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也谈《生命册》的人性探索:追溯城乡时代变迁的“心灵史诗”

也谈《生命册》的人性探索:追溯城乡时代变迁的“心灵史诗”

也谈《生命册》的人性探索:追溯城乡时代变迁的“心灵史诗”2015年,李佩甫《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生命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与人。

2015年,李佩甫《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生命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探索的_奥秘探索_探索星球

《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在从传统乡土到现代都市的巨大跨越中,李佩甫深切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们。他怀着经典现实主义的雄心和志向,确信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可以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生命册》以沉雄老到的笔力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快与慢、得与失、故土与他乡、物质与精神,灵魂的质地在剧烈的颠簸中经受缜密的测试和考验,他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生命册》正如李佩甫所深爱的大平原,宽阔深厚的土地上,诚恳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茅盾文学奖颁奖辞)

《生命册》是李佩甫2012年4月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是其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生命册》是一部在反映现实生活和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方面探索力度很大的长篇小说作品,书中不仅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还书写出了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

探索的_探索星球_奥秘探索

著名作家李佩甫先生

细细探究,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可以说,李佩甫用五十年的生命和心灵史写就了这部生命册页,在各种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这本书的实质是一部自省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生命本身的思考和感悟,反映了中原文化的独特生存环境,挖掘了中原文化底蕴,是一本厚重的“生命之册页”。

下面我们就从开放式的叙事结构、土地和人性的内在呼应、人物刻画三个方面阑探索这部生命册页的秘密。

01

开放式的叙事结构——作品是一种艺术创新型的树状结构,复杂、开放、多元

①从花草树木、风土人情写起,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人际关联网、地理环境及一个村庄五十年的生存状况

《生命册》的主人公“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吴志鹏,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混得再荣光也被村里人叫着乳名“丢”。

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转变为“北漂”枪手、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以及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

“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的人,在作品中被安置在省会城市工作后,串联起了“骆驼”、“老姑父”、“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可以看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纷纷扰扰的世界。

最终在时代的剧变中,“我”失去了精神的依傍和皈依,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名副其实的“孤儿”,被扎坏一只眼睛,躺在医院里反思自己这一路的荣华与失落。

②全书采用了开放式的放射性叙事结构,整个构架像一株生长在中原大地上的根深叶茂的大树,将进城和离乡巧妙地穿插了起来

李佩甫在作品中把小说分成了十二章,这些章节里的叙事和人物全部由“我”贯穿起来,“我”游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将整个村庄的人们用一种神奇的近乎于卑微的力量和城市联结在一起。

这里面的每个人都通过他们或大或小的事情将已经感觉自己要成为城市人的吴志鹏,一次次热情而执拗地拽回到他的起点处,他觉得自己在城市中游走,又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植物。

而实际上,他们,吴志鹏和他背后的这些乡亲们都像是扎根生长的某种植物,有的能长成参天大树,有的终其一生也只能是灌木丛。

他们之间的关联,枝枝蔓蔓,放射状地交织,也像是一株生长在中原大地上的根深叶茂的大树,将进城和离乡巧妙地穿插并汇集在一起。

02

土地和人性的内在呼应——主题表现是农民和城市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在这部小说里,城市与乡村两个社会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从乡村和小城镇走入物欲横流的大都市的很多人,在光怪陆离中逐渐丧失了曾经的理想与目标,表面上获得了一时“成功”,但最终依然为都市所抛弃。

李佩甫自己说:“创作是要用认识和眼光照亮生活之后,以独一无二的表述方式在文本中键入意义。文学肯定有当前社会生活的影子,但文学不是生活本身,写作和生活是两码事,做假的创作必须经过长期的思维浸泡与消化,也并非深入生活就能写作。”

李佩甫在作品的主题上不止一次写过乡村对于权力的崇拜和神化,《羊的门》《城的灯》《平原客》中都有过深刻的表现,巴尔扎克曾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为平原三部曲的终结篇,作品中再一次大张旗鼓地写到乡村和城市的关系,写到土地和人性的内在呼应是自然而然的。

奥秘探索_探索的_探索星球

吴志鹏的对于乡村是“离开—返回—再出发”,对于城市是“进来—短暂的别离—平安归来和融入”,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吴志鹏这里随时可以也必须能够随时做到城市人和农村人状态的无缝对接。

