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周国平(周国贤)

周国平(周国贤)

周国平(周国贤)关于商纣王囚禁周文王姬昌一事,《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西伯(姬昌)、九侯、鄂侯同为三公。九侯为了讨好纣王,将自己美丽的女儿献给了他。但马屁拍到到大腿上,九侯之女“不熹淫”(性冷淡),纣王大怒之下,就把她杀了,但仍觉得不解恨,又将她的父亲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为九侯申冤,又被做成了

关于商纣王囚禁周文王姬昌一事,《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西伯(姬昌)、九侯、鄂侯同为三公。九侯为了讨好纣王,将自己美丽的女儿献给了他。但马屁拍到到大腿上,九侯之女“不熹淫”(性冷淡),纣王大怒之下,就把她杀了,但仍觉得不解恨,又将她的父亲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为九侯申冤,又被做成了人肉干。姬昌知道后,暗中叹息,居然被崇侯虎知道了(估计是装了窃听器)。他向纣王告密,于是姬昌就被纣王囚禁了起来。

《史记》的这个故事太不可思议。九州侯进献女儿,纣王应趁机笼络这个重要的方国才是,为何要因为一点小事将他杀掉呢?九侯、鄂侯虽然被杀,他们的国家还在啊,除非你把这两个国家也彻底消灭了,否则他们不会找你报仇吗?难道商纣是在担心自己的仇敌太少?人生不够刺激?而且,姬昌也不是束手待擒的羔羊,纣王随便派几个执法人员就能把他带走吗?

相比之下,《竹书纪年》的记载显得更合理一些。周国虽然征服了西北众多戎狄,但关中还有一些小国是臣服于商朝的,包括西面的密,东面的于、崇等国。姬昌把军队和政府机构搬到程邑后,便集中精力向东扩张,首当其冲的就是崇国。崇国虽然顽强抵抗,但独自对抗周国,力量稍显单薄。其首领崇侯虎便向纣王求救。

周国平(周国贤)

周国平(周国贤)

二十二年冬,商纣王率军“大蒐于渭”,突然在渭河流域的崇国附近搞起了军事演习,并通知关中各诸侯前来观看演习。

纣王具体带来了多少军队不清楚,但他突然出现在关中,让姬昌措手不及。他当然明白纣王是冲着自己来的,所谓的参观军演只是一个陷阱,去了就是有去无回。

怎么办?难道现在就起兵与商纣拼个鱼死网破?

周国军队虽然作战勇猛,但常备军数量非常少,或者说没有真正的常备军。它平时只有一支驻防程邑的卫戍部队,由姬姓和姜姓贵族子弟组成,大概两三千人左右,他们就是后来牧野之战时的“虎贲”。当时的城墙完全用泥土夯实,高度有限,经不起几下冲击(筑城水平要到战国时才有大幅提升),万一商军来攻,以这点部队也是守不住的。

姬昌并非不想拥有大规模的常备军,但实在是养不起。此时周族的总人口在7、8万左右,如果建立一支1.5万人的常备军,那就意味着全国的精壮劳动力完全脱产。大量的田地谁来耕种呢?没人耕种,就没有粮食,很多人就会饿死。所以,每次大战之前,军队都是临时召集的。军粮还是各人从自己家里带来的,耗在军队里又没有军饷可领,吃的还是自家的东西。所以,战一打完就各回各家了。由于没有常备军,如果突然袭击的话那就是致命的。

商纣王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事先的保密工作又做得非常好,突然率军出现在姬昌的家门口。等到他反应过来,再想征召军队已经来不及了。

姬昌把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和自己的叔伯兄弟们召集到一起商讨对策。

大部分人都劝他不要去参观军演,去了就是死路一条。如果非去不可的话,那就把所有的虎贲全部带上,与纣王决一死战。

而散宜生等人分析认为,如果不去赴会,纣王肯定会以不遵号令为由派兵过来问责,凭我们眼前这点兵力,很难挡住他们的攻击。而如果我们主动起兵去进攻就更不现实了,他那里除了纣王的部队,还有崇国的部队。到时他们联合反攻,我们仍然会被消灭。

怎么办呢?冒险去赴会的话,很有可能被杀,但也可能什么事也没有,只是虚惊一场。既然吉凶难料,那就用乌龟占一卦吧。

但占得的结果很不明朗,占卜师也不敢断言吉凶,只说凶的可能性更大。这就扯蛋了,等于白占了一卦。这种事关国君性命的占卜一旦出现失误,后果是很严重的。姬昌如果因为听了占卜师的话而去商纣那里结果被杀了,那占卜师还能活得成吗?

姬昌最后还是决定去赴会,不管怎么样,自己现在还没有正式造反,纣王没有杀他的理由。

很多大臣仍然反对,说这样太冒险了,如果纣王不按常理出牌怎么办?从他的行事风格来看,也不像个遵从常理的人啊。姬昌的父亲季历就曾被商王文丁囚禁致死,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第二次了。

但为了避免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与纣王决战,姬昌还是决定前去,并作了最坏的打算。他和众大臣约定,一旦去参加军演时被纣王杀害,众人就立即拥护太子姬发继位,然后联合西部诸侯的力量将纣王赶出关中。如果失败就往西北迁徙,退到商军鞭长莫及的地方,以图东山再起。

交待清楚后,姬昌带着几名卫士来到了纣王的军营。

见到姬昌,商纣王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所谓的军演也就到此结束,姬昌随着商军一起,被带到朝歌软禁了起来。第二年春天,他试图逃走没有成功,于是就被关进了“羑里”监狱。

得知姬昌被囚,周国的朝堂立即炸了锅。众人都嚷着要进攻朝歌,救出姬昌,并把商纣抓到周国来囚禁。但太子姬发和散宜生等人反对出兵。而且姬昌事先也交待过,如果没有被杀,就不要起兵。谁会想到只是被囚禁呢?这种情况下如果进攻朝歌,那不是把姬昌往死路上逼吗?

