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简介)

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简介)

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简介)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军史上,我军主力部队曾经存在过两支红33军,它们便是川东红33军和东北红33军,今天要谈的,便是川东红33军的领导者。1929年4月,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下,今天四川省东北部的梁平、开江、达县和万源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它们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川东游击军第1路、第2路和第3路军,并活动于四川东北部地区。川东游击军组建后,由川东军委书记王维舟和蔡奎共同领导,由于没有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军史上,我军主力部队曾经存在过两支红33军,它们便是川东红33军和东北红33军,今天要谈的,便是川东红33军的领导者。

1929年4月,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下,今天四川省东北部的梁平、开江、达县和万源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它们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川东游击军第1路、第2路和第3路军,并活动于四川东北部地区。

川东游击军组建后,由川东军委书记王维舟和蔡奎共同领导,由于没有形成领导机制,所以川东游击军常常以游击队的形式活动。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与川东游击军在宣汉地区胜利会师,川东游击军遂编入红四方面军序列之中,红33军便应运而生。

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简介)

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简介)

川东红33军成立后,归属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领导,其中,红33军的军长,由王维舟担任,政委杨克明,副军长罗南辉。军部下辖红97、红98和红99师三个师,红97师的师长是蒋群麟,政治委员龚堪彦,师部设于达县蒲家场;红98师师长是冉南轩,师部设于清溪冉家垭口;红99师师长王波,师部设在宣汉南坝场。

王维舟。红33军军长王维舟,系四川宣汉人,他原名王天桢,1920年加入朝鲜旅华共产主义小组,是川东游击军的主要负责人。

王维舟是我军一位资格很老的革命家,他很早就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是四川靖国军的首脑之一。王维舟出身贫苦,他早年曾种过地,也曾背井离乡,做过学徒、店员,由于对清政府镇压四川百姓的做法不满,王维舟便积极投身到四川“保路运动”中,并成为了川东著名革命家。

1911年,清朝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调集重兵镇压群众,为了反击清政府,王维舟回到家乡,和同乡石体元、冉崇根一起拉起了一支队伍青年“义军”,在他们的领导下,清朝宣汉知县仓皇出逃,东乡革命政府成立,王维舟遂担任了宣汉警备队的队长。

1912年,袁世凯篡取革命果实,疯狂屠杀革命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维舟又参加了反袁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因为对旧军队中勾心斗角、争地夺利的做法不满,1920年,他毅然弃军离川,奔赴上海。

在上海,王维舟认识了朝鲜共产党员金笠同志,在金笠的介绍下,他加入旅华朝鲜共产主义小组,并前往苏联学习军事。

王维舟留学苏联,就是为了寻找一条新的救国之路,可因为当时国内战局不稳,再加上他救国心切,1921年,王维舟在留学半年后,便从苏联启程回国。1923年,因为母病,王维舟又回乡执教,他在清溪创办了新群女校和宏文高小,利用教育的机会,其在四川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参加革命。

1925年,中共中央派王维舟到武汉进行工作,王维舟随后又辗转在广州、武汉任职,并在广州农讲所学习农运。

王维舟是在1927年8月重回川东搞工农运动的,当时,四川地区局势不稳,由于常年军阀混战,四川百姓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创建川东游击队,王维舟和时任川东红军游击队的雷玉书、李家俊等人秘密组织工农武装暴动,在连续的作战下,川东游击军终于发展壮大,并成为了敌人无法撼动的一支力量。

