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其中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下的解决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感知历史的延续和变迁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时空观念素养。
关键词:时空观念,时间联系,空间联系,教学策略
一、时空观念下必备的能力掌握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思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描述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的水平划分,可归纳为3个时空特点,分别为短时段,小空间、短时段,大空间、长时段,小空间。现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采用通史顺序编排教材,时间跨度大,教材容量大。教师有意识地将以上时空特点融于教学过程当中,有助于梳理教材线索,整合教材,有助于将教材化繁为简,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历史能力。
二、时空观念在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短时段,小空间
历史教学设计,最基本是定位历史坐标,聚焦于某一特定历史坐标,让学生在进入深入学习之前,先明确时空坐标,有助于学生理解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联系。时空轴形式最为直观展现时空坐标,以时空轴形式作为教材的导入设计,有效提升课堂的高度和广度,以宏大格局展现整节课,提升同学们的视野。以选择性必修三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为例,以时空轴的形式展现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法国拿破仑战争,欧洲殖民侵略战争,使学生明确四场战争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教材设计是根据什么顺序进行编排?在近代战争史中选取这四场战争的意图是什么?通过这一教材设计,使学生自主理解战争对文化的双重作用。明确时空坐标,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二)短时段、大时空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活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明显的成效。如以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课中,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史的一大主线。民族交融是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大概念。通过展示从秦朝到清朝的疆域图,使学生直观感受朝代更替下的疆域动态变化,从而探究各朝代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使学生明白当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从古至今的各民族民族交融的成果,感悟出民族交融是中国的主旋律,提升家国情怀。由于历史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动态发展。因此,为了解其由来,理解其现状乃至追究其影响,运用历史地图,有助于认知其全貌,感知事物本质。
除了历史地图能体现大时空外,还有在历史教学中能采用的横向比较,构建历史联系。在某一特定时间采取俯视的视角观察多个地区发生的事实,要求学生横向构建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之进行分类比较。通过特定的事件,置身于不同的空间感受历史的波动与变化差异,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看待事物的高度和广度。如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为例,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社会衰落期。教师可通过构建历史联系进行同时段的中西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明清时期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通过展示材料“1644年,农民起义爆发,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同年,清军入关,中国进入清朝统治;与此同时,在世界另一端,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英国国王被送上断头台。同样是最高统治者悲剧人生的谢幕,却标志着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走向。”这段材料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西方已逐步走上宪政之路,而中国依旧不断强化君主专制,明清时期,中国已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通过构建历史联系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三)长时段,小时空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采用通史的叙事框架,涉及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历程,是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上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内容要求”部分已强调学生应“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而于“教学提示”版块亦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以“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
现阶段,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构建思维导图和概括阶段特征最能凸显在特定历史时空框架下的历史事件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法治教化五个方面构建秦朝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构建凸显大一统和民族交融两个大概念,使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概括归纳秦朝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混乱无序到有序繁荣发展的时期,更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概括阶段特征,必须要建立在对某一时空长时段的历史观察,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一阶段专有的历史事件,从而概括其阶段特征。历史教学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和阶段特征的相结合,有效帮助同学理解某一历史事情的动态发展以及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能力。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基本要求,运用地图,坐标,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理性历史学科思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