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无数精彩之处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是,如此悠久的历史,数以千万字的史书和文献,非专业的读者如何领略?最近,我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长河千帆过——中华文化思想源流》。这本书篇幅不到7万字,选择了37个人,试图串起前后数千年的思想文化。有人问我,“弱水三千,你只取了这一瓢。到底是怎么想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从文化继承延续发展的角度去读历史
我从小就很喜欢历史。中国历史读本,多数以朝代更替为主线。如此编写的优点,是时间线索清晰,结构挑不出毛病。但是,这样的史书读多了,困惑也油然而生:朝代更替,加上详尽的帝王列表,是一般读者需要花时间特别留意的吗?知道这些帝王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究竟有多少意义?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经常背诵朝代更替的年表,学历史的兴趣也会丧失很多。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历史书有没有其他写法?后来,我看到西方一位著名历史学家的著作,他撇开朝代的更替,而是用文化比较的方法,通过各种人物、各种文化的科技的代表性事件来写历史。这令我豁然开朗,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历史书。
我的老师钱谷融先生说,“文学是人学”。我想,历史也是由无数活生生的人物活动造就的,其中,文化科技活动的创造者,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决定丢掉帝王年表的限制,写一本以文化代表人物为线索的历史读物。书中,皇帝的名字很少提,汉武帝等少数人因为与当时重要的文化变迁相关,我提到两句,但关于朝廷如何更替的内容我基本没写。我觉得从文化继承延续发展的角度去读历史,可能是一个新角度,也非常有趣味。
演讲一开始我提过,这本书只写了37位历史人物。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大文化人那么多,为什么仅仅挑选37位?我选择人物的重要考量是,这个人物不但当时非常有建树,而且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我在书名中斗胆用了“源”“流”两个字,不仅想看到源,还要看到它往后的流。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那些“撞击”我灵魂的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思考。
中华祖先关于世界起源认知的独特性
最初,世界各地的人类都是生活在旷野山林之中,生存环境恶劣,对天地自然的畏惧,进而对神灵的膜拜,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神话可以说是文明的起源。
比较各种创世神话,中华祖先的认知的独特之处在于,敬奉神却不迷信神。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集中体现了这一认知。盘古当然是大神,他以一己之力,撑开了天地。盘古又是人,他累了,像人一样躺下,他的身躯化作了耀眼的星空,也演化出大地上的万千世界。因此,在中华创世神话里,世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所恩赐,而是人和神共同创造的结果。这也是中华思想中“天人合一”思维最初的朴素展现。
在中华创世神话中,世界上的好东西并非统统来自上天的恩惠。比如,“火”的出现,不像某些民族的神话,是从天上盗取而来,而是生活在远古的“燧人氏”率先使用。再比如,要制服大洪水,天庭的神物“息壤”也是无能为力,而人间的英雄大禹们却创造了奇迹。
敬神,敬畏自然,却不迷信神,不惧怕自然,人类靠自己团结奋斗有所作为,这种源自中华创世神话的自信,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也是中华文明几落几起、数千年不中断的重要原因。
有朋友问,写炎帝黄帝,有发掘出来的实物依据吗?《史记》中,司马迁是把炎帝黄帝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位置,但是缺乏考古实证。那么,类似这样的神话故事是不是能够成为我们中华文化思想的起源?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创世神话是一种来自祖先的信息,是遥远的口口相传的文明原初。世界各国的神话,包括传播甚广的西方创世神话,基本没有靠得住的考古实证。尽管不断有考古新发现,但是在原初的、祖先刚刚脱离动物界不久的年代,要获得当时完整的古迹实证,是很难的。事实上,神话就是口口相传下来的。神话是允许想象的,但是它不完全是空想出来的,至少是在祖先口口相传的故事基础上进行想象的。
中华创世神话是我们的祖先对中华民族的生命观、价值观、治理观和天下观的原初表达。从严格意义上说,炎帝和黄帝不是后面历朝历代所谓的皇帝,他们不过是当时群体文化的代表人物,祖先把当时伟大的创造集中在他们身上。所以我认为,选他们作为文化源头予以书写,站得住。
刘大为(北京)《大禹治水》145×558cm
对天地自然奥秘的勇敢探寻
在先秦诸子百家里,苦苦思索天地自然奥秘的,首推老子。老子传世的《道德经》,早有无数的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老子关于自然奥秘的扼要论述。我们还可以关注他的另一种哲思,就是关于“有”和“无”的思维。老子的这一高度抽象思维,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甚大。比如,围棋简单的黑白二子,却造就了人类所有游戏中最为复杂的变化。再比如,中国绘画书法的黑(有)与白(无),以及书法中绝妙的“扫白”,均是对于“有”和“无”的神奇运用。
