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推背图》据传为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俩人合作写成,苗元一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中解释到,推背图运用了卦气和卦变理论,夹以五行学说,以道尽唐朝前后的中国历史变迁。许多推背图版本中,苗元一推崇金圣叹的民国四年版,从卦图组合及文字方面进行了考察,以为这一版本最接近隋唐时期的《推背图》版本,以及李淳风、袁天罡的初始版本。是否如此呢,我们不妨从第《推背图》第一象开始简单地作些了解。
推背图第一象乾上乾下(乾)
推背图第一象谶语说: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推背图第一象颂语说: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金圣叹批注推背图说: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第一象图中白圈代表天,为乾卦所指,黑圈代表地,为坤卦所指,也就是阴阳两仪的合图表达。苗元一先生认为推背图中第一象为乾卦,因为乾卦的互卦为坤,所以形成了阴阳两圆交合。又以《易》道:乾,元亨利贞,所以说“乾卦最能代表大唐盛世的辉煌,因而李淳风以乾宫中的乾卦作为《推背图》的开始。”,这就是定数。
这里的第一象乾卦,其实也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
首先,按理说64卦的卦气与六十甲子历法通式,通常是去除乾坤离坎正四卦不用,以作为闰余取数。《推背图》民国四年版以六十甲子及六十卦述及推背图,其中蹇、谦、小过、归妹四卦未列其中,至于这四卦的抽除,看起来缺少了必要的逻辑和通式标准。所以,对于推背图的结构及卦象取用方法,可能还存在疑问。
其次,从内容和图像上看推背图中的第一象,就象易学中的太极与两仪的关系表达。至于其中“日月循环”、“天地”、等谶语,都是《易经》中最常见的哲学用语,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以天地准”、“在天志像,在地成形”等。这种内容直接用来推演成历史,好像也有点牵强符会。
至于颂中说,“试于唐后论元机”,苗元一先生说,对于盘古开天地到到唐代的龙争虎斗的中国历史,《推背图》第一图以乾卦一象作了全部概括。本来说是易学中的太极两仪哲学,却用来概括盘古到唐的历史,相关性可能也不太明显。
还有,苗元一先生认为,李淳风和袁天罡创作推背图的时间共用了10个月,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到二十年(649年)五月结束,唐太宗未能看到《推背图》的完成。李淳风卒于670年,坊间传的《推背图》的创作故事由李淳风和袁天罡随兴完成。一天,俩人相坐无事以推算大唐国运,从古到今一直推算到唐朝后的几千年历史。推到后面,李淳风身上冒出冷汗,便推了推袁天罡的背说道:“算了!算了!天机不可泄露,不如休息一下。”
这里的《推背图》创作时间就有点矛盾了,一个是兴致推出,一个是用时10个月。再说,10个月的时间能推算出中国前后几千年的浑宏历史,时间上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莫说10个月,一个人穷尽一生能有所推演已是相当不容易。
《推背图》传下来的版本各不相同,极有趣味,留下了很多的历史想象空间。有人说《推背图》是历史上最神秘的古籍。也有人说,不少《推背图》解释还是望文生义、按图索骥及牵强附会。别的不说,就说到《推背图》的第一象,就有很多疑问之处,一百个人看推背图就有一百种不同看法,你说呢?
文/李天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