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微信公众号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曾呼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他指出,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

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曾呼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他指出,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为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曾于2021年6月24-25日、2022年9月1-2日召开两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暨三大体系建设青年学者论坛”。

2023年11月16日-17日,第三届论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三十余位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开幕式由近代史研究所赵妍杰副研究员主持。中心主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11月15日近代史研究所刚刚举办了纪念了范文澜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座谈会。作为近代史研究所创所所长,范文澜先生非常注重史料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辑和出版,推进南京史料整理处的工作。此外,范老也是中央文史委员会的首任委员,对文史资料的编辑整理有独特的贡献。今天,我们应继承范老的强调的“二冷”精神,在数字人文的新时代,推动新时代史学研究的深入以及跨学科视野下的近代史研究。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宏阔的历史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武雪彬副编审报告的题目是《二次文献与“三大体系”建设》。她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界推动三大体系建设是当今社会科学界的共识。所谓的“二次文献”指对已经发表的文章所做的文摘。作为四大文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涵盖范围广、问题意识强,是集学术性、前瞻性、批判性、对策性为一体的重要窗口。她选择学术名家、学人学林、文明互鉴、政治制度史、党史、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文章做了详细的介绍,呈现了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

《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乔君编审分享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和使命、栏目设计、历年发文统计、作者年龄分布以及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凸显了刊物对学术繁荣和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乔老师特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史、青年论坛和学科建设三个新设栏目。她一方面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投稿,另一方面也提醒青年作者要注意选题的宏观性、创新性和论文整体的学术水平。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徐志民研究员以自己切身的办刊经验,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唯物史观在国内史学界蓬勃发展的态势;其次,史学界的一个新热点是中国通史的理论和编撰;最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例如《史学理论研究》就刊发了非洲、拉丁美洲、越南、阿拉伯世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球史vs地方史

《史林》编辑部主任徐涛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范式迭代:上海史、上海学、海派文化研究的来路与走向》。他首先梳理了上海史研究的起步、高潮和发展变化,同时反思了上海学的提出和面临的困境,以及海派文化的模糊性。徐老师期待上海史研究能摆脱地方阴影,做到心中有全球城市化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从宏阔的视野解读上海历史的魅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周鑫报告的题目是《办好,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海洋史研究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分享了《海洋史研究》自2010年创刊以来期待凝聚一批年轻的学者,以国际视野来谈以海洋为主题的历史,并不局限于中国和东南亚。刊物鼓励从地中海模式、朝贡体制、王朝体制、帝国模式等不同视角来研究海洋自然环境、社会人群、制度人事以及知识信仰的历史。他强调,只有真正进入生活在这里的人群的思想和生活世界才能理解他们的时空观念和秩序观念。

《清史研究》副主编林展副教授分享了《基于地方志的清代职官信息集成数据库》建设的意义、价值,指出这一数据库可以帮助学界补充既存史料的不足,提供一份清代各种类型官员任职的全记录。在数据库建设中,他们结合新旧,特别采用量化历史、知识图谱、GIS、人工智能等新方法。林老师以2000年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GDP来呈现中国所占比率的转变,从而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依据。林老师深信,比较全球史是理解清代中国的一种可行路径。

方法论的再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付海晏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近代中国寺庙概况统计资料整理与研究》。他梳理了学界关于民国时期宗教社会史、宗教竞争、国家与宗教管理、日本对华的宗教侵略等几个问题的研究,反思了学界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的知识生产问题。他表示期待数据库建设能为学界了解宗教历史状况的全国图景有新贡献。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永恒副研究员从“做什么”到“谁在做”两个问题入手,分析了近年法律史研究的概况。他指出,相较于近代法律史研究,目前学界关于法律史通史和方法论的讨论较多。从研究方法上看,法史学界主要有三个取向:法律社会史、史事考证和法律文化。就学者群体而言,则分为法学的法律史研究者和史学的法律史研究者。他认为,新法律文化史、计量史学和全球史学将为法律史研究带来新鲜血液。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高超群研究员在报告中反思了历史学与社会学、法学近年来的一些互动,探讨了不同学科能为学界理解人类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他认为,历史学的“机制”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沿着时间线索描述事物的演变过程,并探索其中的演变的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连续性是历史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从事物的起点到其研究的终点,中间每个阶段都必须有明确的印迹;再次,每个事件都应该被单独的研究,寻找独特的因果关系;最后,总是倾向于综合、追求贴近现实、大多以呈现复杂性、多元性为目标。他期待历史学能从跨学科的交流和互动中获获得新视野,进一步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化。

近代史研究的前沿

《抗日战争研究》副主编高莹莹分享了抗日战争史研究自改革开放研究历程,研究经历“讨论什么”到“如何讨论”的转变,当前受新概念、新理论的刺激抗战史研究蓬勃发展,期待抗战胜利80周年时将抗战史研究推向新的境界。高老师也提醒青年学子要充分了解已有研究,找到自己研究的位置。她以谢维老师的话——“不囿于成说,实事求是,推陈出新。不同观点的出现,不仅与研究者所掌握的材料有关,而且选择研究框架有关”——与青年学者共勉。

《台湾史研究》常务副主编程朝云研究员以《近十年大陆台湾史研究回顾与展望》为题做了报告。她回顾了《台湾历史研究》创刊的艰难历程,强调史观问题与理论建设仍是台湾史研究三大体系建设的重点。她继而分析了清代台湾史研究和战后台湾史研究的趋势,指出目前荷据、明郑和日据时代台湾史研究稳步推进,而热点问题仍集中在两岸关系史、涉外关系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她期待在未来能完善台湾史学科建设,增强台湾史的解释能力和对话能力。

最后,《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潘晓霞研究员主持了圆桌论坛,《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刘宇老师、《台湾历史研究》副主编冯琳研究员等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分享了自己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对青年学者的叮嘱,与会学者对刊物组稿方式和论文选题等问题进行了切实地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上一篇: 星舰第发射成功——开启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下一篇: 中国空间站太空探索新篇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