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地评线】南方网评:以文史研究之优长,创人文学术之辉煌

【地评线】南方网评:以文史研究之优长,创人文学术之辉煌

【地评线】南方网评:以文史研究之优长,创人文学术之辉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内外赢得一定声誉,付出的努力值得肯定。

文史哲三个字,透着书卷气,吹着研究风,充满大学问,有着大贡献。事实是,1951年创办的《文史哲》伴着共和国一起成长,既见证了新中国的壮丽辉煌,又创造了《文史哲》亮眼成就。远的不说,仅改革开放以来,《文史哲》几乎囊括了所有相关重要奖项,获得过“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称号、“国家期刊方阵双奖期刊”以及“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期刊”称号,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等等殊荣。《文史哲》凭借其稳定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位居中文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类)海外发行量前四名,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大都订阅、收藏《文史哲》,哈佛大学更将《文史哲》杂志列为她所认可的四家中国大陆学术期刊之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摆在《文史哲》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那么,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应该如何发力?

首先要坚守初心。《文史哲》自创刊以来,始终恪守“学者办刊,造就学者”的原则。“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是学界对《文史哲》的广泛称誉。今后《文史哲》及类似期刊,应继续坚持这一传统,文章要紧密观照现实,推出和培养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出贡献。

其次要守正创新。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文史哲》70年来所享有的盛名,与它发起的一场又一场著名学术论战与重大讨论密不可分。20世纪50年代史学界称之的“五朵金花”即五场重大论战,有三朵盛开在《文史哲》上。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借鉴这个做法,把学术讨论、学术争鸣作为推进学术研究的有效形式,坚持“学术为本,质量立刊”原则。以文史研究之优长,创人文学术之辉煌,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作出贡献。

第三要扩大交流。《文史哲》英文版创刊以来,得到了国际汉学界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海外订户逐期递增,已被十多个国家、将近200所大学图书馆订阅。2018年,《文史哲》英文版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收录,海外声誉影响日益扩大。未来《文史哲》和其它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致力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不仅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也要让世界通过这个展示中国学界成果和动态的重要窗口,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深入理解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给《文史哲》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不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南方网雷钟哲)

上一篇: 历史文献类
下一篇: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