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語の意味

中国語の意味

中国語の意味历史本文中国語の意味 :

历史本文中国語の意味

历史本文の例文辞典で历史本文に一致する見出し語は見つかりませんでした.

本文

běnwén①所指的这篇文章:~准备谈谈经济问题。②原文(区别于‘译文’或‘注解’)。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基本解释:关于个人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理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同他在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关,还同他的性格、能力、道德品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和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程度相关。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和加速社会的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更不能主宰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亿万普通个人与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创造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拼音:zhōng guó dì yī lì shǐ dàng àn guǎn 注音:ㄓㄨㄙ ㄍㄨㄛˊ ㄉㄧˋ ㄧ ㄌㄧˋ ㄕㄧˇ ㄉㄤˋ ㄢˋ ㄍㄨㄢˇ 词语解释 中国国家档案馆之一。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文献部。曾多次更名,1980年改今名。馆址北京。藏有1371年至1911年明清宫廷档案和中央机关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基本解释:中国国家档案馆之一。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1964年改现名。馆址南京。藏有民国时期中央政权机构及其直属单位档案。

中国历史

远古时期与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 代 起 讫 都 城 今 地 夏 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 安邑 山西夏县 阳翟 河南禹县 商①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亳 河南商丘 殷 河南安阳 周 西周 约前11世纪—前771② 镐京 陕西西安 东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汉 西汉③ 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东汉 25...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基本解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建于1959年。收藏中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展出中国从一百八十多万年前的原始人类至1911年清朝灭亡时期的历史文物。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朝代 事件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 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nbs...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基本解释:关于人民群众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理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条件的限制。

南海湾国家历史公园

南海湾国家历史公园基本解释:在加拿大纽芬兰省北部。考古学家在此发现11世纪古挪威人遗址,证明北欧人比哥伦布早400年到达美洲。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

历史

lìshǐ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ㄧ人类的~。②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③过去事实的记载。④指历史学。

历史小说

小说的一种。 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但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有一定历史依据。 ?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 “对于历史小说, 则以为博考文献, 言必有据者, 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 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历史编纂学

[historiography]指撰写历史。特别指在撰写历史时批判地审查资料来源,去伪存真,再把它们综合成经得起批评的记述文字。西方修史的传统自始就有两大趋势:一种认为历史是史料记录的积累;另一种则认为历史是解释因果关系的故事叙述。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后来的修昔底德,都强调在叙述当代发生的事件时必须要获取第一手资料。到了4世纪,基督教的历史编纂学成了主流,他们...

历史唯物主义

lì shǐ wéiwù zhǔyì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

lìshǐ wéi xīn zhǔyì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基本解释: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按研究内容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地图学等。

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基本解释:也称“历史观点”。将历史的现象、事件、人物置于特定历史过程中考察和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之一。认为历史具有总体上的不可逆性和前后的继承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历史非决定论

历史非决定论基本解释:一种主张社会历史过程没有因果性、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论。认为社会历史是杂乱无章的偶然事件的堆积,任何社会现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不可重演,历史不能预言。

历史剧

lìshǐjù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历史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基本解释:①即“历史唯物主义”。 ②社会历史过程自身的辩证法。即社会历史现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

历史循环论

历史循环论基本解释: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

历史宿命论

历史宿命论基本解释:一种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不可抗拒的、不可避免的神秘力量(天意或命运)所决定的理论。它完全否定人在历史上的自觉能动性,主张服从天命。

历史观

lìshǐguān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历史因素论

历史因素论基本解释:一种认为社会历史由多种因素(原因、条件)决定的理论。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感性、理性等方面的多种因素平等看待,反对区分主要的和次要的、决定的和非决定的原因。认为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同等程度上影响其他方面并受其他方面影响。

历史语词

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 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 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上一篇: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思想纵横)
下一篇: 论马克思历史观的生成性本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