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和初二年级钱学森班的同学们在明德大讲堂聆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技术与设计教研组为我们邀请到了现任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的李海涛先生。
作为中国航天人的代表之一,李总师带领团队在一线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亲手掀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叩响了火星的大门,见证了中国从探月到深空探测的伟大飞跃。
张士满副校长为本次讲座致辞,他以钱学森精神为引,以海淀实验中学校史为线,对海实将钱学森精神和中国航天精神作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进行了说明。海实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多次邀请中国航天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来到海实,为同学们指引人生方向,引导大家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报国之志。
航天测控系统
李总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航天测控系统与测控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航天测控系统由遥测系统,通信、数据传输系统,跟踪测量系统等组成。李总设计师给出了形象的比方,如果把卫星比作风筝,测控系统就是放风筝的人,风筝飞多高,往哪飞,怎么飞,都由测控系统控制。地面管控系统遥控数据通过测控站将数据注入航天器的系统中。面对这一陌生的事物,同学们全神贯注的聆听着李总师的讲解。
中国火星探测
接着,李总师讲述了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发射前后的故事。从他的讲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在确认发射成功前航空工作人员的紧张和焦虑。在令人惊叹的“绕、着、巡”三步走背后,是无数航天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深空探测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我国的“两弹一星”和航天发展史
双星合璧探寰宇,一箭穿天耀乾坤。
李总师简单讲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从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再到 “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被送入太空。中国航天从零起步,创造出了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在此之后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就接连到来。
从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到2008年,“神舟七号”首次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再到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州十二号被送入太空。
中国航天从未停下过进取的脚步。
中国载人航天
中华儿女多奇志,漫步寰宇问苍穹。
李总师着重分析了载人航天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它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
古有佳人远奔月,今有“嫦娥”赴婵娟。
中国人的探月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它承载着人们无数的美丽幻想,寄托着人们的浓厚情感。中国的探月工程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坚定不移的精神让中国人得以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让中国航天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总师为我们讲解中国的探月工程。
2007年,“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九州一气谱华章,天地有路万丈长。
我们听完了李总师讲述的探月历程后,坚信了怀揣着更高目标、更远追求的中国航天事业,必将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大会结束前,李总师对同学们有关航天知识方面的问题与疑惑做出了专业而详细的解答。
师生感想
几载航天志,今朝梦始成。
神舟看寰宇,北斗照河山。
太白怀明月,嫦娥渡玉盘。
我辈须自励,何必问青天。
从明朝的万户飞天,到“东方红”卫星发射;从李白的“玲珑望秋月”,到嫦娥三号登月成功;从九洲人尽望青天,到神舟腾飞。我国从古至今的“飞天梦”一代一代地传承着。时至今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浩翰宇宙中一个个的卫星、火箭与空间站,正是对屈原那一则则“天问”最好的回答。
——九1班 吕松泽
“逐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两句,选自屈原的《天问》,彰显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李总师所讲的天问一号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对探索宇宙的渴望。天问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是共和国征服宇宙的重要一环。作为海实的一名学生,面对我国航天领域一步步的突破,我的内心被一次次的触动。青年一代,定能在未来挺起中国航天的大梁!
——九2班 李俊豪
嫦娥月宫仍尚在?华夏人民今寻之。
觉之在兮不言止,方续探之外乾空。
李总师用他亲身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航天人的积极进取与坚持不懈。从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再到如今的天问一号,中国航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科技强国发展之路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国的航天发展背后正是李总师这样忘我工作,不懈努力的中国航天人。他们是我们当代青年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高一1班 张瀚铭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中国人一步步实现了“上九天揽月”的宏伟理想,走在了世界星际探测的前列。我对祖国星际探测的伟大成果感到十分自豪,在李总师的生动讲述中,我了解到探月工程的历程和艰辛。我深知,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前辈们含辛茹苦,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孙家栋,欧阳自远一个个令人光辉灿烂的名字,他们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前进的榜样。但在星际探测工程中更多为祖国航天事业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无名英雄。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继承他们身上“干惊天动的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航天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高一4班 章明哲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探月工程,再到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李总设计师以生动的语言让我们了解了星际观测的知识,也让我们回顾了我国过去几十年里航空航天中取得的成就。还记得在嫦娥五号发射前60秒的视频中,安静的氛围仿佛落针可闻。每10秒一次的倒数,仿佛我的心也在跟着节拍跳动。随着火箭的升空。这一刻的震撼溢于言表,全场同学们爆发出激烈的掌声。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也悄然而生。
从最开始一无所有,在到后面的多个世界第一。听完李总设计师的讲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豪,我自豪于我是一个中国人,为我国的强大而自豪。
——高一4班 刘延庆
宇宙的奥秘吸引着人类不断探索,从地球到火星,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历经50年,中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独立研制进行发射,在当时苏联撤回专家的严峻情况下,我国依然坚持自主,并成功研发了第一颗送上太空的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究并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随后便紧接着是月球的探测,42年前我们只能依靠美国带回来的1g月壤,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自主采壤,带回1732克月壤!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又一里程碑。火星探测的祝融号顺利进行,我国成为第三个顺利登上火星的国家。在听着总师台上的讲解,我内心澎湃不已,仿佛已经遥遥望见祝融号在火星上的红旗,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也感谢航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我也为此暗暗下定决心,誓要努力刻苦,也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
——高一4班 王辛骐
这次讲座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从火箭到地月探索再到深空探测,原来探索充满奥秘的宇宙需要这么多精妙的设计仪器。了解了这些的同时,我更加从心中敬佩从事一切有关航天工作的科研人员们了。李总师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他的背后一定还有很多为中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的人,向他们致敬,更要向他们看齐!
——高一7班 丁一
最近我和妈妈聊天时说到了有关航天的话题,大概几年前,我国即将发射卫星或是有新的航空重器要升天时,都会提前很多天就开始宣传报道,微博热搜上头条上铺天盖地都是“又要上天了”的新闻。但是近几年仿佛“热度被削减了”,就在几天之前,一箭十一星和神十三都纷纷上天。是国人关注时事变少了吗?其实不然,相反,是中国的航天领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大家甚至都觉得上天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儿了,不会掀起无比激动的热潮,但是我们还是会在心里暗暗的叫一声好。看着我们的祖国日渐繁盛,科技更加先进,心中真的腾升出万千的感慨和自豪!
——高一7班 武司辰
听李海涛专家“月球-深空探测”讲座,受益匪浅,讲座中详细介绍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从嫦娥探月到神舟宇宙飞船的发射,结合视频讲解每一个关键技术处理,从中体会到了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激励海实学子集大成,得智慧,发挥钱老精神,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百折不挠,永远进取的精神。
——赵淑辉老师
有幸聆听航天领域专家关于《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事业发展回顾与展望》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天问”-1号成功登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闪亮登场开启了了我国星际探测的新征程;“嫦娥工程”扬我国威,“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 三步走,“嫦娥奔月”好梦成真;“嫦娥五号”为“无人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完美收官;深空测控唯恐落后,航天成就,举世瞩目。“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航天强国之任,刻不容缓。“航天放飞中国梦”!
——焦玲玲老师
撰稿:孙华宁、王紫瑜、张瀚铭等高一小编组;海实技术与设计教研组
摄影:袁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