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舟山马岙历史文化遗存调查与保护利用综合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舟山马岙历史文化遗存调查与保护利用综合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舟山马岙历史文化遗存调查与保护利用综合研究历史村镇 文化遗存 保护与开发 乡村振兴 马岙

【摘要】:历史文化遗存是当地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不仅对研究区域历史文化演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展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增强群众认同感和自豪感、保护区域历史文脉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岙有着近6000年的人类活动的历史,被称作“中国海岛第一村”,也是“海岛文物之乡”。厚重的海洋文化底蕴,让这里留下许多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舟山群岛新区大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马岙正通过保护利用农渔村历史文化,打造新农村文化样板,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积极推进“全景马岙”建设,打造海岛地区乡村振兴的“全新样板”。本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乡土历史文化遗存开发保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马岙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地毯式调查,全面收集和整理了马岙历史文化遗存第一手调查资料。在田野调查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马岙历史文化遗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而对马岙22处主要历史文化遗存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马岙一级历史文化遗存为3个,二级历史文化遗存5个,三级文化遗存14个。马岙历史文化遗存总体保存完好,但受到自然条件侵蚀、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遗存保护资料来源有限、整体性开发力度不够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论文最后结合马岙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现状,从构建分类分级的保护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培育高素质专业管理团队、加强历史文化村镇规划与实施、推动历史文化遗存整体开发与联动开发等角度,对马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以及海岛渔农村乡村振兴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上一篇: 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下一篇: 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历史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