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厓”,这个字的意思是“我”,客家人念做“ngai”,但它在字典里是不存在。
这是客家人独创的文字。从字面上看,走到了悬崖边上,再无路可走的人,就是客家人。
客家人的由来(成都客家人的由来)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这个在闽粤赣边区择山而居,喜欢穿蓝色布衫,并操着一口古老方言的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夷蛮”部落。就连客家人自己对自身的来历也不甚明了,他们只记得祖祖辈辈似乎总是在不停地迁徙,从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
在梅州客家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关于客家源流这样的描述:“原本的汉族中原人士,历经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在南方多地逐渐形成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
(来自摄图网)
(来自摄图网)
(来自摄图网)
客家围不仅有圆形、方形和半圆形,还可以呈棋盘状或者排列状。但不管形制如何,无不反映着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客家围龙屋▼
建筑是一种可以解读人们精神世界的语言,在当时的历史背景里,客家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定是有所戒备的。他们把房子盖成高大且封闭的圆形或方形,最明显的用意便是防御。
▲摄影?孤城
在客家人心中,母亲的意义显然更加深刻——母亲的足印,背负着客家人的轨迹;母亲的耕耘,培植出客家人的体魄;母亲的哺育,创造了客家人源远流长、枝繁叶茂的奇迹。
因此,就算身处贫瘠的山野,客家人也能从中汲取到生生不息的动力:生活的艰辛炼造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性;资源的匮乏使他们不畏险阻,勇于拓荒;聚族而居的习俗让他们易于组织和领导;尊师敬祖的传统又塑造了他们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所以,当客家人走出大山,他们便成为了一支不甘屈服、开拓进取的力量。
无论是宋末的抗元,明末的抗清,还是近代的抗日,但凡民族危亡之际,客家人的身影总是活跃在战斗的最前线。等到刀枪入库,天下太平,他们又在商业的战场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这个曾经漂泊无依的民系,如今已繁衍了近一亿人口,他们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声望,他们所取得成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注意,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客家学。
从避乱逃荒,到扬帆出海,客家人的脚步其实一直都未曾停下。世界上还有一个总是在迁徙的族群——吉普赛人,他们流落天涯,被人四处驱赶。但不一样的是,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还有一个中国,永远是家。
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