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4年的抗战,中国取得了最后胜利,可是这场胜利队中国而言是一场惨胜,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伤亡,房屋田地被毁无数,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就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军队遭到了一次大惨败。
1944年4月,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了《1号作战计划》,该部分作战计划被称为“河南会战”,中国则称其为豫中会战,中日双方的指挥官分别是蒋鼎文、汤恩伯和冈村宁次。
蒋鼎文是浙江诸暨人,被誉为“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名气主要来自于北伐时期,他对仕途的把握非常准,1924年黄埔成立,当时他是大元帅大本营兵站总监部上校参谋。
蒋鼎文四集团军(飞将军蒋鼎文)
可是他却宁愿连降4级到黄埔担任上尉教官,由此获得蒋介石器重,至于汤恩伯就更不用说了,他是金华武义县人,其岳父是国民党元老陈仪,他的前途多半是岳父提携,他对蒋介石几乎言听计从。
作为将军,这两个人的带兵水平都很一般,普通的战役他们或许可以应对,可是指挥几十万的大作战,他们两人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然而蒋介石用人,向来是看人不看才。
日军为这次战斗准备了691辆装甲车,其中坦克225辆,从这些武器就可以看出日军的强悍,中国方面则在蒋鼎文的指挥下,调集了30万大军,他明白在武器劣势的情况下,只能拼人数了。
在整个豫中会战期间,一共发生了三次影响颇大的战斗,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围攻许昌,日军第62师截住了国民党军队的退路和救援道路,1944年4月29日,日寇攻占了颍河两岸的阵地。
坚守许昌的新29军在激战多天后,接到撤退命令,然而不幸的是,在撤退途中师长吕公良牺牲,部队继续向叶县转移,另一方面,汤恩伯的第13军在登封地区对日军第110师团展开反击。
战斗中日军使用了战车,由于缺乏打击装甲车和坦克的武器,中国军队士兵只能选择用身体炸坦克,参与战斗的第9军和第13军被日军分割,战斗失利后,中国军队开始撤退,阵地失守。
在洛阳攻守战中,中国守军共计9个团,日军则是14个步兵大队和1个重炮兵大队,在日寇的强烈炮火之下,洛阳外围阵地迅速丢失,守军退入城中,双方一度展开巷战,5月25日,日寇占领洛阳。
豫中会战打了37天,日军打通了平汉路南段,几乎占领了沿途各个城镇,这次战斗中,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牺牲,是此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第一战区战损严重,令人心痛。
根据日本防卫厅研究所统计,此战中日军伤亡3350人,中国军队伤亡32290人,几乎是日军的10倍,30万大军与14.8万日军作战,竟然惨败如此,战后第一战区正副司令蒋鼎文和汤恩伯被撤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