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 II黔东南苗族服饰中龙纹意义的探究摘要贵州黔东南苗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苗族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苗猪的服饰具有特有的文化艺术特质,很强烈的民族气息。对苗族来说,最好的装饰是刺绣。苗族服饰是刺绣艺术的最佳舞台。正因为如此,苗族刺绣成为许多中国民族的杰出代表。刺绣独特的高科技价值,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题材,想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使用颜色模式,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从生态学角度看,苗族刺绣龙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民族与民族的社会生态关系,同时也展现除了龙文化和苗族文化紧密的联系。关键词:黔东南州;苗族刺绣;龙纹目录TOC \o 1-3 \h \u 引言 1 一、苗族龙纹图案的种类 1 二、苗族龙纹图案的染织绣技术之美 1 (一)蜡染之美 1 (二)织花之美 2 (三)刺绣之美 2 三、苗族龙纹图案的染织绣艺术之美 3 (一)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 3 (二)抽象与简化的形式美 4 (三)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6PAGE PAGE 7引言苗族龙纹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心灵情感,绚丽多姿的“牛龙”“水龙”“土龙”“花龙”“鱼龙”“虾龙”“飞龙”“蚕龙”“躬}身龙”等等都跟大自然联系在一起,跟生活紧密相连,充满人情味和情趣,具有大真、质朴、善良、浑厚、可亲、可爱、健康等特点,反应了苗族人追求“大人合一”、自然和谐理想社会的理念。
苗族龙纹以其自然纯朴的装饰之美传达出苗族服饰的审美文化。就制作方式而言,苗族龙纹可分为蜡染图案、织花图案和刺绣图案。蜡染图案是通过绘、染、煮等工序表现纹样形式,织花图案是通过机织表现纹样形式,刺绣图案则需手工艺人根据设计构思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它们都有很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一、苗族龙纹图案的种类苗族龙纹图案主要流行在黔东南和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以黔东南苗族服饰上的织锦龙图案为例,龙纹的名称与造型式样丰富,其造型为“基木蛇形”的图案形象,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苗族龙纹大胆地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通过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处理,把现实和想象完美地结合,创造了各种各样不合理但又合乎情感的艺术形象。在形象上,苗族龙纹任意加以其他动物的头、身、足甚至草木花卉,而形成“狮龙”“虎龙”“鱼龙”“猪龙”“象龙”“蛇龙”“蛙龙”“蝴蝶龙”“娱蛤龙”“树龙”“人头龙”甚至“双身龙”“牛角人而龙”“人首鸟身龙”等等,也有类似皇族地位与权利象征的鹿头蛇身鹰爪龙。除此之外还有“水牛龙”“蚕龙”“凤头龙”“水龙”等龙纹图案。“水牛龙”:头上有牛角,身体短胖,四肢粗壮;“蚕龙”:龙头蚕身,短胖的身躯作波浪形蠕动状,具有蚕虫的特点。
“凤头龙”其头如凤或鸡,但身体修长如蛇,从头至尾有锯齿状的鳍,无足和须鳍;“水龙”:龙头蛇身有鳞甲,并有三爪或四爪,有旋涡纹或三角形几何花纹。这些龙纹图案成为当地人们表达生活理想、对美好人生追慕的形式手段,是勃勃生机的象征。苗族龙纹是那样的率真稚气、热烈奔放、自由不羁,让人赞叹不已。二、苗族龙纹图案的染织绣技术之美(一)蜡染之美苗族蜡染的分布地域很广,其中以丹寨、黄平、镇宁、安顺、普定、织金等县较为集中,各地的苗族蜡染风格各异。由东向西,苗族蜡染大致可以分为8个类型:“榕江型”“丹寨型”“重安江型”“麻江型“”黔西型“”织金型“”安顺型“”六枝型“。其中,苗族龙纹多出现在以榕江县平永一带为中心的”榕江型“蜡染中。从江县岂沙一带”枫香染“也属这一类型,其特点是构图粗犷,特别是”鼓藏“长幅。鼓藏节为苗族祭祖的传统节日,一般为13年一次,届时有祭鼓、砍牛等活动,目的是为了送祖灵归大,保佑子孙平安、五谷丰登。榕江蜡染长幅的作用是唤醒祖魂,见图1 。多是以长满尖刺的蚕龙、叶龙和娱蛤龙等图案布满长达十多米的幅旗。图1 苗族蜡染长蟠上的龙纹(二)织花之美苗族织花种类较多,织造方法基木相同,即以单色棉、麻、丝线作经,以各彩色线为纬编织而成。
