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傅冬菊出生在山西太原,是傅作义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她受到父亲的影响,立志报国。1941年,她跟着母亲去了抗战的大后方重庆,进入南开中学念书。期间,她加入了我党领导的进步青年,而其父亲傅作义是民国政府的将领。不过,虽然父女俩在政治上的主张不一样,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侵华日军赶出中华大地,只是立场不一样而已。
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是哪一年哪一月)
1942年,傅冬菊考上了昆明西南联大,学的是英语专业。大学期间,她进一步接受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活动。她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把民国政府的一些机密情报和重要文件及时提供给我党,交到了周总理手中,组织非常看好她。1945年底,她加入了民主青年联盟。次年,她大学毕业后,去了天津大公报社担任副刊编辑。1947年11月,傅冬菊正式加入了我党,成了我党的一分子。
1948年正是“辽沈战役”非常紧张的时候,时任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部长刘仁秘密派人到天津联系傅冬菊,传达组织的指示,让她做傅作义的思想工作。接到任务后,她立即赶到北平,与父亲交流,同时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劝说父亲早日弃暗投明,主动交出北平的政权。父女两的谈话,无疾而终。从那以后,傅冬菊始终陪在父亲身边,及时了解民国政府的动向,将情报汇报给组织。她还密切关注父亲思想的变化,争取早日劝降父亲。
平津战役时,傅冬菊时不时把解放区出版的报刊等物放在父亲的办公桌上,从小细节中动摇傅作义。她提供的情报,为组织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大贡献,甚至是最大功臣。
之后,傅冬菊回到天津,在《进步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后参与了《云南日报》的创办。新中国成立后,她被调到人民日报社,曾在记者部和文艺部工作。多年来,她一直在新闻界工作,向全国人民报道最新、最真实的消息,直到1995年才从人民日报社岗位上离休。
晚年的傅冬菊女士,疾病缠身,经常需要治疗。作为中央机关司局级离休干部以及对革命有重大贡献的人,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她的功劳,按照国家规定,她的医疗费全额报销。2007年7月,傅冬菊女士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