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圆明园研究|从《春和园纪游诗》论绮春园的早期历史风貌(中)

圆明园研究|从《春和园纪游诗》论绮春园的早期历史风貌(中)

圆明园研究|从《春和园纪游诗》论绮春园的早期历史风貌(中)和庆堂玉池之北岸为公主府。门外列有豹尾枪,堂内“和庆斋”三字为乾隆帝赐额,正如在诗中所写道:“瑶斋四面绕松篁,御墨留题日月光”。

点击上方“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

和庆堂

历史研究期刊订阅_历史研究订阅_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

玉池之北岸为公主府。“由列戟而入,青松黄石,高下亭台,堂供赐额曰和庆斋”,这是和嘉公主在园内的赐居之地。门外列有豹尾枪,堂内“和庆斋”三字为乾隆帝赐额,正如在诗中所写道:“瑶斋四面绕松篁,御墨留题日月光。” 毕沅又写道:“斋后凝碧堂为珊林额驸栖息翻书之所。”福隆安字珊林,珊林额驸即福隆安。和庆斋见证了作为额驸的福隆安的荣耀和辉煌。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是乾隆帝的第四女,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日生,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贵妃。乾隆二十五(1760)年正月,封为和硕和嘉公主。三月下嫁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1767)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岁。诗写作之时,和嘉公主还在园中居住。关于公主府的具体位置,度其方位或为后来的四宜书屋所在地。

明善堂

历史研究期刊订阅_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_历史研究订阅

明善堂是为雍正赐额,在交辉园时代就已存在,是绮春园中沿革最为悠久的主体建筑。《明善堂》诗中写道:“明善堂堂敞七楹。露除霜阙,奎画荧煌。面对玉洲绮岛,秀若方蓬。”明善堂于嘉庆六年(1801)改悬含淳堂匾额。嘉庆帝诗云:“明善旧题念堂构,含淳新额焕檐陇。”绮春园在圆明园三园之中,可谓变迁最为复杂的一座园林。园内的最早建筑可上溯到雍正时代允祥的交辉园。明善堂即其中之一。在春和园时期,它仍是园中的主体建筑。此堂在嘉庆六年(1801)最后易名,是改建春和园的重要历史坐标。

双寿寺

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_历史研究订阅_历史研究期刊订阅

绮春园西北的清夏堂东邻有一座小型寺庙,名延寿寺,前身名双寿寺。长期以来,该寺何以题名,并未见有相关史料说明,《春和园纪游》组诗中的《双寿寺》一首给出了明确答案:“乾隆庚辰岁八月,皇上五旬万寿,明年辛巳十有一月,圣母皇太后七旬万寿,百灵湜址,三庚合庆。公即园之西圃辟选佛场,敬效人天俚祝。”显然双寿寺是傅恒为乾隆帝五旬万寿祝礼而建,时间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改悬延寿寺额。这一组小型园林寺庙被基本保留了下来。双寿寺“西有绀宇为养性斋”,延寿寺西面的养性斋则有了较大改造。

荻浦和西爽村

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_历史研究期刊订阅_历史研究订阅

回到开篇对清夏斋西园的疑问。在《荻浦》一首中正好找到了对应答案:荻浦所在是园西海子之南。“西海子旷如也奥如也”,奥如正是这一处较为独立的园中园。“南有凝翠轩。西有轩曰浴月,有亭曰以秀。右转而北,崇冈俯仰,最高者为岚翠亭,横翠山房。次之浩然亭,眺吟楼。”浩然亭、眺吟楼当指北岸的几处亭榭,和样101-7 图中所表现的园林布局,基本接近。如在今后能确认所指的建筑布局,样101-7 图所待解决的问题也基本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们知道,清夏斋的题名是在嘉庆九年(1804),但清夏斋的个别建筑,比如寄情咸畅流杯亭,早在交辉园时代已存在,后为春和园继承。嘉庆九年,嘉庆皇帝在《题清夏斋》诗中有“书斋新创建,旧额凤麟洲”之句,在诗注中写道:“是斋在西爽村,原额曰凤麟洲,本非宸翰所题,曾经皇考赐成亲王居此。余在潜邸时,常至斯地吟射燕游,叙友於之乐。今成王别赐园居,西爽村已归入绮春园禁籞之内。即其地置书斋,额曰清夏,几闲涉趣,略志其梗概如此。”由此可知,早在乾隆帝赐给皇子成亲王永瑆居住的西爽村中,就有“凤麟洲”的题额。清夏斋又曾一度是永瑆的居所,“凤麟洲”的匾额后来才移到绮春园今天的位置。由于现存史料的不完整,清夏斋的相关变迁有待今后作近一步探讨。