图案纹样多属连续的几何纹和鸟蝶等变形图案,以湘西的花带,台江的围腰,滇东北、黔西北的毛麻织花披肩最具特色。苗族龙纹图案多出现织花围腰中,以施洞织花围腰为例(图2),用自制木织机以黑或白线为经,彩线为纬,所织龙纹介于真实形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图案布局多是由中心向四周展开,上下均匀,左右对称。其纹样以表示吉祥的龙凤为中心,四周配以花鸟虫鱼,内容丰富、耐人寻味。图2 苗族织花围腰上的龙纹(三)刺绣之美苗族的刺绣工艺颇具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技巧。苗绣的针法主要有平绣、辫绣、绝绣、纳锦绣、锑绣、堆绣、叠绣、锁丝绣、破丝绣、数纱绣、打籽绣、板丝绣、镂绣、挑花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平绣、辫绣、绝绣和锁丝绣。1、平绣平绣针法特点为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丝路平整,图案平滑光亮,清新明丽。若与湘绣、苏绣、蜀绣中的平绣比较,最大的不同处在于苗绣中的平绣以剪纸作底样,因而绣出的图纹有一定厚度,呈现明显的浮雕状。在黔东南的台江县施洞口一带,妇女们为了突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的立体感,常常将同一纹样的剪纸作铺垫,然后在其上施针绣绘,与粤绣为了突出浮雕般的艺术效果。2、辫绣其制作顺序是先将剪纸纹样贴在布料上,再根据纹样的要求,将8根或12根彩线套在一个简单的凳架上,用手工编成3 mm宽的辫带。
按剪纸的轮廓,由外向内将辫带平盘绕织绣满。苗族龙纹图案中辫带的走向明显,呈现出比平绣龙纹图案更突出的浮雕感和肌理效果,体现出粗犷、朴实、厚重的艺术趣味。3、绉 绣制作的方法是先编织丝辫,编法与辫绣的丝辫相同。再按照剪纸的轮廓,用单针穿线,由外向里,将丝辫折成小折,堆蹙实满。绉绣苗族龙纹图案使纹样呈现较高的浮雕状,比辫绣龙纹图案的立体感更强,形成一种更加粗犷、浑厚、质感强烈的肌理效果,既经久耐用,又有—种特殊的美。4、锁丝绣制作方法是先用一根白棉线,再用白丝线依次绕在白棉线上,形状类似小提琴弦。然后据剪纸的纹样,用这根特别的白丝线沿纹样的外形嵌出轮廓,再施以不同的彩线,用平绣或绉绣的方法绣出纹样。苗族龙纹锁丝绣纹样细小,造型概括,主要流行于凯里市的凯棠、旁海及台江施洞地区。三、苗族龙纹图案的染织绣艺术之美(一)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规律、总法则。变化是指将两个以上不同事物放置在一起,所体现的差别和对比,图案形式中的对比因素很多,如大小、曲直、方向、黑白、明暗、色调、疏密、虚实、开合等,都可以形成对比。统一就是和谐,是指不同的或类似的形态要素并置在一起,造成一致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是指在差异中求取一致性和共通性,达到整体统一的艺术效果。
苗族龙纹无统一模式,图案有疏密聚散的变化,其起伏流畅的曲线传达出来的动感活跃生动,富于变化。苗龙的形象虽也常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四周多以鸟、花草、蝴蝶、人物填充,图案不会为了给人想象空间而有意留白。苗族服饰龙纹图案中,以施洞织花围腰为例,纹样种类繁多,几乎布满整件围腰。但是图案的整体效果却并不凌乱,因为鸟、花草把繁杂的纹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围腰的图案有条不紊,协调统一。从局部看,鸟、花草的线形、色彩都采用了重复或渐变的手法。有规律地重复或渐变,也使图案产生既有节奏而又和谐统一的美感。(二)抽象与简化的形式美抽象,是从许多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使之表现的事物本质、特征更具代表性。简化即是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提炼、概括,使之变简约,目的是使物体本质特征更突出、更典型。苗族龙纹更多是介于真实形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它通过构图、着色、线条的夸张、变形及组合等艺术手段来体现其深度的心理追求。苗族龙纹图案将幻像与真像交织、抽象与具象手法并用,它常常将真实的龙打散肢解后重新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和审美空间,表现出一种只有在现代艺术中才能见到的抽象构成意识,使苗族龙纹图案的造型、着色都透着某神秘的宇宙苍穹意识。
(三)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在构成中节奏是指构成要素呈现出以一定的格律,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节奏呈现有起伏有快慢,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了韵律。韵律比节奏更富于感情色彩,常常带给人音乐诗歌般的旋律感。在苗族服饰龙纹图案中,鸟、花草是出现最多的图案,它反复出现,用连续的方法组织空间,从而产生一种节奏感。龙纹是中心图案,因此也刻画得最为精细,片片龙鳞由于排列方向和位置的不同,产生了音乐般的韵律美感。龙纹周边的花鸟图案个个欲振翅翩翩起舞,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跳跃美感,具有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律美。结语苗族龙纹是苗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图案之一,其染织绣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多样统一的法则,虚与实、聚与散、大与小、疏与密的对比和变化,明与暗、冷与暖、纯度与色相的强烈对比与协调,营造出富于辩证变化且又始终和谐、回味无穷的绝妙意境;有机结合,巧夺天工,浑然一体,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水乳交融,折射了苗族服饰文化的辉煌风采,启迪了当代服装设计无限的智慧。参考文献[1]陆晓云. 苗族服饰中的装饰艺术符号[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90-95.[2]姚作舟,沈磊. 