大家只好另寻良策,但而姬昌在朝歌多关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姬昌被囚之后,纣王这边就发起了对淮夷的军事行动。

比干、箕子反对向淮夷大规模用兵,认为只要防守关隘,阻止住他们向内地的侵犯就可以了。当务之急是畜养民力,改善与各方国的关系,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他们甚至要求纣王把姬昌放回去,并好言安抚。

纣王没有接受比干的意见,执意发动了对淮夷的进攻。

结果,这场战争进行得非常艰难,商军死伤惨重,直到后来运用了象军(大象组成的骑兵),才勉强在沼泽中取得了优势。因为大象可以泅水,类似于两栖坦克。战争一共进行了六年,纣王虽然最后取胜,把淮夷给打残了,直到周成王时才缓过劲来。但经此一战,商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如《左传》所说的“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如果这时各诸侯国联合起来进攻朝歌的话,是否还能抵挡得住就未可知了。

姬昌在羑里已被关了六年。按《史记》的记载,他在监狱里搞技术革新,将先天八卦改为后天八卦,并错综复杂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对预测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实,西周初年的预测师们还是在用龟壳、著草占卜,并没有推广使用姬昌的新八卦。周易的知识产权是否属于姬昌到现在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姬昌被囚期间,周国由太子姬发代行国政,众大臣忠心辅佐,倒也没出什么问题。

周国大夫散宜生、闳夭不知什么机缘,和住在渭水之滨的吕尚有了交集(按《史记》的说法,他们三人在来岐周之前就结识了)。他俩发现老吕是个不世出的人才,姬昌如果早一点得到他的辅佐,可能就不会被囚了。他们向吕尚请教救出姬昌的办法。

吕尚曾在朝歌做过几年下大夫,了解商王朝的内忧外患。他认为纣王根本不会杀姬昌。因为季历已经死在了殷都,如果姬昌再被杀的话,只会进一步激发周国人民对纣王的深仇大恨。纣王其实只想把姬昌控为人质,使周国投鼠忌器,不敢有异心。

吕尚建议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积攒粮草,训练军队,打造军械。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能把姬昌救出来那当然最好。如果姬昌如果救不出来而死在了朝歌,那就以此为由联合全天下仇恨商朝的诸侯共同起兵讨伐商纣。所谓哀兵必胜,必能打败商纣。

散宜生认为救出姬昌才是上策。吕尚于是到西羌地区购得了一只黑豹,还有很多美女和珍宝。散宜生以周国特使的身份,带着这只黑豹,和美女、财宝来到朝歌,进献给纣王,想用这些东西把姬昌从监狱里赎出来。他事先联络了朝中大臣比干等人,通过他们去游说纣王。

姬昌被关了六年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比干、箕子等人都担心他死在牢里,引发灾难性的政治后果,所以劝纣王早点把姬昌放出来。不要让他死在牢里,背上一个残杀方伯的罪名。

纣王在收到散宜生敬献的黑豹、美女和财宝后,把姬昌从羑里监狱放了出来,恢复了他的部分人身自由,但不允许他离开朝歌。

姬昌只是从拘禁变成了软禁。

为了能回到周国,姬昌提出了一个很具诱惑力的条件,他将洛西之地(洛水以西,黄河以南的三角地带)献给纣王,以此为条件换取自己完全的人身自由。洛西地区有一条肴函古道,前面已经说过,这里是关中通往中原的惟一通道。谁要是占据了这个地方,就等于卡住了关中与河南之间的咽喉。后来春秋时期,晋国占据这里达三百年之久,将秦国死死地压制在关中无法向东扩张。周国从公亶父开始就在这里建立军事据点,三代人费了很大心血才把这个战略要地弄到手的。现在这里是周国向中原进军的前沿基地。姬昌如果把它献出来,就足以表明他放弃了向商朝腹地的扩张。

这个条件太诱人,纣王没办法拒绝。

于是,在献出了洛西之地后,姬昌被放回了周国。

得知姬昌回国的消息,周国臣民纷纷来到边境上迎接。姬昌并没有发表什么出狱感言,只是吩咐散宜生、太颠、南宫括等人作好准备,等待时机发起进攻。因为商朝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强大,由于纣王长期对准夷作战,商朝底层民众的税赋非常沉重,早已是民怨四起。姬昌在羑里监狱的几年也没有闲着,他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他的牢友们几乎都是从各方国抓来的战俘,尤其以东夷战俘最多。他们都渴望着有人去解救。 在羑里被关了六年后,姬昌悟道了。他的价值观已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不再仅仅是为子孙后代开创基业,而是肩负了上天的使命,要解救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一想到这里,他顿觉自己非常高大伟岸,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西伯,已经超越了自我,具备了作为帝王应有的天下情怀。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作者:伯柏煊,非虚构类作家。

上一篇: 十二星座的由来(十二星座的由来故事)
下一篇: 李嘉艾(李嘉艾个人资料年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