后,敌军仿佛看到了“魔鬼”。高长恭在战场上杀敌十分勇猛,很快击退了部分匈奴士兵。虽然高长恭成功守护了并州,但此时的他仍然是寂寂无名之辈,真正令他扬名的战争当属邙山之战。
当时北周实力强大,很快攻打到洛阳城,高澄发紧急诏书命周边将领率军救援洛阳,当时北周兵强马壮,北齐周边的将领都不敢贸然进攻。兰陵王高长恭见事态紧急,而同僚们却都畏手畏脚,高长恭身先士卒,率领500骑兵杀入城下。北周大军突然觉得背后有人带兵杀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突然乱了阵脚,竟然被高长恭杀得大败,且战且退。而守城将军见高长恭来救,配合高长恭以弓弩射杀敌军,里应外合,大败北周军。
《北齐书》云: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而中间有个小插曲,由于高长恭戴着面具,守城将军不知来者是何人,待高长恭脱下面具才认清来的将军是高长恭。《北齐书》云: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自此,高长恭名扬四海,再无人敢小觑。而邙山之战也是高长恭军旅生涯的代表作。
因解了洛阳之危,高长恭被封为尚书令,开始正式进入朝廷中枢。公元568年,高湛因沉迷酒色,暴毙,年仅32岁(一个个皇帝都这么骄奢淫逸,王朝能长久才怪了)。高湛次子高纬继位,这又是一位骄奢淫逸的主。
高纬登基的第二年,北周率军攻打北齐,斛律光不敌,连连败退。关键时刻,高长恭再次出手,击退北周军,收复失地。同年,高长恭再次击退北周犯境的敌军。期间,高长恭因为战功,被封为大司马、巨鹿郡公、高阳郡公等职位,此时的高长恭也达到了权力顶峰。
至此,本应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北齐帝王有着屠杀功臣的“优良”传统。高长恭也意识到了,因此他想激流勇退。于是高长恭想通过受贿方式自污,要皇帝放下戒心。未料到,高长恭越是如此,高纬反而越不放心,还多次斥责他行为不端。
于是高长恭求计于亲信尉相,尉相劝他称病在家,勿理朝政。《北齐书》云:“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高长恭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想方设法生病,甚至特地去淋雨,然而经过军旅生活的高长恭,体格一级棒,愣是不生病。于是,这个计划也破产了。
不久,北周军又来搞事了,不出意料的高长恭再次出战,再次轻松击退北周军。得胜归来,高纬亲自迎接高长恭,高纬问高长恭:“每次打仗你都身先士卒,不怕死吗?”高长恭回答到:“处理自己的家事,考虑不了那么多了。”也就是这句话,给高长恭招来了杀身之祸。高纬回到宫中后,反复琢磨,觉得高长恭是把自己当帝王了,才会觉得是家事,而不是国事(要么我说北齐帝王个个都是猪,高长恭身为皇室宗亲,这么说有什么错)。
公元573年,高纬赐下毒酒。高长恭见酒壶,瞬间就明白了是毒酒,于是高长恭对自己的王妃郑氏感叹道:“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高长恭饮下毒酒,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年仅33岁。而在高长恭死后四年,北齐就为北周所灭。
那么,现在回到正题,兰陵王究竟如何?相信现在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了,如果让我来评价,我用“忠勇善美”四字来评价。
忠:兰陵王一生忠于北齐,明知毒酒鸠杀,却仍忠于帝王,慷慨赴死。
勇:敢率五百将士直冲数万敌军组成的敌阵,且毫不畏惧,奋勇杀敌,配得上一个勇字。
善:善可以通过两则小故事来推敲。高长恭因为受贿曾被行参军阳士深举报,后来高长恭出征,阳士深就在其帐下听令,阳士深担心高长恭公报私仇,瑟瑟发抖,但高长恭并未记仇,为了让阳士深消除疑虑,高长恭只是意思性的打了他20棍。
还有一次高长恭上朝,下朝后,本应等候在外的随从都走光了,高长恭也没有责罚侍从。可以看出,高长恭还是挺心善的。
美:美自不必多说,高长恭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和潘安、卫玠、宋玉齐名的存在。
兰陵王高长恭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身处腐朽的北齐王朝,能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从戎生涯无一败绩,青史留名;不幸的是,虽忠于北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却仍然逃不过被鸠杀的命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