1933年,红四方面军与川东游击军在宣达会师,王维舟担任了新成立的红33军军长,并成为了川陕红军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王维舟虽是红四方面军的军长,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他也常常参与总指挥部决议,因为对张国焘实行整肃扩大化的做法不满,1934年,他便被调离了红33军的领导岗位。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王维舟受到了毛主席的召见,此后,其又连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等职,并为我军解放西北、西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已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王维舟主管民族工作和中央监察工作,在大跃进等特殊的年代,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为党中央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1970年1月10日,王维舟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蔡奎。与王维舟搭档的川东游击军政委蔡奎,系四川大竹人,他原名蔡少光,毕业于梁山师范学校和万县军事政治学校,是川东游击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蔡奎和王维舟经历相似,他们都曾背井离乡,也都在小学执教,大革命失败后,蔡奎回到川东组织游击队,由此便成为了川东游击军第三路军的负责人。

蔡奎是从蓬溪起义中走出来的将军,蓬溪起义后,旷继勋将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交由蔡奎指挥,在他的领导下,这支部队逐渐发展成了川东游击军第三路军,并长期活跃在梁山地区。1930年,川东游击军在虎城乡成立,王维舟任司令,蔡奎则任政委,后又出任梁山中心县委书记和第一支队政委等职。

1932年7月,由于叛徒金方勋的出卖,蔡奎在南岳万新寺突围时不幸被捕。同月23日,他被军阀刘存厚杀害,年仅25岁。

杨克明。川东红33军政委杨克明,又名陶正,四川涪陵人,毕业于涪陵中学,曾任四川第二路红军游击队宣传员、第2大队第1中队队长、中共梁达中心县委书记、红四方面军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干事和红5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杨克明是川东第二路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他早年曾参加过涪陵的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领导了梁山、达县等地党组织的恢复工作。红33军成立后,杨克明率部参加了反“六路围攻”战斗和万源等战役,因对张国焘左倾做法不满,1934年后,他被调离红33军领导岗位,并担任了红四方面军补充师师长等职。

1937年1月,杨克明参加西路军西征作战,在高台战斗中,他和军长董振堂指挥全军坚持作战,直至全部壮烈牺牲。杨克明阵亡时,年仅32岁。

蒋群麟。红33军97师师长蒋群麟,四川开江人,他1928年入党,曾任中共广福支部书记和川东游击纵队第3支队支队长等职。

蒋群麟是王维舟在红33军的得力助手,他作战勇敢,又极富韬略,深为王维舟所信赖。1934年,因为整肃扩大化,蒋群麟不幸被错杀,时年24岁。

龚堪彦。与蒋群麟搭档的师政委龚堪彦,四川达川人,他16岁入党,参加过成都地下工作,曾任川东游击军宣汉东区特支副书记、第2支队政委和宣汉县委书记等职。

龚堪彦和蒋群麟是革命挚友,1933年11月,因为整肃扩大化,龚堪彦不幸牺牲,年仅22岁。

冉南轩。红33军98师师长冉南轩,四川宣汉人,参加过宣汉七里峡起义,曾任川东游击军第3支队锄恶团团长、新编川东游击军第1支队队长等职。

冉南轩是川东第一个党组织清溪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始人之一,他早在1927年就参加了革命。1933年,红四方面军发起反“六路围攻”战役,冉南轩在作战中途被调往后方,由于整肃扩大化,他被张国焘秘密杀害,年仅30岁。

王波。红99师师长王波,系王维舟的侄子,他20岁入党,参加过川东游击军的创建,曾任川东游击军第2支队支队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步兵学院教育长、吉林省军区警1旅参谋长和云南省冶金工业局办公室主任等职。

王波与王维舟既是亲属,还是革命同志,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在湖南和云南工作。1999年,王波因病病逝,享年91岁。

川东红33军组建时,因为正值反“六路围攻”的关键时期,所以徐向前、陈昌浩便将该部调往前线参战。

在万源、宣汉等战役中,红33军损失很大,因为这个缘由,张国焘在战时对红33军进行整训,并将红33军一些干部调往后方,如此,川东红33军的军长,便由副军长罗南辉继任,政委是张广才,李荣则任参谋长。

1934年10月,红33军被整编为2个师4个团,除原有的红98师、99师保持不变外,红97师被撤销。其中,红98师的新任师长,由吴世安担任,政委吴诚忠;红99师,师长王波,政委王德安。