老子的哲思被推广后最出名的案例,应该是黑白双色构成的太极图,至今仍被人们兴趣盎然地研究和使用。与太极相关的,还有长横短横构筑的八卦文字。有人以为,那仅仅是用来算命的玩意。这是偏见。欧洲研究者认为,八卦的长横短横,启示了电报语言的长音短音。进一步的研究又表明,数字技术的基础——0和1的语言系统,灵感就来自电报的长音与短音。
这么说,也许是扯远了。我只是想说明,从老子开始的中华思想家,其抽象思维和认识世界本源的能力,不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的思想家差。
先秦之后,科学思维的创造力,有许多生动案例可以证明。比如张衡。有人提出,张衡制造的地震仪,仅见记载,没有实物,到底是不是有过是存疑的。我反复阅读各种史料和评介,最后得出结论,不管记载中的地震仪是否能够精确测量地震,但是,在将近两千年之前,当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对地震无比恐惧,认为是天神对人类的惩罚而只能求饶逃避的时候,中国竟然有一位科学家敢于提出制造测量地震的仪器,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伟大创新思维。
追求和平的文化基因
中华大地广袤疆域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大声告诉世界。古代当然有争夺生存资源的各种战争。但是,促使中华大地最后走向一体的力量,并非打仗。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舜启用大禹治理大洪水,大禹组织了精干的团队,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走遍了广阔的区域,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九州”“神州”概念的由来。大禹和他的团队,告诉各地古老的部落,大洪水可怕,要治理,必须团结起来,上游中游下游齐心协力,各尽其职,才可能成功。因此,研究大禹治水,不能限于水利工程,而是必须明白,这是我们民族国家诞生的阶段,甚至赋税的概念也是由于治水的需要逐步形成的。治理大洪水的共同事业,体现了我们国家初创时的凝聚力。
这样的追溯更使我们看清楚,中华民族的合力为什么比单纯依靠打仗征服的国度要强得多。事实上,追求和平的文化基因,深深扎根于民族的群体心灵。比如,先秦的兵法大家孙子,他强调的主要不是如何打仗,而是认识战争的危险,指明“非战”的重要,“上兵伐谋”,要穷尽一切手段防止大战发生。这样的信仰,久远地影响着后人。有一副长联,是总结诸葛亮生平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这表现的是中华智者一以贯之的和平思想。
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基因
中华民族共同体源远流长。我们现在之所以被称为“炎黄子孙”,与远古时期的部落之战有关。当时,炎帝代表的部落与黄帝代表的部落,曾经发生过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最终,炎帝的部落群体战败了。黄帝宽容智慧,他宣布,战败的部落可以在原来的土地上继续生存繁衍。炎帝则声称,他们永不背叛。炎帝率领部落,主要从事农耕和寻找治病的草药,被后世尊称为神农一族。炎帝是“民生为先”理念的最初实践者。而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也由炎黄而开启。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黄帝史官仓颉的贡献。当然,把汉字的出现全部归功于仓颉一人,未必科学。但是仓颉在史官的重要位置上,有综合各方文化创造的可能性,因此他是汉字诞生时的标志性人物。为什么在讨论中华民族大融合时要讨论文字呢?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有一个学术推断,他认为,在汉字成熟起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世界上有拼音文字,但是,祖先有意识地走了另一条路。祖先的智慧,我们今天可以看清楚了。中华有广袤的疆域,多民族大融合形成的共同体,我们的文化要方便交流,源远流长,以文字控制读音是极为理性的选择。假如以声音控制文字,那么,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种差异很大的语种,今天的中华文化圈,就很难想象是什么情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文明没有间断,有各种各样原因,但是方块汉字功不可没。因此,仓颉这个人,并不是一个技术性的人物,而是奠定了整个文化基础的一个人物。
油画作品《仓颉造字》。2022年12月7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成果展媒体专场活动。本报记者 张驰 摄
包容宽厚的文化基因
在探寻中华文化思想源流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包容宽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秦百家争鸣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后来走过弯路,秦焚书坑儒,被后世所骂。到了汉武帝,董仲舒建言独尊儒术,但是在社会上各文化流派尚可存在。比方说,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渐渐生长起来,在民间,有时甚至比儒家更具备活力。到了隋代,有儒学大家干脆提出“三教可一”的观念,认为“三教”可以互相学习渗透,这是相当开放的文化观念。
