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好坚持,以收藏说事,学棋斋主是认真的!
#象棋棋谱##象棋实战学习#
敬谢不敏(敬谢不敏是什么意思)
日期:1993-12-10
局势图
如局势图
1.兵六进一!本来就伏兵六进一杀!
3.马六进七马1进3只能敬谢不敏了!
4.兵六进一
何顺安(1923-1971)浙江鄞县人,生于上海。
年轻时学棋,经常看到杂志书籍上何顺安的名字和对局。
他1940年师从名手李武尚学棋,进步神速。棋艺以细腻见长,对五七炮进三兵等开局研究颇深,并善于谋子,每能以一兵、一卒之微挫败对方。
1945年因攻周德裕的擂台赛获胜而一举成名。1947年后多次获得上海市象棋比赛冠军。1958年与1960年先后获第三届、第五届全国象棋比赛亚军,并多次获得全国象棋赛的前六名。
著作有《当头炮进三卒》、《弈径》,以及与李武尚合编的《象棋大观》等。
何先生可能是最悲情的象棋家了。
我国第一批象棋大师、特级大师评定时(1982年),何先生已经去世了(1971),所以他连象棋大师都不是。
1960年,当年他胜了杨官璘,以为冠军在握了,却因为小分,只得了亚军。那年的全国冠军就是年仅15岁的胡荣华。
据《胡荣华的象棋人生》记载(第213页-214页):
小胡兴匆匆地走到何顺安、徐天利跟前,便说,“我赢了刘忆慈老师了。”
“是吗。这么说,我俩是同分了,杨官璘也跟我们同分。”何顺安也很兴奋,总以为自己赢了朱剑秋,可能是冠军了。
”你们三人同分,那谁是冠军呢?”徐天利问。
“刚才我问裁判员了,说我是第一,因为我的小分比较高。”小胡作了回答。
“是吗,裁判员算过分啦?我还以为我是第一呢!不过,你拿冠军也很好,都是为咱们上海市争光嘛!”何顺安兴奋而又感慨地说。
“我大概命中注定没有冠军的命。1958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比赛中我和李义庭最后同分,按现在的规则。两人同分时按对手分决定名次,我应该是冠军,可是当时却以用时多少来决定名次,我只得屈居亚军。而这一次按对手分计算名次,我又屈居亚军。岂不是我命中注定得不了冠军吗!”
小胡同情地说:“我把冠军让给何老师吧!”
“那怎么行呢,规则不允许的!”何顺安断然否定。
徐天利便宽慰何顺安:“老何,你也就别怨命了,下一次努力再争取吧”
引用这么长一段,就是为何顺安先生惋惜之极,谢谢何先生对象棋事业的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