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传奇人物数不胜数,然后能够被后人铭记的却不算多。日本作家田中芳树曾依据中国南北朝南梁伐魏之战,改写的历史小说《奔流》,小说中的主人公被世人惊羡为战神,千古第一名将。他就是白袍将军陈庆之。
据相关资料记载,毛泽东晚年再读《梁书·陈庆之传》时也曾热血沸腾,掷书而起,并圈点满篇,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千古第一昏君是谁(千古第一战神是谁)
毛主席在读书作批
前些时候火爆全网的《琅琊榜》,其中的梅长苏深受观众喜爱,了解历史的网友纷纷猜测原型就是陈庆之。
琅琊榜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梁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资治通鉴》、《梁书》、《魏书》、《南史》都记载了有关陈庆之的生平事迹。他自幼追随梁武帝萧衍,实际上一直扮演着书僮的角色,性情嗜好与萧衍相向,这或许是投其所好。
萧炎喜欢下棋,即使半夜里兴之所至,想要下围棋,陈庆之也能随叫随到,而且精神饱满,看上去兴致盎然,两人旗鼓相当,每次皆能尽兴,所以萧炎一直将陈庆之视为心腹,及其信赖。陈庆之性格安静谨慎,很注重仪表,怎么看都不像武将的材料,与当时纵横疆场的名将相比,实在有太大的不同。而萧衍也没看出他在军事上会有什么样的才能,要不陈庆之能够一直投其所好,很会侍奉主子,或许历史上就不会有白袍将军了。
据说陈庆之身体文弱,连普通弓弩不能顺利拉开,更不擅于骑马和射箭。但是,陈庆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应该去如何实现。他在跟随萧炎开始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的时候,就跟随在萧衍身边,忠心耿耿。
萧衍画像
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受禅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权,史称梁武帝。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期间散尽钱财,结交了许多豪杰猛士,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建功立业,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后来又被萧衍拜为奉朝请。
按照陈庆之成长历程,他应该是会做个文臣,作为梁武帝最亲近的顾问大臣,长伴梁武帝左右。那么,兴盛的萧衍王朝不会被候景给折腾得奄奄一息,萧衍也不会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可惜,陈庆之希望的是纵横沙场,幸运的是他跟对了主子,萧衍也愿意支持他。
普通六年(525年)正月,陈庆之已经41岁,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他的机会终于来了。525年(普通六年),梁武帝北伐,北魏彭城守将元法僧举城降梁,梁武帝封陈庆之为武威将军率2000人,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并下令让萧综都督众军,镇守彭城。
接着萧衍又命令萧综退军,不让他镇守彭城了。然而让萧衍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萧衍本是南齐的臣子,南齐时萧衍官至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器重。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受禅登基,建立南梁。
萧综的母亲吴淑媛本是萧宝卷的宫人,萧宝卷被杀死后,在有孕的情况下得幸于萧衍。萧衍起初并不知道萧综是萧宝卷之子,还封其为豫章王。萧综后来得知自己身份,他得知萧衍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又霸占了自己母亲,萧综遭到萧衍其他儿子的排斥和猜忌。
萧综认为南归后再无机会与萧宝夤相见,便派自己的亲信芮文宠、梁话去向身在北魏的叔父萧宝夤传话,想要投奔萧宝夤。本来一个简单的受降任务被这突然出现的状况搞的复杂起来了。
刚刚顺利完成受降任务的陈庆之,正准备领兵回朝。
这时北魏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2万大军,提前设置防御工事。元延明先遣其将丘大千筑垒,以切断梁军的回军路线,彭城被围。萧综率亲信连夜逃到北魏临淮王元彧的军营中。
陈庆之发现萧综不见,以为被敌军俘虏了。心中急切万分,便率部众进逼丘大千筑起的堡垒,一击便使魏军溃败。
天亮后,将军还是没有找到萧综。这时却听见魏军在城外喊话:“汝豫章王昨夜已来,在我军中,汝尚何为!”于是梁军,军心大乱,士兵溃散潜逃。魏军趁机进入彭城,重新夺取了之前被攻占的城池,然后乘胜追击梁军。
梁军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
这次任务虽然失败,但是萧衍并没有责备陈庆之,毕竟以2000军队,曾击溃2万魏军,最终在军心大乱之时,还能率部众突围而归,这战绩也很惊人了,这毕竟才是陈庆之第一次领兵作战。
