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代最著名的乌克兰作家,当数冈察尔了。
冈察尔生于1918年,于1995年去世。
苏联作家(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
冈察尔的短篇小说《永不掉队》曾经编入当时的中学课本,直到最近,还被中国的出版社再版予以重印。
这也是少数的苏联时期的文学作品能够再次出版的案例。
冈察尔大部分的小说,都曾经翻译成中文,在前苏联作家中,翻译量达到他这样的密集度的作家,并不多见。
部分冈察尔作品的中文译本
笔者对冈察尔的关注,是从他的一本写于1963年的小说《小铃铛》开始的。
之前,笔者并不喜欢苏联小说,总觉得苏联小说粗大笨,粗糙、沉重、遥远,但是,从《小铃铛》及另一本苏联小说《鱼王》开始,却被苏联小说的灵动、宏阔、深邃的气息给彻底征服了,从此成了一个苏联文学的崇拜者。
《小铃铛》这本小说,当时还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把和平状态下的那种时光缓慢,给绘声绘色地揭示出来了,读完之后,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从标题看起来,这是一本儿童小说,的确,小说里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可以说,最初阅读时,被这本小说吸引的,正是小说里洋溢的青春的骚动与纯真,而这种像蜃气一样流动的青春美好,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自然地散发出来。
如今,在俄乌战事乌云密集的情况下,我们再来读一读冈察尔的这部小说,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小铃铛》的可贵之处,是小说里描写了那种慵倦的、停滞了的、宁静的和平状态,把那种时光已经停止了的安宁时光,用一种诗意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
但是在小说的和平的时光里,一直充斥着一种战争的阴影。
在1963年的那个年代,作者冈察尔就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世界的不安宁的阴影,不能不说作者的先知先觉。
战争的阴影来自于何处?
在小说描写的当时的苏联环境下,战争的威胁,无疑是来自于苏联的境外。
而当时的乌克兰仍是苏联的一部分。这样,乌克兰的承受,也就是苏联感知到的外在的威胁。
所以,乌克兰感知到的威胁方向,就是苏联的压力方向。
在小说里写到飞行员为什么必须起飞训练,是“因为在别的一些国家也有许多飞行员正在整装待发,只要命令一下,他们将把原子弹带到空中……”
这时候的乌克兰人站在苏联的大旗下,共同抵御的是来自苏联境外的军事力量的威胁。
小说里写到乌克兰的老牧人,一直警戒地渴望着和平能够在乌克兰的土地上一直持续地存在着。
小说里感叹地写到,这块土地上的“这些年轻人就像青草一样长得真快!这一带土地受过多少次蹂躏,人们受过多少次折磨……而生活在前进,草原又开遍鲜花,焕然一新……”
小说里描写那位老牧人在中学毕业晚会上,祝贺那些毕业的学生们:“祝你们幸福,但愿你们别遇到战争!”
这位饱受战争伤害的牧人,清理出在二战期间曾经被填堵的枯井,恢复了出水的活力,为此,他旧话重提,再次诅咒可恶的战争:“但愿谁也看不到第三次大战!第三次大战以后大概干脆不用淘了,世界所有的井都干了……”
因为第三次大战爆发的话,那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战争的创伤已经愈合,这块土地上,也不断武装自己,保卫自己的和平,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撕开战争裂口的,却是来自于内部的崩溃。
事实上,《小铃铛》里描写到的享受着和平时光的乌克兰的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乌克兰的土地上,真的爆发了残酷的战争。
而荒诞的是,这场战争,却是乌克兰与俄罗斯成了绞杀的两个对立方。在冈察尔写作的时代,他再有预见性,也想象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降临一场同样会杀红了眼的战争。
这两个战争的双方,在小说的情境里,当时它们还拥有共同的边界,共同的防御,共同的价值准则。
这种内部的撕裂,才是比战争更为残酷的一种伤害。
《小铃铛》里描写的那些刚刚毕业的年轻男孩与女孩,当时在和平的天空下,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发自天性的爱情,而今天,他们再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看到战争自天而降,正像是小说里的他们的前辈一直担心着的战争魔爪,还是向他们及他们的后代,露出了狰狞。
如此再来看看《小铃铛》里的慵倦、宁静、迟滞的和平,是多么的令人怅惘啊。
和平的时光,单调到乏味,慵倦到疲惫,奢侈到多余。这就是《小铃铛》里对和平时光的一种特别的描写与发现。
这也是当年笔者喜欢这个小说的原因,因为小说里的那种宁静时光,确实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不妨摘抄一下和平状况下乌克兰少女给夜晚带来的那种特别的美好:“这些少女就象青春一样战战兢兢,就象青春一样微微笼罩着一层轻愁。她们彼此搂抱着向前走去,而这轻轻的、充满沉思、略带哀愁的歌声便随着她们飘荡。她们这充满沉思的歌声、这过早的明净的哀愁、这等待着一种不可知的、令人神往的事物的心境,跟草原上静谧的暮色,跟头上辽阔的星空,跟维大利自己的心情都多么谐和……”
《小铃铛》里的战争防御方向,从对外部转向了内部,才是最致命的对那些期望和平的人民的最深重的伤害。
可以说,苏联解体的金属内应力,依然没有散尽,还在持久地伤害、蹂躏着这块土地。
《小铃铛》正是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幸福生活,也更衬托出今天残杀的悲凉与无奈。
相关链接: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意识流技巧,160年后依旧历久弥新
《人世间》采用罪案小说开端,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影响
“老婆是人家的好”出自何处?《人世间》中秉昆喜欢的书里有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