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上方谷之战是真的假的(上方谷之战为什么会下雨)
《三国演义》第103回中,司马懿被诸葛亮在上方谷打得大败,虽侥幸逃命,但失去了渭南的寨栅,形势危急。这时,司马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后来诸葛亮果然屯兵五丈原,司马懿坚守不出,即使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羞辱也丝毫不为所动,最后果然熬死了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如司马懿所说的“出武功,依山而东”,究竟是军事能力低下,还是另有原因?为什么屯兵五丈原魏军就会没事?我们先看一下附近的地理环境。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千米,北部宽1千米,南北长2.5千米,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从地貌上看,五丈原属黄土塬,位于渭河阶地两侧,山前洪积扇前缘。由于断层构造差异升降及流水作用,形成了阶梯状古地貌。五丈原顶部为黄土,夹有多层古土壤。
按照演义的说法,蜀军在上方谷战役后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诸葛亮兵进五丈原,计划和司马懿面对面的决战,想通过大兵团的决战来一点一点击溃魏军。但是,蜀军劳师远征,千里决战,补给困难。反观魏军,不但兵多将广,战线短,补给便利。且不说魏军有可能分兵威胁蜀军大后方汉中,仅仅这么耗着,蜀军就耗不起。所以,进兵五丈原把战场主动权乖乖在还给了魏军。事实正如司马懿所料,蜀军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果然失败。
那么,诸葛亮如果如司马懿所说的,“出武功,依山而东”,究竟有没有可行性?
按照演义所说的形势,从纯军事角度分析,“出武功,依山而东”是进行大迂回的包围战,能够切断魏军与长安方向的联系,掐断司马军团的补给线,从而使司马懿大军坚守不下去。如果诸葛亮不去理会司马懿的残兵败将,直接甩开司马懿,兵出武功,一个侧翼依托秦岭,另外一个侧翼盯住司马懿,主力突入曹魏的关中地区。这样一来,司马懿将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如果司马懿要阻止诸葛亮前进,他就必须出击,和诸葛亮决战。可是在刚刚打过大败仗的情况下,和诸葛亮决战可谓凶多吉少。如果不去阻止诸葛亮,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诸葛亮切断自己的后方,把自己困死。因此,司马懿才会说出,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东,曹魏军将十分危险的话。司马懿深知诸葛亮一生唯谨慎,自然希望诸葛亮这次依然谨慎行事,不绕过自己,而是采取先消灭自己的策略。如果这样,诸葛亮就会选择五丈原扎营,司马懿就可以与诸葛亮继续耗下去。所以,当诸葛亮选择在五丈原扎营的时候,司马懿会高兴得对天感谢。
但是,即便按照演义的说法,蜀军东进,且不说,依蜀军的兵力能不能切断与长安的联系,蜀军自己脆弱的补给线也暴露无疑。更重要的是,我们前面说过,上方谷一战根本就是罗老先生的经典虚构,历史上司马懿并无此败。所以,魏军的处境并不危险。如果再分析一下双方的军队结构,就更清楚东出武功有没有可行性。诸葛亮的军队大部分是步兵,步兵山地作战或许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出武功向东进入关中平原。从地理角度看,关中平原实际上是一个断陷盆地,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西狭东阔。这一地形特点决定了诸葛亮的步兵既要下面迎战魏国长安方向有骑兵优势的大军,侧后面又遭受司马懿军队的威胁,随时可能被切断后路。这样危险的形势,不要说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换做一向主张出奇制胜的魏延来统率,敢不敢出武功向东?或者说,出武功向东的胜算有多大?就是让司马懿来统率蜀军,他敢如他自己说的这么做吗?
《晋书》中这样记载,(司马懿)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司马懿的话虽与演义相似,但语境完全不同。当时双方刚刚交锋,司马懿对自己的部下,判断诸葛亮的下一步行动,说出了上面的这番话。司马懿这么说,明显有炫耀的意味,瞧瞧,我司马懿对局势洞察秋毫,他诸葛亮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预料之中。所以啊,咱们不用怕他,现在不跟他打架,是因为用不着跟他打嘛,他诸葛亮又不是什么勇者,依然稳扎稳打,本质是没有改变滴。只要我们好好防守,一定可以耗死他!其实,司马懿是根据地理环境、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对局势的分析,做出这种判断的。
所以,无论是出武功,还是上五丈原,蜀军都丝毫没有取胜的可能。最终诸葛亮壮志未酬,星落五丈原,给世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五丈原也因此闻名于世。不过在这里,诸葛亮敢公然让士兵与魏民相杂种田,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如何看待诸葛亮屡屡北伐呢?易中天教授认为,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魏方地域辽阔,对蜀采取守势,若任凭魏国进一步壮大,双方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而北伐兵出陇右,有望获得战马,增强与魏军抗衡的实力。二是蜀汉内部荆州集团、东州集团和蜀地集团矛盾越来越尖锐,北伐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三国分立是历史的插曲,统一是历史大趋势。不能因为后来三分归晋,就认定由魏方统一天然合理,三方都有权实现国家的统一。
问题是,诸葛亮一再北伐,除了第一次打了魏国个措手不及,有一定机会,第三次派陈式占了武都、阴平,取得一定的战果,其他的所获寥若晨星,反而大大消耗了蜀国有限的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北伐,他在第一次北伐失败仅十个月后就仓促发动第二次北伐,进攻仅有一千多人的陈仓二十多天,伤亡惨重却基本一无所获,可以说是战略上盲动,冒险进攻,战术单一,缺少机变的典型。蜀军攻坚能力之低,叹为观止。这一次北伐,绝非网络某些三国爱好者所说的什么“测试魏军的救援速度”,什么“锻炼蜀军的攻城能力”。蜀军千里劳师,消耗巨额国家战略资源,如果真是为这个目的,那简直是匪夷所思,荒谬绝伦。事实证明,这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一盘大棋”,如果真要比喻成棋,那也是典型的臭棋。
诚然,诸葛亮作为一段时间的蜀国实际最高决策人,他的北伐得不偿失。他事必躬亲的性格,限制了部下的发挥,姜维在跟了诸葛亮之后,军事才能似乎反不如以前。他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重视道德因素,固然有不得已的原因,难以选拔和培养出杰出人才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诸葛亮大概是最早实施依法治国的人,他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在我看来,诸葛亮的经济建设措施与成效在后汉三国时期基本无人能比,他的治军思想,他的军事科技发明,都可以列为著名的军事家行列。他的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影响深远。他《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至今日仍广为传颂。特别值得一提是千古名篇《出师表》,那“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以及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尤其是当国家遭遇异族入侵,山河破碎之时,会引起怎样的共鸣!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什么会一再高度赞扬《出师表》。他在《病起书怀》中写道:“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书愤》更是写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文天祥也写道,“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诸葛亮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