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期 |创刊号
张昭军 主编
商务印书馆2024年6月版
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权威集刊
主办
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文化史研究》编辑委员会
(以姓氏笔画为序)
顾问
刘家和 陈其泰 陈祖武
郑师渠 耿云志 晁福林 瞿林东
主任
卜宪群蒋重跃
委员
王先明 王建伟 左玉河 刘中玉 刘国忠 江湄 孙晓孙燕京 李帆 杨华 肖永明 吴义雄 邹振环 张帆张仲民 张昭军 欧阳哲生 罗检秋 郑大华 贾小叶 晁天义徐义华 郭双林 桑兵黄兴涛 黄爱平 戚学民 梁景和
主编
张昭军
编辑部成员
张昭军 林辉锋 项 旋 贾 琳 徐 畅 常书红
刊物简介
《中国文化史研究》是由文化史研究重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创办的学术集刊,每年两期。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昭军教授担任主编。《中国文化史研究》创刊号近日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中国文化史研究》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守正创新,实事求是,旨在推动从历史中探求中国文化之新义,建设有意义之史学,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中国文化史研究》注重文化史学科建设与理论探索,广泛征集思想文化史、学术文化史、社会文化史、政治文化史、大众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新文化史诸领域,以及运用全球史学、阐释学等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文化的创新性成果。“会古今之要,通中外之邮。”本刊尤期待从会通处入手研究中国文化的重点选题。此外,本刊还设有“文化史理论”“文化史家”“新著评论”等栏目。
刘家和先生为《中国文化史研究》创刊题词
“文化是历史的眼睛”
——刘家和先生《中国文化史研究》创刊寄语
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产生严重分歧,是从近代开始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连吃败仗,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一批向西方学习的人出来。不过,其中有人要把中国的东西全否了,这是虚无主义。持这种虚无主义观点的人中有吴稚晖,即吴敬恒,主张把线装书扔到厕所里去。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像吴敬恒那样的极端主义者那里,梁任公早年难免也有一些。我们中国最初总归是太自负了,可是打败了,到了义和团以后,看起来是没有办法了,于是就反过来了。这中间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不用西学是不行的,但是中国的学问行不行?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打倒,像主张全盘西化的陈序经那样?从后来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肯定是不行的。
我的老师辈中就有这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刚才讲的全盘西化,像陈序经他们那样;另一种就是中国文化是不能否定的。说中国文化离不开中国历史,说中国历史也离不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生命。钱宾四先生就是这么说的。
所以我觉得,中国文化也是中国历史,两者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中国的历史在文化上的表现一向是很辉煌的。我说“历经风雨,多难兴邦”,对不对?我们中国文化是经受过冲击的。西方文化也经历过冲击,但统一性、连续性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属性。西方就不同了。罗马帝国衰亡以后,日耳曼人进去,罗马文化的发展就终结了,基督教文化兴起来了。基督教文化不是罗马文化,也不是希腊文化。中国呢?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尽管有印度文化进来,但中国文化没有被削弱。它不但保持了自己的整体性,还在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更加强盛了,这就是它的连续性。东晋十六国时期,所谓“五胡”即生活在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他们仰慕的是华夏文化,他们自己就站在华夏文化这边,自认为是华夏文化。这个阶段可以说中国文化与罗马文化一样处于最黑暗的时期,可是中国文化却得到了“五胡”的认同。后来的元朝,相对来说统治集团部分人的华夏认同少一点,但元朝的“元”字就是从华夏文化来的,从《易经》来的。元朝初期有好多汉族学者帮助,制度总体设计的思路是来自华夏文化的。清朝的皇帝是少数民族,但彻底华夏化了。据说努尔哈赤能在瓦肆听说书,他的汉语水平可见一斑。他原本就是明朝在关外的官员。因为有诸如此类的情况,所以清朝进关以后,很快就完全华夏化了。
清朝后来不行了,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如果不研究清代的学术,是不能够形成整体的了解的。清代的学术看起来是考据之学,可它是研究更早阶段的学术的一条必经之路。这是我个人的体会。我研究先秦,不敢不从清儒入手。
20世纪以来有一个现象,就是那些很激烈地反对传统的人士,也很重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不是也主张“整理国故”吗?作为五四新青年之一的傅斯年(傅孟真),后来不也“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吗?都离不开“国故”,对不对?
看看1948年的院士。辅仁大学是个小大学,但不能小看。它是一个袖珍型的小而精的大学,那一批院士中它有两个人入选,一个是陈援庵(垣)先生,一个是余季豫(嘉锡)先生。一个小大学,两个院士,而且都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傅斯年也是院士呀,他写了篇文章叫“夷夏东西说”,不是也在搞中国文化研究吗?
