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魏惠王不得不采用秦相张仪的“以秦、韩和魏之势伐齐楚”的策略,起用张仪为魏相,同时将惠施逐出魏国。此时张仪既为魏相,同时又兼领秦相。张仪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连横策略,他希望先让魏国臣服秦国,然后在让诸侯效仿,从而攻破诸侯对秦国的合纵。
张仪兼为秦、魏之相后,便开始展开行动。公元前320年,秦国借道魏韩向齐国进攻,齐威王使匡章为将抵抗秦军。此战中,为了打败秦军,匡章让一名齐军混入秦军阵中,迷惑秦军,最终将秦军打败。
秦军此败,使得张仪“以秦魏与韩伐齐”的行动受到挫折,使公孙衍合纵策略得以开展,魏惠王见秦军失利,也重新采用公孙衍合纵的策略,并把张仪赶回秦国,并任用公孙衍为魏相,同时将惠施迎回魏国。
伊阙之战怎么读(伊阙之战白起有多少兵力)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其子继位,是为魏襄王。
魏惠王统治魏国五十二年,在他即位之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国保持着自文侯时代开创的百年霸业。然而也正是在魏惠王手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在魏惠王的手中,魏国霸权衰弱,渐渐从第一强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魏惠王虽然已经去世,但他任命的公孙衍还仍然担任魏相一职。于是在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再次组成合纵联盟,促成“五国伐秦”。这一次合纵攻秦,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为了使联军统一号令,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
虽为五国攻秦,但实际交战的只有韩、赵、魏三国,三国攻到函谷关,秦出兵反击,将三晋联军打的大败。由于此战魏国损失较大,于是魏国派惠施前去求和。五国君主听说魏国已经向秦求和,便纷纷撤军回国,秦国趁此机会,乘胜追击,一直进攻到韩国修鱼(今河南原阳),并在此地斩首韩军八万两千。这标志着声势浩大的五国攻秦最终以惨败告终。
魏襄王三年(前316年),魏襄王为了争取齐国支持,便任用齐国宗室田需为大臣,田需与公孙衍发生矛盾,公孙衍担心此事,便向魏王建议:“现在齐王对齐相田婴言听计从,大王想要和齐国交好,为什么不请田婴之子田文出任魏国相国呢?”魏襄王觉得有理,既然是讨好齐国,不如就一步到位,于是他便派使者前往齐国邀请田文,任命他为相国。
田文为魏相后,公孙衍便去了韩国,担任韩相,此时,在齐相田婴的支持下,合纵的形势得到进一步的好转,但因为田文相魏的时间并不长,故此次合纵并没有取得什么可见的成就。
魏襄王二十三年(前296年),襄王去世,其子继位,是为魏昭王。
同一年,韩襄王也去世了,韩、魏二王的离世,使得韩、魏两国局势动荡。秦昭王瞅准机会,派兵两路攻打韩国,一路秦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一路左庶长白起攻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
韩国不敌,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魏国增援。秦国是韩、魏两国共同的敌人,韩、魏两国又有同盟关系,故魏王便令大将公孙喜领军前往增援。于是韩魏两国便组起二十四万联军在伊阙对抗秦国。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路。当年大禹治水时在此地疏导大山通水,使两山相对而望,远远看去就像门阙一样,伊水从中间穿过,向北流去,所以将此地称为伊阙。
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中,韩国力量稍弱,故韩国主将暴鸢希望魏军为先锋。魏军主将是公孙喜,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强,但韩军装备精良,尤其是韩军的弓弩箭阵,更是天下一绝,故他希望韩军凭此优势为先锋,为联军打头阵。
白起站在伊阙山头,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在前,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正当白起思索之时,间谍带来消息: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两军互相推诿,保存实力,谁都不愿意与秦军交战。
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就虚,各个击破的策略。
战斗一开始,白起先派出疑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将无数军旗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军队主攻方向。韩国军队不知虚实,不敢贸然出击,也不敢向后撤退。
依靠着少量疑兵,白起顺利将韩军牵制。
与此同时,白起抽调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打的措手不及,情急之下在伊阙的狭窄地区应战,由于事发仓促,魏军战阵得不到统一调度,因此魏军迅速惨败。
韩国军队见魏军大败,军心大乱,趁着韩军军心不稳,秦军主力左右夹击,将韩国军队击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魏两军杀的尸横遍野。此战,白起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斩杀魏军主将公孙喜,占领伊阙五座城池。
此战后,韩魏两国再次遭受重创,两国精锐损失殆尽。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伊阙惨败之际,率军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运城)以东到乾河(今山西翼城)的大片土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