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张晶晶)节律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语言是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区别性特征,明显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不同语言在节律上具有明显差异,其最显著的表达样式是诗歌。汉语诗歌的典型韵律特征是押韵、平仄和节奏,其规则性呈现就形成了回环往复的节律模式。而且每个时代的韵律模式都建立在各个时代通语基础方言的音系和语音格局之上,一旦形成,便代有传承,体现出超时空性和创新性。这种汉语诗歌韵律会诱发怎样的心理和神经反应?这种超时空性和创新性存在怎样的神经生物学理据?这些成为文学、语言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心理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
9月1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脑认知机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上,来自国内部分高校不同研究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从各个学科视野围绕汉语诗歌韵律研究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脑认知机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跨学科开展汉语诗歌韵律研究
汉语诗歌韵律主要以语言的音系为基础,通过押韵、平仄和节奏的语言装置,使得人们在听感上产生声音和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回顾以往汉语诗歌韵律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主要利用历史文献考证、历史比较法、韵脚字系联等传统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先秦到现代诗歌的韵律及其音系,特别是在韵段层面对韵部及其音系,以及平仄和节奏的超音段特征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
这些重要成果推进了学界在音段层面对汉语诗歌韵律形式及其音系基础的认识。但是这些音段层面的语言要素如何共协,同时如何与超音段层面的语言要素交互,这种共协如何被选择并积淀成汉语诗歌韵律形式的范式,从而在心理感知层面演进为共时或历时空间中人们接受的汉语诗歌韵律模式,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韵律模式是在传承和创新的互动中发展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陈庆荣表示,通语和方言之间音韵的演化和嬗递模式是透视诗歌韵律模式演化的窗口,深刻影响通语和方言韵律感知、韵律实践及其演变方向。那通语和方言音系演变的语音机制是什么?相同的韵律感知如何实现代有传承,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而韵律感知是人们阅读诗歌时对押韵、平仄与节奏模式的知觉和加工,从而体验到声音和谐、抑扬顿挫的韵律美。那么,诗歌韵律模式感知的脑认知机制是什么?
“如是种种,都迫切需要我们在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充分吸收百年来方言研究成果,立足于汉语诗歌特征和中国人的阅读模式,结合跨学科方法,对诗歌韵律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大尺度循证和创新性研究。”陈庆荣说。为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脑认知机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将在系统梳理、研析已有诗歌韵律研究和百年来方言调查与描写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厘清汉语与非汉语、通语与方言、方言与方言接触形成的演变模式,循证通语和方言音系演变的语音机制,科学研究韵律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空间嬗递,更新和扩散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揭示汉语诗歌韵律模式形成、演变的语音机制与传承机制;将有效融合反应时、测量学、眼球追踪等多模态技术手段,系统科学研究和揭示诗歌押韵、平仄和节奏模式感知和学习的心理机制、神经动力学模式、演化机制及其与语音意识、句法能力、诗意生成的互动机制。
该重大项目分为“汉语诗歌韵律模式的缘起与流变研究”“汉语诗歌共时空间韵律特异性形成的历史投射分析研究”“汉语诗歌韵律模式感知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研究”“汉语诗歌韵律模式学习的计算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汉语诗歌韵律模式时空交互多模态数据库建设研究”五个子课题。
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天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古代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原创性,是中华民族典型的文化基因。该重大项目综合应用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开展跨学科研究,这将有助于推动汉语神经认知诗学这一新文科研究方向的建立与发展,也为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探索工程提供典范。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周丽表示,重大项目的获得是荣誉也是责任。针对如何不辱使命、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工作。她提出,要心怀“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突出创新引领,推动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注重成果转化,努力形成重大影响;要把握整体节奏,统筹做好课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脑认知机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跨时空探究汉语诗歌韵律嬗变规律
与会专家认为,该重大项目有助于厘清汉语诗歌韵律模式历史—空间嬗变机制,揭示汉语诗歌韵律模式脑认知机制和计算认知模型,构建汉语诗歌韵律模式时空交互多模态数据库,同时采用计算神经认知诗学和神经音韵学方法、历代诗词韵律模式的大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普通话与我国十大主要方言区人群的心理感知实验,共同解决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机制、脑认知机制及其时空映射机制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
