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明朝文学史,鲜见诗文留下,我们最为熟悉的文章就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多数人为自幼家贫却刻苦读书逆袭人生的宋濂所激励,其实从这篇文章背后还能窥见宋濂为人谨慎的一二:
宋濂为什么被处死(宋濂简介资料)
当时的宋濂已位及人臣,皇帝朱元璋的首席秘书和太子朱标的老师,同乡的晚辈来拜见他,绝不仅仅是想听他唠叨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也许还有其他的目的。那是一定的,可是宋濂却写了此文,劝勉后生读书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查出一星半点的结党营私,由此可见宋濂为人之谨慎。
甚至在结尾也是大加赞赏太学府和国家的政策好,“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你看你们现在这些大学生多好,在太学府学习,国家每天提供饭食,父母每年有冬夏衣服送来,没有冻饿的担忧,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诵读《诗》《书》,没有奔波的劳苦。这无疑是在颂君恩。
此文流传至今,是中学生必背之文,教育意义深远。我们总以为为人谨慎的宋濂应该保全自身了,因为明史多记录那些功臣灭族的案例,却鲜见提到宋濂,知道他活到71岁高龄,却不知宋濂并非善终。
话说宋濂在朱元璋身边,贵为开国文臣首辅,却为人谦和低调,名满京城,声闻于野,高丽、日本、安南等国使节曾出双倍价格收购宋濂的文章。他的著作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诸子辩》等,还主持编纂《元史》210卷,四方学者皆称太史公,其实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掩盖了历史成就。
朱元璋本就是疑心重的人,曾当面问宋濂,昨夜家宴请了谁,吃的什么,喝酒了没,宋濂没有隐瞒一一回答,朱元璋很满意说:”爱卿不欺朕”,获得朱元璋信任,太祖分封有功之臣只找宋濂一人,直到结果宣布,旁人一概无从得知。宋濂对皇帝政务的处理做得滴水不漏,并且保密工作相当好,外人探不到半个字,照理说皇帝最信任的人无疑是他了。
朱标在师从宋濂的时,深受宋濂的影响,形成宽大仁厚的理念,而朱元璋却强调严刑峻法,这无疑让朱元璋心里埋下了一根刺,所以宋濂参悟到了自己的处境,要告老还乡,请辞皇帝时朱元璋送了一首诗给宋濂:“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表面看是惋惜宋濂,君对臣子的不舍之情,其实是老了就颐养天年,以后少插手朝堂之事了。
宋濂回应:“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正是这句话让宋濂埋下了祸根,你看意思:别担心陛下,我以后每年还会回来一趟的。所以宋濂退休后每年还来南京一趟,并且还与太子朱标书信来往,这让朱元璋心里同样不爽了。
宋濂退休时在离开南京的路上写的《致政谢恩表》,写得平实动人,三次重复稽首顿首,通过感激涕零的肺腑之言,反复强调知遇之恩,发誓子孙世代图报。宋濂回乡之后也是再三告诫子孙知天恩,谦逊为人,尽忠尽职,不负圣恩,自己也过着简朴的读书生活。
在宋濂68岁时,朱元璋吩咐内侍搬上一套《御制文集》和几匹绮帛,对宋濂说你把布匹保存三十二年,到100岁时可做百岁衣,好好保重。一个冷血帝王,对一个臣子说出如此这样不舍的体己话,令人动容。如果这就结束,那真是一个完美的大结局,君臣一场,各自安好。
然而该来的祸事终究来了,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图谋造反,牵连人太多,宋濂长孙宋慎、季子宋璲俱下狱,被判处斩首,就是当初获殊荣给太子抄录《大学衍义》的宋璲,书法极美的大孙子。年逾古稀的老人眼看着子孙被杀,五内俱焚。就这样朱元璋还不解气,又把宋濂抓了起来押望京城,判了死刑,要处死宋濂。
太子朱标哭泣跪求父亲赦免自己的老师,朱元璋说“等你做了天子,再做仁德之君吧。”太子眼见救不了老师,欲投河自尽,虽被人救下,自此日渐消瘦,让朱元璋惊了,马皇后也不吃不喝为宋廉积德修福,朱元璋这才放下筷子沉思不语,最后下令赦免死罪,将宋濂贬往四川汶川,一路枷锁不曾取过,年老的宋濂不堪长途跋涉,一年后七十一岁的宋濂死在迁谪的中途夔州。
可怜一位为大明帝国埋下读书种子,兢兢业业一生的读书人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岂不令人流泪。他毕生所求——希望能在皇帝心中留下的仁,最终随着太子朱标逝去,无痕无迹了,可悲可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