唐代和宋代,是中国文化蓬勃开展的岁月,也是群星闪耀的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包容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唐宋年间的大诗人、大文豪,不少是以儒学打底,兼收各家,因此,思路开阔,气象万千,没有井底之蛙的小家子气。以苏轼为例。苏轼个人的遭遇相当坎坷,但他的文笔却豪放深湛,读起来常令人回肠荡气。他为何如此达观,难道个人命运的难堪左右不了他的情绪?苏轼饱读四书五经,年轻时参加儒学命题的考试,如探囊取物。不过,他没有让自己局限于此,谈禅访道,杂学各家。所以,命运叵测之时,佛学让其静心,安顿自身;道家之学又助他养浩然之气,扫去颓废。后世称苏轼“儒道释兼备”,实在是很精当的。
讲中华古代文化的包容性,徐光启是更加值得重视的案例。徐光启生活的年代,中国古代社会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唐代的雄阔,宋代的繁华,以及明初的奋进,已然不见踪影。在与海外来华人士打交道的过程中,徐光启痛彻地感受到落后的可怕。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落后,尤其明显。
文化的包容性,就在于能够学习比自己先进的东西,并且与自己的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徐光启的努力是相当具体的。他为大明编最后一部历法,就是将已知的欧洲天文学知识,以及各类实用的知识技能,与中华传统的认知综合起来,为延续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与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欧洲架设交流的桥梁。为此,他雇用了不少来华的欧洲学者。徐光启亲自主持编务,解决中西科技交流的疑难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古代中国,计时用的是十二时辰,与欧洲每天二十四个计时单位如何衔接?徐光启智慧地将每个时辰分为两个计时单位,十二变为二十四,大计量单位变为小单位,我们现在说的“小时”,由此而来。
徐光启敏锐地察觉到,中国传统的数学知识和理论比欧洲落后许多,这是科技整体落后的关键。为此,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差距,亲自参与翻译大部头的欧洲几何学名著。徐光启的种种努力,虽然因为明朝的终结和他自己的病逝,一时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但是其志向终被后人承继,“几何原理”渐渐成为后来新式学堂的必修课程。说徐光启是“中西会通第一人”,不为过。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易经》里有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前面,我们曾经说到大禹治水对于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其实,大禹治水更为显性的象征是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原初写照,也是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间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逢中华民族遭遇灾难,总有像大禹这样的英雄挺身而出,率先冲锋陷阵,带领民族冲破艰难险阻。除此之外,我还关注到另一类自强不息的人物,中华文明几番浴火重生,与他们的奉献关系甚大。这里以关汉卿为例。
当南宋小朝廷在崖山覆灭,中华土地上的百姓,特别是居住于长江以南的百姓,进入非常艰难的岁月。元朝统治者对新征服的土地,实行了严酷的高压政策,稍有反抗的迹象,立刻毫不留情地铁腕灭绝。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痛苦是双重的,除了生存焦虑,还有对文化毁灭的痛苦。关汉卿就是生活在如此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元朝统治者忽略的市民社会里,一种在当时几乎被当政者无视的文化现象——杂剧,竟然顽强地诞生,并在民间蔓延开来,成为文化荒芜年代的亮色,并且被后人在历史中反复提及。关汉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杂剧中塑造了关云长等中华英雄形象,其创作的经典剧目《窦娥冤》更是对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发出了抗议的呼声。在我看来,关汉卿是大禹、辛弃疾等形象之外的另一类民族精英,低调而踏实,敢于在几乎无法生存的状态下,自强不息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已经成型。经过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洗礼,这一精神不断发扬成长,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性的精神旗帜。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此之际,探寻中华文化思想的源流,不仅仅是为了追溯,更是为了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激发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思想者小传】
孙颙,作家,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和上海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等职。出版过二三十部小说、散文和文化随笔。其中,21世纪初出版的《思维八卦》和近期出版的《长河千帆过——中华文化思想源流》,集中体现了其对文化思想的深入探求。(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