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武汉的第一感觉,便是似曾相识。可能是因为富有历史感的建筑或者是不经意感觉到的,温柔的,能纳入一切的襟怀。
武汉/晴川阁
江城是哪里(江城是哪里的城市)
放下行囊,走过珞珈山大桥,不远的一处小区门口,是“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坊。一路走一路拍照,图片不用修,就是本色当行。
来武汉,一定要去江滩看一次码头落日和夜景,坐轮渡享受一次江滩的风。傍晚的时候到达中华路码头,已是游人如织,登上观景台,斜倚阑干,夏风飒飒,带来长江湿润的气息,拂去白日里的燥热,对面就是日落的方向——汉阳江滩和武汉长江大桥的斜角。
武汉/武汉关码头
云聚集到了天空的一角,然后被落日的余晖染成温暖的色调,微皱的江面被映得透彻,未及靠岸的轮渡微微漾在水中,汽笛声声,这场日落生生有了几分悲壮之感。就这样,大幅的水彩画在眼前铺展开来。虽是日落,光彩的结合却像莫奈的《日出》一般,自然流畅,美轮美奂。渐渐地,通红的太阳消失在了远处的建筑群中,只留下不知所措的行云,那颜色愈来愈浓重,仿佛要滴落在江面。
武汉/中华路码头日落
当最后一丝暮色收拢,灯光就上来了。
武汉/武汉长江大桥
日落是江城的苍凉,灯光是江城的热闹。岸边华灯初上,长江大桥被灯盏修饰得挺直,像一条上了色的彩龙,横亘在广阔的江面。
武汉/中华路码头
四周的建筑也着上了彩色的衣裙,勾勒出各式的轮廓,这时黑夜就是最纯粹的画板,它们在这里肆意挥洒。灯光起起伏伏,一会儿成了火焰,一会儿又成了海洋,码头上人头攒动,多是坐轮渡去游赏这绚丽的江景的。排队的游人站在台上,彳亍着彳亍着,奏出这盛世的华章。
夜晚的江城,是彩色的,是充满都市的繁华和朝气的青年人。
武汉/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是这场奔赴青春盛宴的歇脚地,地上是结合了艺术的烟火气,地下是结合了烟火气的艺术。上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来往的行人多是青年,或是在街边撸串,或是排队买饮品,或是拎着水果盒边吃边逛,周边是民国似的建筑,一时竟恍惚在民国的战火纷飞之中。
武汉/楚河汉街
白日的江城,重新穿上了历史的长衫,浓浓的古典气息扑面而来。
始建于汉朝的晴川阁,每一处都足以摄人心魄,拾阶而上,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敞怀迎接,站在禹稷行宫的外面,江水滔滔,对岸的建于三国时代的黄鹤楼遥遥以望,远去了汉唐气象,飘散了鼓角铮鸣,忽然就理解了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武汉/晴川阁
昙华林以它独有的中西结合式的民国风情,藏在了闹市里。
武汉/昙华林
武汉/钱钟书故居
不经意一瞥,不禁为看到钱钟书故居而暗自吃惊,一回眸,竟是仁济医院旧址,走几步又是瑞典教区旧址。就好像是从二十一世纪上了一趟电车,下车就闯入了风情万种的武汉,和民国撞了个满怀。
武汉/昙华林
浪漫到骨子里,将复古与艺术融入灵魂。江城,一个青春且充满历史感、富有活力而又稳重的地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