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曾志忞(曾志忞的忞怎么读)

曾志忞(曾志忞的忞怎么读)

曾志忞(曾志忞的忞怎么读)中国近代音乐(一)向阳光曾志忞(曾志忞的忞怎么读)一、近代音乐的发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门户,我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就是说,清末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英、法、美等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瓜分侵略,清朝政府实

中国近代音乐(一)

向阳光

曾志忞(曾志忞的忞怎么读)

曾志忞(曾志忞的忞怎么读)

一、近代音乐的发端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门户,我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就是说,清末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英、法、美等国加强了对中国的瓜分侵略,清朝政府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对内疯狂镇压奴役人民,故而中国便由封建社会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只有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并推翻清朝政府,实行民主,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因而自此以后,各地人民不断地掀起了反帝反清斗争,规模比较大的为白莲教,天理教斗争、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等,但都被满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下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和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传入中国,西洋近代音乐也在这一时期大规模传入,使中国传统音乐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故此,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史就是外来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历史,即大碰撞与大融合。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以及中国洋务运动的影响,使得这一变化更加的迅速,其中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学堂乐歌”的出现。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学堂乐歌”登上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舞台。也就是说,中国近代音乐(歌曲)创作,发端于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时期。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为了救亡图存,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效法日本,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大胆提出了“废科举,办新学”的具体要求。在维新变法运动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便开始兴起。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

清末,中国向国外,特别是向日本派出大量留学生,于是,我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真理,便纷纷出国留学。这些早期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认识到音乐教育之于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因此有些人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如肖友梅、李叔同、曾志忞等人,回国后成为了早期的音乐教师。这些“海归”们自发地采用欧美、日的一些流行歌调填上新词在“新式学堂”中教唱,或编成新的歌曲以推广新乐。这样一来,“学堂乐歌”便应运而生,不久,就在我国各地逐渐兴起。

“学堂乐歌”是我国最早期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就是20世纪前后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歌唱文化,一般是指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和课上所唱的歌曲。这里面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者有很多,其中像时任民国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他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音乐教育工作会议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以美育带宗教”的教育方针也成为了我国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蔡元培部长的竭诚帮助下,并通过肖友梅先生的努力,于1927年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

上一篇: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指的是哪里)
下一篇: 猫屎咖啡(猫屎咖啡是怎么来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