“音系的演变和诗歌韵律有密切关系,但诗歌韵律并没有随着语言的演变立刻就变。如今,我们语言基础的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读诗歌时仍能感受到诗歌韵律之美,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期在关注民族融合对语言影响的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为民表示,利用理论和技术手段研究通语和方言之间影响或许可以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麦耘说,押韵是一种重复美。重复性因为能给人带来熟悉感而被知觉为亲切,从而产生美感。这种重复美在神经语言学上有什么表现有待探索。音乐与诗歌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密不可分到相互分离的漫长演变过程。早期入乐的诗歌和如今吟诵的诗歌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在汉语诗歌韵律研究中应加以关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阿错表示,诗歌韵律本质就是节奏,如汉语诗歌中的平仄和押韵都是不同单位回旋节奏的重要标志。这在行为实验或者神经科学研究中应予以关注。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心释提出,现代自由诗中也存在韵律,其韵律丰富度不亚于古典诗歌。自由诗中其实蕴含有极大的共性,其中以偶对型最为明显。形式型的偶对结构容易识别,而意义型的偶对结构常常被忽略,当形式和意义的对称性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二者会在音律上形成相互弥补,即在节奏上形成一种相互靠近的状态。
江苏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亦鸣表示,要进一步明确诗词韵律研究对象和材料,选用正确先进的研究方法,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在已有对音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对平仄模式等语言节奏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采用当前最新的计算认知科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的方法和和技术,开展一些原创性、探索性的研究。
“诗歌用重复的韵律让人们产生了美感,这也让这个项目很有趣。”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顾黔表示,该课题学术价值重大,涉及大时间尺度,古今贯通,要共协通语和方言。汉语方言至少有十种。她建议,将重点放在一两个方言区,将其做深做透。
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林军以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为例,引出对言语与歌声边界问题的讨论。他认为,将言语赋予轻重变化,与节奏相结合就能够变成诗歌;而在此基础上添加旋律便可成为悦耳的歌声。接着,他介绍了一篇近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该文通过对音乐进行频率切分探究了音乐加工机制的独特性所在,并从信号角度探索了音乐和语言的差异。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玉来认为,开展汉语诗歌韵律研究,首先应厘清诗的范畴、特点、形式。其次,语言是一种主观性或感性很强的体系,未来研究要从感性中提取一定的规则或形式,如怎么理解韵律的问题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邢向东认为,项目很宏大,有重要意义,项目设计很好,子课题衔接比较好,主题突出,但是难度也很大。他认为,首先应当将研究对象——诗界定清楚。如果要做实验的话,要进一步明确调查和实验的对象,如十大方言区的诗歌作为实验材料具体包括什么,大尺度调查指的是什么,都可能需要提前规划好,这样才能使得未来的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穗苹认为,课题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汉语诗歌的操作性定义。在心理学或认知神经科学层面提炼具体研究问题,如不同主体心理加工的特异性和共性,语言体系间的特异性和共性,诗歌加工的个体差异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徐晓东建议,要从纵向视角加强诗歌学习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研究,并关注汉语古诗韵律的训练和学习对其他相关领域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丹丹提出,诗的阅读会给人们带来情绪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仅仅是诗歌韵律带来的吗?是否要考虑韵律与句法、语言,超音段音位与音段音位之间的关系。如是种种,都有待课题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尝试构建时空交互多模态数据库
该重大项目还将采用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方法,融合韵律音系学、韵律音韵学、脑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机器学习和 GIS 等技术,创造性构建汉语诗歌韵律模式时空交互多模态数据库。与会学者表示,要加强与人工智能团队和GIS团队的融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开展探索性工作。
跨计算机和心理学开展诗歌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尝试。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孙茂松创造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诗歌自动生成系统——九歌。而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曲维光则反向思考如何通过诗歌的形态分析诗歌作者的情感。他带领他的团队对唐诗做了大量的标注,将相关的情感投射到语料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大致可以识别出相应的情感。未来,他们一方面要去探究诗歌特质性的情感以及情感传承,另一方面要从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开展研究。从历史维度来看,该系统不仅要纳入古诗,还要纳入现代诗,从历史上探寻韵律的发展;从空间维度来说,则要通过民族融合、方言嬗变,寻求诗歌韵律变化的轨迹。
谈到构建汉语诗歌韵律模式时空交互多模态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辉表示,诗歌不仅只有文字,它还有声音和情感。在数据库建设时,不仅要关注到诗歌的文字和语言,还要关注到诗歌的声音和情感。“人们在阅读诗歌时的感受是美好的。这种感受是一种‘奖赏’,在大脑中相应会有对应的‘环路’,每个环路背后又有着几万个基因。”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钟元表示,目前国外学者已经构建出人脑的基因数据库,汉语诗歌韵律研究可以尝试通过将大脑核磁共振建立的汉语诗歌加工的数据库与现有的人脑基因数据库建立模型,尝试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美华提出,构建多模态数据库,首先要明确多模态数据库涉及的模态,建模分析的对象等。她建议,通过数字可视化手段,基于大规模数据探索韵律感知和加工的趋势。各子课题还应打通研究范式,构建整合实验的认知加工行为数据,神经生理数据和语言数据的多模态韵律加工机制数据库,凸显该课题数据库的多模态、多维度的特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脑认知机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现场。本网记者吴楠/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