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基本特征[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04:1-3+13.[3]周梅. 苗汉龙纹纹样装饰特征的对比解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2:47-49.[4]曾祥慧. 试析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整合[J]. 贵州民族研究,2010,03:71-78.[5]崔岩. 动物纹样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义[J]. 装饰,2006,02:30-31.[6]邱浒. 角纹和龙纹在苗族银饰纹样中的渊源[J]. 装饰,2014,09:90-93.[7]刘莹. 黔东南苗族服装龙纹图案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12:26-27.[8]曾祥慧. 适应生态的写意 高于生活的范本——黔东南苗族服饰与生态[J]. 贵州民族研究,2013,06:65-68.[9]曾祥慧. 与“文化生境”竞合的“文化符号”——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11,06:37-41.[10]霍凯杰. 苗族龙纹符号的审美意识及其在首饰设计中的运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11]安翠花. 苗族传统银饰图案应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12]王昌武. 城步苗族吊龙舞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13]李晖. 苗族服饰图腾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14]杨永欣. 黔东南苗族服饰色彩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5.[15]陈怡君. 贵州苗族蜡画纹饰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D].重庆大学,2014.[16]刘莹. 黔东南苗族动物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17]尹红. 广西融水苗族服饰的文化生态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18]黄玉冰. 浅析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苗族刺绣的艺术性[D].苏州大学,2007.[19]刘丽. 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20]胡南. 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银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21]黄丽燕. 幼儿教育整合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84-85. [22]高山,张国云,许平山,徐竞赛. 黔东南台江县反排苗族妇女服饰特征[J]. 丝绸,2017,54(10):64-69. [23]王臻,于佐君. 黔东南苗族百鸟衣服饰艺术[J]. 服装学报,2017,2(05):70-73. [24]李其薇. 黔东南地区侗族女性服饰的审美特征[J]. 四川戏剧,2017,(08):90-92. [25]黄修燕,谢荣东. 黔东南地区苗绣装饰图案在服装设计当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上),2017,(06):107-109. [26]张国云,李薇. 黔东南榕江晚寨侗女盛装围裙调查研究[J]. 装饰,2017,(02):104-106.[27]杨明. 贵州苗族服饰文化浅论[J]. 理论与当代,2015,(12):49-50. [28]周莹. 黔东南剑河苗族锡绣服饰艺术特征分析[J]. 丝绸,2015,52(11):64-68. [29]夏梦颖.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小黄村侗族服饰文化[J]. 民族艺林,2015,(04):93-98. [30]杨晗. 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苗族服饰为例[J]. 法制博览,2015,(23):256. [31]邱九瑞. 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传承和发展[J]. 大众文艺,2015,(12):93-94. [32]岳立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服饰[J]. 理论与当代,2015,(06):50-51. [33]陈全瑶,潘齐欣,刘宇. 黔东南苗族特色[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101+103. [34]姚远,吴文仙. 黔东南民族文艺精品“叫好又叫座”[J]. 当代贵州,2015,(07):30-31. [35]陈静. 解读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J]. 现代装饰(理论),2014,(04):19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