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每日一题国庆特别版|史学方法研究复习选择题

每日一题国庆特别版|史学方法研究复习选择题

每日一题国庆特别版|史学方法研究复习选择题今天是大家碎碎念的一个历史专题—史学方法研究。不知大家是否有以下困惑:看似简单,但一做就错;完全靠感觉,感觉对了就选对了。那么,让我一起科学系统地学习这种题目的方法吧!

今天是大家碎碎念的一个历史专题—史学方法研究。不知大家是否有以下困惑:看似简单,但一做就错;完全靠感觉,感觉对了就选对了。那么,让我一起科学系统地学习这种题目的方法吧!

在试题命制中已经反映出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史学理论,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一)历史、历史学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客观性、真实存在过的)

历史学:指史学家対客观历史的记录和解释(主观性,不可能完全接近真实的历史)

(二)史学基本要素: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评价

其中,史料解释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要求不加入个人的观点,不能有预先的设定,必须从史料本身以及史料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

历史评价是从某个角度对历史上的人或者事情进行评价,必须有鲜明的立场,比如从唯心主义,或者唯物主义,具有相当的主观性。

历史叙述是対历史人物的经历,简介,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三)史料分类

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史料的分类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A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书、传记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帖等。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B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別重要。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測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C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按

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1.含义:

(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

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主观色彩强,学术价值偏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转相传,更需要仔细别

(四)获取史料的途径

1、去图书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上网搜索

(五)、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史学观点、方法与角度不同:

3.研究者的价值观不同:

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5.时代的局限性等。

(六)、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

2、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5、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

(七)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

1、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分析

2、全面、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看问题

3、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

在通过理论系统学习后让我们一起来做4道题,剩余的6道题,会在小打卡中推出的。请大家积极参与学习哦!由于字数过多答案会在小打卡和文章底部公布的!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6,2分)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2.(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4,4分)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3.(2018年江苏卷,11,3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B.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4.(2018年11月浙江选考,26,2分)【加试题】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日“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由此出发,对待历史人物评价

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

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

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

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加入这个热爱学习历史的大家庭中吧!国庆组团学习一起赢!

史料依据重要历史研究是指_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_史料依据重要历史研究是什么

今日答案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_史料依据重要历史研究是什么_史料依据重要历史研究是指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上一篇: 连续四年发布科技趋势预测,他们在探索中国科技的“主干道”
下一篇: 习近平: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