从组诗来看,春和园内有二十四组景区,景观类型多样。其中甚至还有一处买卖街名曰“槐市”。所以就景观元素之丰富而言,丝毫不逊于皇家园林。限于篇幅,以上作一初步性的探讨。由于没有样式房图样可以对照,很多景观尚无法在地理位置上一一确指,笔者只能依据现存的绮春园图纸作一推测性的研究,以供参考,在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

春和园的两位园主傅恒和福隆安

历史研究订阅_历史研究期刊订阅_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

《养吉斋丛录》卷十八:“绮春园在圆明园东,有复道相属。旧为大学士傅恒及其子福康安赐园,殁后缴进,嘉庆间始加修葺。”关于这一条,张恩荫先生曾指出,福康安系福隆安之误,是非常有眼光的。福隆安卒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殁后缴进应在四十九年才比较合理。笔者于是又要提出第二个问题。乾隆帝已将春和园改题绮春园,绮春园理应和归入御园的其他园林,例如熙春园一样,皇帝应不时临幸。但绮春园存在着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我们确实看不到乾隆帝在园中活动的身影,也没有一首题写绮春园的御制诗。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乾隆帝对傅恒和福隆安的特别恩宠造成的。春和园的第二代园主人福隆安,其实仍在园中居住,春和园无非换了绮春园名称而已。就这一点,不妨先谈谈乾隆帝与傅恒和福隆安父子的特别关系。

富察氏家族在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发展后,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阶段。傅恒,位居乾隆朝宰辅之首,是乾隆帝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之弟,其子福康安,更是有清一代唯一的异姓王。傅恒家族的主要成员在整个乾隆朝,几乎成为了皇帝的御用班底。无论朝政军务、对内对外的战争这样的国家大事,还是管理内廷事务、督造皇家工程、制作御用器物,都能看到这个家族成员忙碌的身影。其中傅恒和福隆安父子在前后36年间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倚重。傅恒和福隆安也正是在此期间成为春和园的主人。

历史研究期刊订阅_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_历史研究订阅

第一位主人傅恒,生于172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他是孝贤皇后之弟,乾隆帝的内弟,封忠勇公,死谥文忠,官私书称其为“文忠公”。他由侍卫起身,乾隆七年(1742),已当上了总管内务府大臣。以后身兼户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最后授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得到了乾隆帝特殊恩宠。弘历对于孝贤皇后的特别感情超越了亲情,渗透到政治领域,加恩于傅恒。所谓“以后故,恩礼尤侈”。乾隆皇帝明确表示:“念经略大学士手足至亲,教导成就,恩意笃挚。即朕亦因孝贤皇后诸弟中,能如此忠诚任事。殊不易得。是以优加眷遇。”

乾隆三十三年(1767),乾隆帝对缅甸用兵,首战不利,傅恒最后请缨。四月到达前线,八月进军缅甸,连打数个胜仗,取得初步胜利。十一月,傅恒围攻老宫屯,清兵因瘴气和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大批染病,傅恒也因病不能再指挥作战。三十五年三月,傅恒返京。五月,病情加剧,七月病逝,享年不到五十岁。乾隆帝亲临祭悼,谥号“文忠”。 傅恒无疑是弘历从乾隆十四年至三十五年(1749-1770)最为倚重的近臣,乾隆朝诸臣的各项赏赐也以他为标杆,傅恒赏穿四团龙补服,规制超过亲王的服制。又照宗室公等例舆前对引马,加赐豹尾枪二、亲军二。乾隆三十九年(1774),弘历亲奠傅恒之墓,有“无忌昭陵虽有例,那教赐奠痛文皇”之句。在诗中直接将自己和傅恒的关系以唐太宗和长孙无忌相比,足见这种亲密关系是无人可比的。傅恒之卒,对弘历而言,无疑是痛失最亲密的朋友。

