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唐王朝的出现将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经济以及政治推向了高潮,但是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已经变得外强中干,渐渐的走向了神坛。安禄山原本是一胡人,而且根本没有军功,但是却能够一路开挂一样的,认杨贵妃为自己的义母。
安禄山为什么叛乱(安禄山为什么叛乱了)
曾经三十二岁的杨贵妃为四十八岁的儿子安禄山洗澡这一幕恰巧被唐玄宗撞见了,而唐玄宗非但没有责怪安禄山和杨贵妃,反而重赏了杨贵妃。安禄山原本是一个胡人,曾经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死刑。可是在刑场上,安禄山被幽州节度使救了下来,因为幽州节度使看安禄山相貌不凡,而且体型魁梧,不忍心让他就此丢掉性命,所以赦免了安禄山的罪。
从此之后,安禄山便为幽州节度使所用。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安禄山在边境战斗中屡立战功,并且也深受手下将领士卒们的爱戴。因为安禄山非常善于笼络人心,所以他经常贿赂官员,所以唐玄宗在没有见到安禄山之前,就对他的印象非常的好,并且听说安禄山大公无私,于是便决定重用他。
从此之后,安禄山的职位一升再升,人生就如同开挂了一样,而且还认了杨贵妃为自己的义母。安禄山的年龄要比杨贵妃年长不少,所以此举也备受诟病。但是在唐玄宗看来,这个不足为奇,反而让唐玄宗对安禄山非常的放心。
因为从私人关系上来讲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安禄山认了杨贵妃为自己的义母,那么唐玄宗也是安禄山的义父。从此之后,安禄山也投其所好,每一次进宫之后都会先拜见杨贵妃,对于此举,唐玄宗也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生气,反而认为安禄山是非常孝顺的。
根据唐朝礼仪,父母要为新生儿洗三以祈祷孩子在未来的岁月内无病无灾,所以32岁的杨贵妃给48岁的安禄山洗三,这一幕恰巧被唐玄宗看见了之后,唐玄宗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被认定是寻常事件,而且唐玄宗也断定安禄山不敢做出任何越矩的行为。
身为胡人,在朝中毫无根基的路上,为何安禄山能够让唐玄宗对其刮目相看呢?实际上,正是因为唐玄宗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才让安禄山有了可乘之机,因为唐朝之前已经发生过玄武门事变,因此导致了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唐玄宗总担心太子会图谋不轨,所以他一直在刻意地打压太子,但是太子与西北边疆的封疆大吏关系匪浅,唐玄宗对于太子势力的打压也需要节制,而此时在朝中完全没有依靠,一切荣华富贵全在唐玄宗的一念之间的安禄山就成为了唐玄宗的最佳目标。
唐玄宗、李林甫和安禄山三个人共同联合打压太子的势力,剪断了太子的羽翼,安禄山也深知自己的荣华富贵全在唐玄宗的一念之间,所以他成为了唐玄宗忠实的恶犬,唐玄宗让他咬谁就咬谁。以至于山在朝堂之上,公然对太子不敬,唐玄宗对这一切竟然视若无睹,因为这正是他想看到的。
可是原本亲密无间的三人关系最终因为李林甫的去世而打破了平衡,李林甫意外去世,朝中宰相之位由杨国忠担任,但是杨国忠能够当上宰相之位,完全依靠着杨贵妃的身份。因为裙带关系而上位的杨国忠也备受安禄山的蔑视,因此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不断地内斗。
杨国忠说到底也是杨贵妃的亲哥哥,而安禄山只是杨贵妃义子,亲疏远近分明,所以安禄山越来越担心自己的未来。而且唐玄宗已经垂垂老矣,时日无多,自己这些年仗着唐玄宗的支持一直在打压太子及其势力,所以安禄山很担心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所以逼得他不得不反。
公元755年,安禄山正式发动了叛变,因为事发突然,也让唐玄宗没有准备,安禄山反军备一路势如破竹,把唐军逼得节节败退,唐玄宗一路带着贵妃及其他家眷逃难,把烂摊子留给了太子,而为稳定军心,太子顺势登基,此时安禄山更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所以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结语:安史之乱的爆发也把盛唐从神坛落下,从表面看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因为安禄山的反心,而实际上是唐玄宗一手推动了安史之乱的出现。唐玄宗是结束政变的人,他也是推动政变出现的人,他既是大唐王朝的改变者,也是大唐王朝的掘墓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