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环翠楼,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楼,曾是当年有名的私塾书斋,盛极一时,并且与陈若霖、林则徐、张元奇等福州历史名人有关联。但因年代久远,环翠楼日渐破败。三年前,闽侯县有关部门启动修复工程,让环翠楼重现历史风貌。
▲(修缮前的环翠楼•福州新闻网)
▲(修缮后的环翠楼外部•陈飞洋/摄)
当年名师荟萃留下多位名人足迹
环翠楼坐落于闽侯上街镇厚美村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本厝的北面,坐北朝南,为六扇五间两层全木结构,地面用巨大的板石铺成。环翠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历史比大本厝更加悠久,为大本公(张大本,园艺商人)的父亲淑显公建造。
环翠楼四周有回廊,前后两书院,东、西、南三面墙,翠竹环绕,常年郁郁葱葱,因而得名。
▲(修缮后的环翠楼内部•陈飞洋/摄)
环翠楼是大本厝的建造者大本公胞兄大榕公分得的家业,后来大本公决定在这里设馆收学生,办学授业,环翠楼成了方圆几十里办学兴学的发源地,成为闽侯县古老且名声在外的私塾书斋之一。当年名师荟萃,书声琅琅,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咏诗作赋。
按“文保”要求修缮一新
目前,环翠楼整体建筑修缮一新。据了解,第一期的修缮工程在各级政府支持下,聘请了曾参加过福州三坊七巷修复工程的专业人员,对环翠楼按“文保”要求精心施工。大本公后人、环翠楼修建小组成员张龚说,第一阶段修缮内容主要为受损的主楼屋顶、外墙面、门窗、楼地面等,希望整体修缮完成后,这里能成为村里的文化中心。
▲(环翠楼一侧厢房已修缮•陈飞洋/摄)
作为百年私塾书斋,环翠楼的原貌除了这座双层主楼,还有楼后面的左右厢房及中间的一口鱼池。目前,一侧厢房的修缮已完工。
人文历史方面挖掘也有进展
除了修缮硬件,对于环翠楼人文历史的深度挖掘也有进展。
探寻历史足迹,这座乡间园林私塾书斋,曾留下福州历史人物陈若霖、林则徐、张元奇等人的足迹。
▲(修缮后的环翠楼已成为文化活动场所•陈飞洋/摄)
闽剧《陈若霖斩皇子》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一代名臣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光辉形象令人崇敬。然而,陈若霖登上仕途前曾来过环翠楼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乾隆年间,先后任云南、广东、河南、浙江巡抚的陈若霖,少年时求名于科举,但屡试未中,父亲就要求他拜师学艺当裁缝。淑显公是陈若霖父亲的好友,他认为,陈若霖仪表堂堂,天分甚高,刻苦勤奋,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劝陈父让若霖再考一回。果然,陈若霖捷报连连,入翰林院,走上仕途,官至刑部尚书。陈若霖中进士后,专程到厚美环翠楼拜谢,当时淑显公已经逝世。陈若霖二度到访环翠楼,身负皇命传谕:诰封茂学公(淑显公祖父、当时著名医生)为怀远将军,赐淑显公门前六大旗杆,五层阶梯配两块斜面派头石。
▲(《陈若霖斩皇子》剧照•福建新闻网)
厚美村人张元奇在光绪年间官至三省封疆巡抚,辛亥革命后任福建民政长。张元奇少年时在环翠楼念书。其父在福州三坊七巷做裁缝。因家贫,常向茂学公的第五代孙锡谷公借粮食。元奇之父意欲出卖张元奇还债,锡谷公得知这一消息,马上请他们父子到环翠楼,当面打开账簿把账单一笔勾销,还赠张元奇一家三十两银子安家过年,并让张元奇继续在环翠楼念书。张元奇封官后三度回乡,多次在环翠楼与乡亲商议乡间大事。
▲(张元奇的书法)
据《福州大事记》记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三日,闽江上游溪洪暴发,福州城内平地水深2、3米,田园庐舍浸没甚多。”张元奇闻讯回乡,在环翠楼召集乡亲父老商议赈灾事宜,并严令福州府县修复决口,加固洪堤,并书写楹联“积德已从三世钟,新诗说尽万物情”挂在环翠楼。张元奇曾著“知稼轩书稿”三卷,遗作犹存,有些篇章就是在环翠楼吟成的。
一代棋圣吴清源也与环翠楼有故事。上世纪20年代初,少年吴清源随外公张元奇、母亲张舒文、父亲吴意回到厚美村。一天,吴意与环翠楼启迪公下棋,正为难时,观棋的小清源在旁指点,让父亲破局反胜。启迪公夸他后生可畏,并赠予环翠楼自印棋谱一套给吴清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