历史研究订阅_历史研究期刊订阅_免费历史研究在线阅读

第二位主人额驸福隆安(1746-1784),字珊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他在傅恒的四个儿子中排行第二。乾隆十一年生,官至大学士,封一等忠勇公。福隆安的一生和皇家是紧密联系的。我们不妨从《清史稿》中的记述来看下他的履历:

乾隆二十三年,福隆安被授御前侍卫。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尚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成为额驸。

乾隆三十三年,擢兵部尚书、军机处行走,移工部尚书。

乾隆三十四年,其父傅恒卒,乾隆皇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文忠。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袭父爵,封一等忠勇公,官至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其妻和硕和嘉公主卒。

乾隆三十六年,用兵金川,总兵宋元俊劾四川总督桂林,命福隆安往谳。福隆安值桂林,抵元俊罪。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加太子太保。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复授兵部尚书,仍领工部,金川平,画像紫光阁。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差赴盛京勘事。十二月,还。

乾隆四十四三月,差赴真定勘事。寻还直。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年三十九。谥曰勤恪。

和其父一样,乾隆帝对这位女婿福隆安可谓宠幸有加。二十三岁便成为兵部尚书。福隆安有较强的办事和执行能力,所以为弘历所倚重。但福隆安其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和作用,一向并不为治清史者所重视,主要还在于他管理的是皇家的内部事务,和朝廷大政无太多的直接关联。和征战南北、功成名就的四弟福康安相比,他显得确实微不足道了。他的主要职责在管理内务府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皇帝的个人事务,用今天的话来说,福隆安只是乾隆皇帝的“私人特别助理”。

福隆安曾随皇帝两次南巡,乾隆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南巡,当时他还是一名御前侍卫。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南巡,乾隆帝在杭州和皇后乌喇纳拉氏缘事反目,便是由福隆安护送皇后返京。除了到过江浙之外,乾隆三十六年(1771),朝廷第二次用兵金川。福隆安曾主动请缨前往金川前线。乾隆皇帝考虑到这位女婿是“富贵中人”,缺乏实战经验,最后仍将其留在身边筹办军务。只是在查办四川总督桂林的事件上,他前往四川走了下过场。虽然福隆安在朝廷大政上无多建树,但他无疑是继海望、三和之后,内务府中又一位出色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他负责过的工程包括圆明园和三山五园的岁修和添建工程,从乾隆三十五年(1770)开始的宁寿宫工程,即太上皇宫的修建,也由福隆安总负责监督办理。宁寿宫工程前后历时近十年,是乾隆帝归政后的太上皇宫,也是乾隆朝皇家建筑工程的一次全面性总结。福隆安于此项大工程,可谓用力甚勤。宁寿宫也是福隆安一生最后经办的皇家工程。福隆安本人还擅于绘画,《冰嬉图》即由他和金昆等人合笔绘制。可见他在绘画艺术上也颇具造诣。

福隆安与和嘉公主的府邸在今天景山东侧的沙滩后街,俗称四公主府。公主府东西两侧均有府夹道,府北为高房胡同,府墙高一丈二尺,厚有四五尺;东西宽四十丈,南北长六十丈,据相关记载,有房三百数十间。

[作者]

徐 卉 风

[编辑]

付 怀 东

精彩回顾:

温馨提示

为了满足大家深入了解圆明园历史文化的需求,圆明园研究院特开通“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公众号,公众号将定期发布圆明园遗址保护与文化建设发展等信息。

上一篇: 史学史研究如何全球化
下一篇: 吕振羽:历史唯物论是唯一正确的史学方法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