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日月移形,四时生焉;山水氤氲,万物孕矣。潮州地理,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韩水贯其中,山海交辉,生育一方水土。若有千百年眼,见证沧海桑田,当惊阴阳之变、造物之奇:
苍海桑田(苍海桑田啥意思)
千万年前,所在或为临海平地,后莲花山脉拔地而起,山摧地陷,遂生高山低谷深涧。岭南湿暖之地,山水随势,弃高就低,任性而流,久而汇聚成河。汀水源于宁化、梅水生于紫金,于三河坝喜会梅潭河,一路欢腾向海。
万年之前,所处不过一泓海湾,风吹山化,水携沙流,或曰年有千万吨之量,一腔深情厚意,尽倾注在赴海路上,沙积海侵寒暖交战之间,耗尽的是岁月,孕育的是大地。
五千年前,海水滨于陈桥,距今潮州古城南不足5里,先民捕鱼拾贝,时见鲨鱼龟鳖戏于浅水。
夏商以降,河沙沉积日久,沙垅渐次南侵,樟林庵埠一线浮出海面;河道游移多变,支汊诸多,分头婉延入海;先民逐水而居,村落始成。
唐宋之间,天时湿暖洪水多发,鳄鱼肆虐野象成行,恶溪牙眼怖杀天下,贬谪之士战栗而来,治水射鳄兴学,举万民伞而去,州郡颇见规模;时人沿溪筑窑运陶,古金砂溪十里烟火,一时之盛;上游水土流失,河沙日淤,昨日清溪良渡,今已并沙成岸。宋末韩江主径与古潮州溪所围江心沙并入西岸,出水芙蓉终成今之潮州古城地面,州南去海50里。
明清一代,韩江三角扩展加剧,岸线加速南侵,州南距海已超60里。因贝成堤,聚沙为陆,围海造田,澄海“澄清海宇”生于茫茫海水。港口兴废南迁,一如城头变幻,风岭港、辟望港、樟林港俱成既往,空留一地盛名,韩江三角一路向南,成就了汕头港。
韩水以绵绵之功,化山海之威,生万顷土地,育三百万众,挟千万年造化,改天换地,然仅以一时一地观之,无乎水涨水落,不亦微末之变乎?荀子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致行里。信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