这个主题上的表现也采用了对应的象征意义,人可以生病,身体的病痛和心灵精神上的抑郁,树木也一样,也会出现“聋”和“瓦损”的情况,“聋”是指植物的枝枝蔓蔓纠结缠绕在一起,“瓦损”则是指作为树木的年轮都会弥散,年轮的边缘看上去混混沌沌。

小说的主题在通过吴志鹏以及他身边的这些农村同乡生存状态的刻画,告知读者生命不管是否远离乡土,都要力求灿灿烂烂地活、蓬蓬勃勃地活,活到极致浓烈,活到热情奔放,这才是本书命名为《生命册》的原因吧。

03

人物刻画——本书中的人物几乎无一例外表现出配合默契的生命激情,且愈挫愈勇,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评述李佩甫这部《生命册》一个突出的思想艺术成就正在于:作家以其积累深厚的艺术功力对于他笔端这些沉重异常的灵魂世界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与表现。

小说中作者将每个人都当成植物来写,不仅写每一棵树的枝干、叶脉和花朵,还写出了每一棵树扎根在地下的虬枝根须庞大芜杂,那根须直扎向人性最深处的土壤和黑洞,呈现出令人惊骇的样貌。

①主人公吴志鹏的城乡精神归属出现认知上的缺失

和刘震云写的同题材小说《一地鸡毛》相类似,吴志鹏和小林都是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进了单位的人,这单位无论好坏,城市无论大小,就给同乡带来了已经扎根城市的错觉,他们不去想每一年有多少毕业生涌入每一座城市,不去想在城市里生存的生活成本有多高,但凡遇到点事,恨不能敲锣打鼓告知所有人:不怕,俺们城里有人!

探索的_探索星球_奥秘探索

《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北京工作

吴志鹏在城里的融入,被家乡那些人时刻来搅扰一番,吴志鹏知道若不是自己考上学,若不是村里人的帮衬,他这个被村里人叫做“丢”的农村娃娃,也不过就是个窝在哪里的打工仔一个。

和北京部委某机关工作的小林每天陷身在家里的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一样,时吴志鹏也常找不到自己该身在何处,他在城市的九曲流觞、雕梁画栋中不说举步维艰,但还是感觉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虫嫂是个侏儒样的“小人国”,从出生起就被鄙视嘲笑,但是虫嫂生活的力量坚不可摧

虫嫂身体上比别人矮,是个小侏儒,但是她却豁达乐观地对现况全盘照收,已经是这样了,那就只能活下去,像别的女人一样,结婚生子、养家糊口、供养孩子读书、养育他们成人,同时还要养活自己残疾的丈夫。

虫嫂的“豁出去”让人没有办法,那是一种随处可以偷东西的勇气,没羞没臊,没脸没皮,没有理也不饶人,反正要活人啊,虫嫂就这样将孩子养大。她的那种无所谓的大无畏勇气,归根结底是因为作为母亲,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母亲,她要尽一切心力让孩子们活得能略微好一些。

为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好好活着,她甚至罔顾尊严和道德标准,她的人生哲学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活着,尽量不拖累别人,所以她身上带有悲壮感。

虽然看了她的作为会令读者不舒服,但她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量和精神状态仍然堪称是作品中的一抹亮色。现实就是这样通过文学的样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04

结语:小说写出了村庄的生长史和城乡关系的变化

《生命册》是中原文化生态的真实写照,挖掘了中原文化的底蕴,写出了村庄的生长史和城乡关系的变化,是一部很有分量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小说的语言也颇有韵味,富有诗经笔形手法运用的美感,并对中原文化精神生态文明做了力所能及的剖析和展示。

奥秘探索_探索星球_探索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城市和乡村,两个节点,在这茫茫中原大地上吴志鹏在慢慢探索寻找着自己的归途,在土地和人性之间吴志鹏在摸索前行,寻扎着精神上的回家的路途。

(文/秋水)

上一篇: 129年前的10.28,第一部动画诞生!一场属于动画人的追梦之旅开始了!
下一篇: 考古学对文化溯源的意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