1936年1月,红33军与红5军团合编为红5军,该军番号随之取消。

罗南辉。红33军新任军长罗南辉,四川成都人,他参加过蓬溪起义,历任四川江防军第28军第7混成旅营长、川东特委军委书记、四川省委锄奸小组组长和南充中心县委军委书记等职。

罗南辉在参加红四方面军之前,长期从事兵运工作和特科工作,他曾在川军第28军、29军拉起了数支革命武装,为川东游击军的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33年,红四方面军发起反“六路围攻”战斗,罗南辉拉起一个连参加革命队伍,因为这个贡献,他被提升为红33军副军长。

罗南辉不仅做兵运工作出色,还有很强的军事领导才能,红33军整编后,罗南辉继任为军长,在反“六路围攻”等战斗中,他率领所部多次以少胜多,并受到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罗南辉出任左路军红33军军长。

罗南辉在红四方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负责全军的后卫和后勤工作,为此,红33军与红5军团合编后,他则出任红5军副军长,并协助董振堂指挥作战。1936年10月23日,罗南辉在会宁县遭敌机轰炸英勇牺牲,年仅28岁。

李荣。与罗南辉搭档的新任参谋长李荣,28岁参加红军,参加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历任红军公略步兵学校营长、红军左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谋和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李荣是我军难得的一位军政全才,他不仅军事才能突出,还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在红军和抗日战争中,他多次为总部排忧解难,深为中央领导所信赖。1940年7月,李荣在临洺关指挥战斗时不幸牺牲,年仅39岁。

吴世安。除了李荣,新任红33军98师师长吴世安也是我军的一员名将。吴世安是湖北黄安人,他1929年入党,参加过黄麻起义,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

吴世安出身贫苦,小的时候,他曾学过种地,后来,吴焕先同志到黄安领导农运,吴世安在吴焕先的引导下,参加革命,并成为了我军中的重要一份子。

别看吴世安年龄小,他打起仗来,却十分勇猛,在红军时期,他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一系列战斗,直至升任为红33军98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世安先是在抗大第四期学习,后又进入前线,并连任八路军115师特务团团长、八路军苏鲁支队副支队长、新四军第2师4旅副旅长和新四军第5师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在吴家新场、中原等战场中,他多次取得辉煌战绩,并受到了新四军总部的高度赞扬。

解放战争时期,吴世安继续在湖北任职,这一时期,他出任陕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34旅旅长和鄂西北军区一分区司令员等职,为解放湖北、河南两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吴世安主要在武汉军区任职,并相继担任湖北省公安总队队长、武汉卫戍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1984年8月4日,吴世安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73岁。

吴诚忠。与吴世安搭档的红98师政委吴诚忠,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他是安徽金寨人,曾担任过红四方面军通讯队排长、红4军11师副师长、红9军25师政委、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副团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和中原军区第二旅旅长等职。

吴诚忠在红军时期亦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一系列战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他跟随陈赓大将领导指挥了响堂铺战斗、神头岭和百团大战,为八路军386旅的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吴诚忠先是在中原军区任职,参加了中原突围战役,后又进入晋冀鲁豫野战军,并连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4旅旅长、河南军区陈留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大西南的战斗,都有吴诚忠的一份功劳。

建国后,吴诚忠主要在河南任职,这一阶段,他不仅是河南军区干部部部长,还主管着武汉军区的后勤工作,因为其特殊的贡献,1955年,吴诚忠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8年10月,吴诚忠因病在北京病逝,终年57岁。

综上,川东红33军的11位负责人,除王维舟、吴世安、王波和吴诚忠四人幸存至解放后外,其他7人皆壮烈牺牲。他们都是人民英雄,也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怀念。

上一篇: 沁园春长沙的翻译(沁园春长沙的翻译五十字)
下一篇: 史前人类(史前人类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