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析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析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探析 - 精神文明报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教学的核心。初中时期,孩子们思维活跃,记忆力好,是学习历史和社会学科知识的黄金期,也是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塑造的关键期。任课教师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展开探索,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能用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历史、借鉴历史,并汲取社会发展中的宝贵经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试着对教师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展开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探析。

凸显学生主体

提高学习的热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激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任课教师可利用情景导入法切入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与社会》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热情。譬如:教授《三国征战》时,可通过搜集影视资料,如《武神赵子龙》《草船借箭》《赤壁》等,对其精彩片段进行剪切播放,使学生们在观看影视资料的同时了解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在观看视频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与理解,并以此为引导切入点,展开教学。

教学讲究透古通今

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要能够从多种角度、更宽视野、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探究历史和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综合能力与健全人格双重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透古通今、中外结合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其核心素养。

其一,透古通今。 “历史”即为古,“社会”当是今,教师应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正确审视当今,达到历史知识与当前知识相结合的目的。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可灵活运用地图,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时事的理解。如在讲解《我国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把我国不同时期的疆域状况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领土意识和爱国热情。

其二,中外结合。我国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时,将祖国的历史与世界历史相连,能更好地读懂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讲解《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使我国经济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国家要进步不是孤立、闭关锁国能实现的,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中外结合会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也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多样化

提高课堂有效性

首先,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初中《历史与社会》内容比较多,涉及的知识点也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时空”中进行知识的学习;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兴趣和认知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展互动性教学,让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等。

其次,要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如参观历史古迹、看一看博物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一些调查活动,比如寻找身边的历史,探索一座桥梁、一栋老房子、一个村子的变迁或是由来等。让学生在实地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感受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据《浙江教育报》)

上一篇: 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研究
下一篇: 从《复兴文库》看中国道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