普通七年(526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以拒之,陈庆之攻拔两城。十一月,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陈庆之转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同时,梁武帝萧衍诏寻阳太守韦放领兵与曹仲宗等会师。时韦放军营垒未立,北魏散骑常侍费穆率军突然到达,韦放仅有200人,但士卒殊死奋战,以一当十,终于把费穆军击退。
孝明帝元诩又派将军元昭率领15万大军增援涡阳,部队前锋不日便抵达距涡阳城40里的驼涧。
陈庆之趁敌军不备之机,率麾下轻骑200人突袭元昭军,破其前军,魏军震惊之余,惶恐不已。陈庆之又乘胜与各军连营西进,背靠涡阳与魏军对峙,两军自春至冬,交战上百次,将士劳苦不堪。这段时间内,趁着梁军交战,魏军偷偷在梁军阵地后建筑了十三座城塞,想要以此围困梁军。
陈庆之在夜色掩护下,出动骑兵突击魏军,连克4个营垒。涡阳城主王纬听到这个消息,开城降梁。剩余的9座营垒,兵甲犹盛。韦放在投降的魏军中挑选30多人放回去,让他们到魏军剩余的营垒中,报告涡阳陷落的消息。陈庆之率梁军,跟在被释放的魏军士兵后面,擂鼓助阵,发动攻击。在梁军的凌厉攻势下,魏军剩下的9座营垒也先后溃败。梁军乘势追击,魏军大败,被梁军杀死的魏兵尸体把涡水都阻断了,3万余人投降。
梁武帝下诏在涡阳之地设置西徐州。梁军乘胜又攻占了城父。
经过几次的历练,陈庆之统兵作战的才能逐渐显现出来,随后的一场战役就让陈庆之名动天下。
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国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而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
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封元颢为魏王,并封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7000士兵护送元颢北归。而陈庆之这次的北上,成为了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北伐征程。
陈庆之一路北上,接连攻城作战,所获战果,让人瞠目结舌。攻32城,所在皆克。历47战,每战必捷。孤军千里杀入洛阳城。跟他作战的部队兵力,从2万,到7万,乃至30余万,陈庆之只以7000白袍军迎战,所向披靡,未尝一败。
北魏谈陈色变,城中盛传一手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元颢遂于涣水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
中大通元年(529年)十二月,梁武帝封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
当时有个妖僧自称天子,当地豪强蔡伯龙也起兵造反与之相应,部众发展到了三万多人,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害。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到白下城为陈庆之饯行。陈庆之受命而行,不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把他们的头砍下送到了建康。
中大通二年(530年),梁武帝封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陈庆之到任之后,便出兵围困悬瓠,在溱水击败了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而后不断作战,先后击败了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陈庆之随即减免了义阳镇的兵役,停止水运补给,使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并开田六千顷,两年之后,粮食充实。梁武帝为此经常嘉奖陈庆之。陈庆之又表请精简南司州为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536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
梁武帝派遣侯退、夏侯夔等前去增援,军队刚到黎浆,陈庆之已经击败侯景。当时正值大雪,天寒地冻,侯景抛弃辎重落荒而逃,陈庆之把侯景丢弃的辎重带回,而后被萧衍封为仁威将军。
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800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长子陈昭继承他的职位。
从一震成名到人生终结,陈庆之的戎马生涯也不过短短15年,虽有失利,但自己所率部队当真是所向披靡。
很多人认为陈庆之7000人击败50万敌军是不可信的,水分太大。当时北魏爆发的六镇大起义,战火遍及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而涣水则是今开封境内。当时的北魏政府,正全力镇压起义军,北魏军队主要分为两股部队,一股由尔朱荣率领镇压山西、河北境内的义军。另一股由元天穆率领镇压山东地区。
河南方向兵力极度空虚,估计陈庆之遇上的北魏军前后也就不足十万,敌军人数或有夸大,但是陈庆之7000士兵地址却是丝毫没有弄虚作假,陈庆之的战绩依然是个传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