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劳动感悟】太空种子发展历程的探究

【劳动感悟】太空种子发展历程的探究

【劳动感悟】太空种子发展历程的探究太空种子发展历程的探究七年级四班 史雨昕今天,我参加学校太空种子种植社团,老师见到了太空种子的发展历程。

太空种子发展历程的探究

七年级四班史雨昕

今天,我参加学校太空种子种植社团,老师讲到了太空种子的发展历程。我想,古人没有种植太空种子,太空植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呢?

课余时间,我咨询了老师,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通过网络查询了相关资料(第一次知道了查询自资料不单单用百度等搜索工具,还可以用知网、万方等文献查询工具)。

通过查询,我了解了在国外1961 年 4 月 12日苏联宇航员尤利·加加林首次进人太空,从此人们开始了宇宙生命科学的探索。1966 年美国和苏联发射专用生物卫星开始进行科学探索,主要目的是解决人在太空长期生存一系列问题,最终实现人类向太空移民。在国内,1986 年制订的“863 计划”中,将空间植物学研究列入空间生命研究计划。1987 年8月5日,随着中国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农作物种子、菌种和昆虫等地球生物被送向了遥远的天际,开启了中国农作物种子的首次太空之旅。此后,中国又连续发射了 5 颗返回式卫星,除了搭载植物种子、菌种、藻类、昆虫、鱼、动物细胞外,还搭载了部分测试仪器,中国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全面展开。1995 年,农业部和中国航天等专家一致建议将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计划。1996 年1月,第一次全国航天育种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王淦昌院士等7位专家学者联名给中央写信, 建议把航天育种工程列入国 家计划并发射一颗农业卫星。1997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在大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航天育种基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育种试验基地”,用于空间诱变新品种地面选育并进行航天育种的成果展示。

1998年,航育 1 号水稻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国内采用空间诱变技术育成的第一个航天育种水稻。2000 年2 月,原国家计委批复了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建议书、科技部将农作物航天育种课题正式列入国家“十五”、“863 计划”。2003 年 4 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审批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的请示》。同年 5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共同下达《印发关于审批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通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育种卫星的研制、发射、回收,地面育种试验,机理研究与模拟试验等部分,总投资 2.85 亿元。2005 年 7月,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了《航天育种系统工程研制总要求》,中国太空育种工程开始实施。实践号卫星、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号飞行器为太空育种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搭载机会。2006年9 月 9日,中国首颗以空间诱变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八号”卫星将 208.8kg 农作物种子和生物试验材料发射升空,在轨运行 15 天后成功返回, 育种星的成功发射揭开了我国太空育种的历史新篇章。2016 年 4 月6日1时38 分中国“实践十号”卫星搭载了来自内蒙古的牛、羊等家畜的体细胞、干细胞等材料升入太空,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太空进行家畜航天生物育种实验。

2018 年,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成立,该联盟以助力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使命。2019 年,我国发射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卫星,这也是首颗商用卫星。2021 年,中国航天开启了空间站时代,利用空间站搭载开展太空育种工作,通过神舟 12 号飞船返回地球。2022 年将开启“梦天”、“问天”太空实验室的太空育种工作,我国的太空育种事业蒸蒸日上,迎来蓬勃生机。

探索宇宙历史_探索宇宙历程的小短文_宇宙的探索历程

上一篇: 你以为中秋只有赏月和吃月饼?快来看看破解中秋节的秘密!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