我觉得中国文化,现在要讲,目的是把中国的历史讲清楚,因为文化是历史的眼睛。透过眼睛,你就知道它的精神了。历史和文化是一回事。
没有什么是普遍价值观,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是有不同的价值观的,是有它的具体的历史的。但是它们可以交流。远的不说,雅斯贝尔斯不是讲世界上有三个轴心文明吗?西方一个,这个西方是大西方,包括犹太人;中国一个;印度一个。这个观点不同于西方中心论,它承认世界上至少有三个轴心文明。轴心文明是公元前8到公元前2世纪世界上三个地区出现的思想家群体所创造的思想成果,其中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过去我写过文章。我们现在不能用一个文化否定另外一个文化,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否定别人的价值观,不要这样。雅斯贝尔斯这个人是存在主义者,他的有些观点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他认为人类现在还没有达到一个新的统一,未来的轴心文明一定是各个文明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后形成的新的文明形态,这个观点还是有价值的。现在我们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是要经过长期的努力的,要几个文明、几个文化在一起交流互鉴,这样才可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祝贺《中国文化史研究》创刊!祝愿它在未来的中国文化研究和文明互鉴的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2023年10月31日
卷首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表现在其全部历史进程中。历史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之所以能凝聚成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且不断发展壮大,其根本原因即在于中国文化从未丧失过历史活力。中华民族深谙此理,历来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重视历史研究。近代以来,一代代文化史家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潜心治学,不断推进中国文化史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下,人类文明和世界格局发生结构性巨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人们期望从中国文化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须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下,加强中国文化史研究自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多年来,中国史学界一直没有专门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学术刊物。这无疑给中国文化史的学科建设、研究实践、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带来诸多不便,也不符合繁荣发展中国文化的时代要求。
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筹备,郑重创办《中国文化史研究》集刊,作为广大学者交流学术的平台。
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是中国文化历史研究的重镇,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李大钊、梁启超、陈垣、王桐龄、朱希祖、钱玄同、何炳松、张星烺、侯外庐、白寿彝等一大批学术巨擘,在此传道授业、弘文励教,铸就了北师大历史学科光辉灿烂的历史。著名文化史家梁启超、陆懋德、钱穆等在此执教讲学,初步奠定了北师大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传统。改革开放后,北师大历史学科在白寿彝、何兹全、赵光贤、刘家和、龚书铎、王桧林等的率领下,开拓出了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西古典文明比较等新的学科增长点。新世纪以来,北师大历史学科勇于担当文化使命,推出了《中国文化发展史》(8卷)、《中国文化通史》(10卷)、《中国民俗史》(6卷)、《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5卷)、《清代理学史》(3卷)等一批赓续中华文脉、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气韵的精品力作。同时,在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是由中国史学会直接领导的全国性二级专业学会,2023年9月在山东济南成立。学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团结广大史学工作者,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形成、发展、变迁的内在机制与演进路径的实践研究和理论阐释,为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这一切,为办好《中国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中国文化史研究》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开放包容,旨在推动从历史中探求中国文化之新义,建设有意义之史学,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贡献。
《中国文化史研究》积极倡导中国学术的整体性思维和融通精神,立足中国文化浑然一体的大传统,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科学、客观地研究问题,切实促进学术创新和文化史研究的繁荣。
《中国文化史研究》注重文化史学科建设与理论探索,刊发思想文化史、学术文化史、社会文化史、政治文化史、大众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新文化史诸领域,以及运用全球史学、阐释学等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文化的专题论文,开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史家”“文化史理论”“新著评论”等栏目,力求全面反映学界研究状况,准确把握学术动态,力争办成展示文化史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本刊每年拟出两期。
我们热切期盼广大专家学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共同经营好这片学术园地,为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奉献出一份力量。
2024年4月25日
《中国文化史研究》
2024年第1期 | 创刊号
目录
寄语 (刘家和 瞿林东 耿云志 陈其泰 晁福林 陈祖武 郑师渠)
·专题研究·
发现小人儒——古今释“需”辨正 (武树臣)
《国语》叙事及其文化意义 (蒋重跃 黄越)
重建“中国”的原理——宋代正统论的兴起、论争和流变 (江湄)
顾炎武学术实践与治学方法析论 (黄爱平)
《马克思进文庙》与1920年代的“中国化”问题讨论 (张卫波)
·文化史家·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龚书铎先生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孙燕京 张昭军 曹志敏)
走进朱维铮先生特立独行的学问世界 (邹振环)
冯天瑜学记 (何晓明)
·文化史理论·
文化史的任务(上)(〔荷兰〕约翰·赫伊津哈)
投稿说明
1. 稿件
应为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字数在2万字左右。应有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并附有作者简介和通信方式。
2. 栏目
“专题研究”:以思想文化史、学术文化史、社会文化史、政治文化史、大众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新文化史为主。
“文化史理论”:凡有益于推进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史学理论类论文、译文。
“文化史家”:以文化史家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回忆和访谈等。
“新著评论”:5000字以上有学术深度的评论性文章。
3. 审稿
实行匿名评审和三审定稿制度,审稿周期大约2个月。
4. 稿酬
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实行优稿重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